抗体偶联药物新潜力?聚焦复旦张江ADC平台

摘要:在中国医药创新的浪潮中,抗体偶联药物(ADC)作为继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之后的新一代疗法,因其兼具小分子药物的强大杀伤力和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已然成为全球创新药企研发布局的重点高地。今年各大学术会议上,复旦张江各类靶向药物的研究数据亮眼诸多,引起了业界的广

在中国医药创新的浪潮中,抗体偶联药物(ADC)作为继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之后的新一代疗法,因其兼具小分子药物的强大杀伤力和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已然成为全球创新药企研发布局的重点高地。今年各大学术会议上,复旦张江各类靶向药物的研究数据亮眼诸多,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5月——F0024的I期数据披露

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剂量递增研究和三阴性乳腺癌队列扩展之I期临床研究数据结果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官网发布,根据抗Trop2抗体偶联SN38项目临床数据显示,在接受了10.0 mg/kg剂量治疗且疗效可评估的29例TNBC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37.9%和79.3%。该项目于8月已完成针对三阴乳腺癌治疗的临床III期首例受试者入组。

6月——F0041的临床前研究论文发表

DLL3抗体偶联BB05项目临床前研究论文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旗下期刊发表,这是复旦张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B05平台第三个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亦是国内首个获临床受理申请的DLL3 ADC。在其临床前研究评估中,该药物在动物体内展现了强效的抗肿瘤活性,起效剂量低于1.5mg/kg,并且体内血液循环稳定,同时在猴体内重复给药未观察到间质性肺炎,最高非严重毒性剂量高达30mg/kg,安全性良好。其展现出与DLL3靶点特异性结合,并在人源肿瘤细胞系异种移植模型(CDX)和患者来源异种移植模型(PDX)中表现出高效的内化、旁观者杀伤和出色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10月——F0034的临床前研究论文发表

Her2抗体偶联BB05项目临床前研究论文于美国化学会创办的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期刊发表。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在多个小鼠肿瘤模型中均展现出强效的抗肿瘤活性,起效剂量低于2mg/kg,并且体内血液循环稳定,成药性良好。同时,其在食蟹猴重复给药毒性研究中,未观察到间质性肺炎,安全性良好,最高非严重毒性剂量高达30mg/kg。

11月——F0002的I期数据披露

该项目主研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淋巴瘤的治疗,其I期临床研究结果在第66届美国血液年会中披露。该项目入组的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5线,其在43名疗效可评估的受试者中,ORR为30.2%,DCR为74.4%;3.0mg/kg组受试者的ORR为40%,DCR为80%,且达到完全缓解的2例3.0mg/kg受试者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12.45个月及14.95个月;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3.80个月及16.10个月。可见抗CD30抗体偶联DM1药物在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的受试者中安全性耐受良好,且对既往接受过PD-1/PD-L1免疫治疗的受试者亦有显著抗肿瘤疗效。

12月——F0034I期数据披露

抗Her2抗体偶联BB05药物I期数据在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中展示。截至2024年8月14日,在52名疗效可评估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ORR为75.0%,DCR为98.1%。尤其在5.4mg/kg剂量水平下,ORR达到85.3%,DCR高达100.0%。可见其在既往经过多线治疗失败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仍显示出可控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明确的抗肿瘤疗效

在全球ADC药物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蓝海,2024年复旦张江ADC平台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一记重磅,其平台内所有项目均为自主研发且拥有知识产权,可见确为厚积薄发。期待其加速研发进展,披露更多亮眼数据。

来源:科技邻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