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不对比过去,我们会觉得今天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平淡无奇,甚至是觉得今天的日子过得无比艰难,全世界我们过得最苦最难。
任何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过去,现在,将来。
30年前,有多少人曾想过自己能够过上今天的现代化生活?
30年前,有多少人曾想过自己的家乡竟然可以通公路和电网?
30年前,有多少人曾想过,自己这辈子竟然可以买得起汽车?
30年前,有多少人曾想过,能一年四季不缺鸡鸭鱼肉,不缺新鲜蔬果?
你可曾记得第一次吃方便面,第一次吃麦当劳那种无法比拟的幸福感吗?
你可知道30年前能吃泡面,这是多么令人羡慕,会让多少人咽口水的事吗?
如果不对比过去,我们会觉得今天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平淡无奇,甚至是觉得今天的日子过得无比艰难,全世界我们过得最苦最难。
我们要衡量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有没有进步,别人只是参照,真正的进步是要跟过去的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比较。因为跟别人有太多不具备可比性的地方,只有跟自己的过去比较,才能够真正知道自己这些年有没有进步。
举个例子:张三过去每年赚50万,李四过去每年赚20万。
这两年张三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每年只赚20万,而李四依然是赚20万。
很显然,张三退步,李四也没进步。如果说李四已经追上张三,进步巨大,那只是自欺欺人的说法。
我们要看一个国家的进步也是如此,得用过去和今天进行比较。而且,如果我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今天的困难,全都是这样那样的问题,简直是苦不堪言。
事实上,今天的很多成果,很大程度是过去几十年“播种”的收获,未来的很多成果,将是我们播种后人收成。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个家庭的发展是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那时候知道什么叫起重机?什么叫挖土机?什么叫盾构机?
人活着就是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必然会出来那个问题。
其实,今天出现很多问题,都是过去很多不急的小问题变大。过去之所以没有解决那些问题,是因为有更急,更大的问题需要当下解决。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解决问题没有“早知道”;因为世界不是完全由我们主导,人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物种。
那就必须看我们的来时路,用过去的生活来对比今天才客观。
80年前,日本鬼子的铁蹄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几乎将饱受列强掠夺殖民百年,鸦片毒害半个世纪的中国碾压成废墟。
然而,在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抗日战争赶走日本鬼子以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却公然背叛革命初衷,甘愿成为美国殖民全中国的“代理人”打起了内战。
美国人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杀死了几百万中国人!
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总统杜鲁门的信中所写。
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
该“白皮书”分为八章,主要叙述从1844年美国帮助英国人发动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望厦条约》以来,直至1949年,中国人民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时为止的中美关系。
在白皮书中,还详细叙述了抗日战争末期至1949年,这5年期间,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千方百计地反对中国人民进行革命运动,遭到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该“白皮书”编好,还没发表前,1949年7月30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给总统杜鲁门写了一封信。在信上说,美国对中国国民党政府的物质帮助占国民党政府的“货币支出的50%以上”,“美国供给中国军队(国民党军队)的军需品”。这场战争是由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杀死了几百万中国人!
在艾奇逊的这封信中还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已经超出了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在我国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我们所做的,以及可能做的一切事情,都无法改变这种结局。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少做了某些事情,而是由于中国内部各种力量的产物,我国曾经设法去左右这些力量,但是没有效果。”
由此可见,美国不是没有想过扶持“代理人”政权殖民中国,只是失败了。美国的侵略殖民手段,相对其它列强来说,它们更擅长用借刀杀人来达成目的。
蒋介石集团战败溃逃台湾省之际,直接将大陆为数不多的“家底”都搜刮走,除了黄金白银和外汇存底,还有比较先进点的机器设备,各种民生物资,仅从上海就运走1500多船。
这些“家底”是蒋介石集团割据台湾省,发行货币,进行对外贸易的背书,也是台湾发展工业的基础。
毋庸置疑,这是新中国最困难的时期。通货膨胀无法避免,缺衣少食,少药,工业基础极其落后,几亿人嗷嗷待哺。
吃大锅饭,是当时的最优解!
1949年的北京市,一个黄包车夫跑一天的收入只能买半斤糙米。此时中国每10000人才能凑出0.07辆自行车;工业基础不如非洲津巴布韦,全国90%以上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
如果要参照西方,此时新中国几亿人民的生活水平,简直是云泥之别!
