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人明明没有冠心病,医生也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06:02 2

摘要:血管损伤机制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风险。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4倍。病理基础:高血糖引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破坏血管壁,促进血栓形成。综合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

糖尿病患者即使没有冠心病,医生仍可能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主要原因与糖尿病本身带来的心血管高风险及阿司匹林的预防作用相关。

血管损伤机制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风险。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4倍。病理基础:高血糖引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破坏血管壁,促进血栓形成。综合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这些进一步叠加心血管风险。例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更快。抗血小板聚集与血栓预防
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血小板环氧合酶(COX-1),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动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适应症范围:即使没有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若属于心血管高危人群(如年龄≥50岁、合并其他危险因素),阿司匹林可用于一级预防(预防首次心血管事件)。指南推荐依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年龄≥50岁且至少合并1项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蛋白尿等)的糖尿病患者,若无出血风险,应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 mg/d)进行一级预防。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也支持类似观点,强调需综合评估风险与获益。

一级预防的争议
近年部分研究(如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临床试验)指出,中等心血管风险人群(如单纯糖尿病但无其他危险因素)使用阿司匹林可能获益有限,且出血风险不容忽视。

临床实践:医生需根据患者年龄、合并症、出血史等综合评估,而非盲目推荐。

特殊人群的调整

来源:内分泌糖尿病医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