1945年二战结束时,西方列强工厂里的现代化机器早已经运转了百年,铁路也贯穿全国各地。1949年,就连我们西南边的印度都比中国发达N倍,英国人留下了50000多公里的铁路,他们的塔塔钢厂在1912年就能实现年产百万吨钢。
1949年的美国,那更了不得的发达,他们已经达到每千人就拥有1.5辆汽车。
新中国的起步非常难,除了几亿渴望过上好日子的中国人,面对的是一个饱受列强殖民掠夺上百年,饱受战火摧残,被打成一片废墟,一穷二白,急需解决几亿人民基本温饱的国家。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接手的并不是一个“好摊子”。而是一个面临内忧外患,充满巨大挑战的“烂摊子”。
坦白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奇迹,初建时才58人,还有8个人叛变。然而,这支曾被全世界很多政治家看轻的队伍,硬是凭着要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坚定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在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还曾几乎走入绝境后,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
全世界都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不完美,但没有人有资格说这个政党不伟大!
1959年-1961年,中国农田连续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很多地方树皮都吃光了。但并没有击垮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的意志,也没有击垮中国共产党。
1969年,美国人登月宣传语:这是个人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
此时的中国,大部分地区一碗粥要分成三顿喝,大人衣服穿破后改成小孩的,我是八零后体验过。
那个时候,谁要敢说中国人今天能想吃肉就吃肉,一年四季不缺新鲜蔬果,他恐怕会被大家怀疑是饿出幻觉来了。
那时候的中国,如果有人说我们今天能实现村村通公路,家家通电网,汽车家电走进农村千家万户,人人能用得起手机;中国军队能拥有自己的航母,万吨大驱,各种先进飞机,空间站,中国制造能卖向全世界各地等,这个人大概率只会被人当成是疯子或傻子。
毕竟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又岂敢仰望浩瀚的星辰大海呢?
可这个残破不堪,曾经代表贫穷落后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硬是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就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并迈入小康线。
毫无疑问,这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坚韧的高贵品质,也绝不能否认中国共产党聚沙成塔的伟大领导方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在西方看来,中国的发展,完全是违背了上帝之眼。因为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年人均GDP从300美元到10000美元,英国用了约200年,美国用了约120年,中国只用了大约25年。
中国政府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就让14亿人民跨越了温饱线,奔向小康。
中国人民这一路走来,很苦,很累;尤其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些人没能见到新中国;有些人只参与了建设,却没有享受到今日成果。
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里,生产了全世界70%的智能手机,80%的空调,90%的笔记本电脑。这个中国,几十年前经连自行车都造不好,但现在高铁里程能绕地球赤道一圈,空间站悬挂于太空之中。
曾以为这辈子都无法走出大山的人们,家门口通了公路,网络覆盖,随时可以跟远方亲人尽情通话。
殊不知,在过去几十年的农村,谁家买个电视能轰动全村,还得配上稳压器,动不动得用竹竿去捅“鱼骨天线”。
那时候想要跟远方的亲人通电话,是一种奢侈,有些人得去邮电局等着接电话,还得掐着秒算通话时间……
如今之中国,连“世界屋脊”,被西方国家称为“人类禁区”的西藏高原上最偏远的山村都通了公路和网络。
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60%左右,这样的地方竟然都已经通公路,通铁路,通电、通网;最偏远的帕米尔高原边境牧民家的帐篷里,都已经点起了光伏电灯,还覆盖了网络直播放牧。
如果按照资本主义社会,这些地方只会被放弃民生建设。如果是民营企业,也不会去进行投资开发。
因为没有基础建设,投资开发的成本实在是太高,周期实在太长。有这些钱,不如去投资现成项目,早赚钱早享受。
中国政府认为,初心使命就是要让全国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脱贫致富,一步一步提高民生,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落后偏远地区的人民更得拉一把。
不对比新中国开局时多难,不知道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会知道中国人民到底有多勤劳勇敢、坚韧。不对比过去,估计很多人不知道新中国取得的巨大进步。
全世界都不敢相信,曾经用木船对抗列强钢铁军舰的民族,短短几十年能让自家航母巡航南海,万吨大驱走向远洋,用空间站对接星辰,在月球背面寻宝,在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搞科考。
这个曾经被西方列强嘲笑“东亚病夫”的民族和国家,用军舰、飞机在战火纷飞的也门撤侨,南苏丹撤侨,黎巴嫩撤侨……
我们有时会满腹牢骚各种抱怨,或许也应该想一想,今日之中国,恰是老一辈人连做梦都无法幻想出来的美好明天。
航天科技代表人类最高科技,中国航天项目“嫦娥”的工程师平均年龄33岁,未来之中国不可限量!
看看今天中国的青少年,看看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看看他们半夜去等升国旗的精神和动力……
在中国的每个阶段,无论多么艰难,都有拼命托举的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始终相信,只要是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可以做到,还能做得更好。中国人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子信念,凭着这样一股气,一路摸爬滚打,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可中国取得的成就,一次次证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可这却被西方视为眼中钉。因为中国是个开放社会,全世界各国都可以带着放大镜进来看,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国的弊端,他们都看在眼里,他们也急在心里。
那些曾经比中国发达的国家,谁愿意被曾经代表贫穷落后的中国超过呢?
比如很多西方留学生,他们会质疑自己国家的体制,会要求国家进行改革。但是,改革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会触及各利益集团。很多国家在改革过程中,益集团相互角力,明争暗斗,最后导致经济崩溃,政权垮台,甚至是变成四分五裂。
现在某些西方国家不想解决问题,反而是想干掉跟他们走不同路线的国家。
举个典型例子:我们中国的“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体制,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眼里就像犯了“天条”。咱们的国家政府可以花几千万上亿元投入,为几十户老百姓修公路,架设电网,覆盖网络,一步步提高民生基础建设。
但西方是资本政治,资本家不愿这样做这种不赚钱的事,政府就没钱来投入。
在发展地方经济方面,中国国企可以持续投资20年、30年,50年去做好“基本盘”;然后,让民企参与进来把蛋糕做大做强。比如贵州省,如果不是国家政府集全国之力建设,单凭贵州的经济无法打造现代化交通。
这些基础建设完成以后,民企就愿意进去投资开发各种产业,贵州的经济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从长远来看,贵州省发展起来以后,就不需要持续“输血“。
其实,国企亏损很正常,因为国企存在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赚快钱”,而是要做好“基本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很多地方还没有通公路的时候,邮政就已经可以辐射到各个乡镇了;汽车不能到的地方骑车,骑车不能到地方,邮递员骑马,步行。
为什么那时候中国没有这么多民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去送货呢?
因为公路不通,没有产业,物流规模做不大,一直亏钱!
为什么这些民营物流企业不先去投资把公路修通了以后,再赚钱呢?
因为投资大,周期长,不合算,不如先把这些钱和精力投到别的地方先赚。换作我们也是如此。
国企必须顾及民生,解决需求,这是国企的使命之一。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国企主要干的,就是“从零到一”的这个事,然后再让民企参与从“一做到十”。
比如新能源汽车,我们看到的是这几年民企参与快速爆发。但是,这个“基本盘”的正式立项时间是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将电动汽车研究列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当国企研究得差不多了,政府出台政策让民企参与进来,能减少民企投资周期和试错成本。然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各个环节都有民企专门参与生产,形成一个巨大产业链,成本会大幅度降低,在参与市场竞争的时候,竞争力就会非常强。
如果没有国企打好这个基本盘,一般的民企扛不住,周期太长投入太大,拿这些钱投资别人打好基础的产业就行了。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很晚,如果没有国企打好基础,民间资本就会大量外流到其他国家。
当然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国家并不完美,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有些官员丧失初心害民。
人多有败类,树大有枯枝!
有问题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国家政府敢于“自揭其短”,这是巨大进步,这更是一种坚定态度。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自然也就不存在完美的体制。只要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开放面向世界,必然会越来越好。
相信很多人都曾怀疑过,咱们中华民族是否真的很优秀?
今天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辉煌历史中,长期处于世界之巅,绝对不是王婆卖瓜。
今天之中国,已回归世界强国之列。这些成就并非某个神灵恩赐,也不是依靠其他国家支持;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努力建设、奋斗出来的,这是几代人的成果。
今天的中国人民是幸运的,同时也是肩负时代重任。因为我们才刚完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逆袭壮举,就已立刻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加速阶段,有各种势力妄图破坏中国发展,阻止中华民族重返世界巅峰,我们必须要坚定捍卫!
正如很多爱国网友所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上甘岭!
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建立新中国,脱贫走向富强;必然也能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这场“民族之战”。
我坚信,再大的风浪,再强的敌人,我们团结在一起都能战胜!走过这场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后,未来世界看中国,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大幅度提升!
来源:侍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