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为四川省苹果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特色苹果产区之一。苹果产业在促进该地区果农增收致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地苹果生产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使用农药的问题,现就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作出详细阐述,以期为当地苹果病害高效
四川甘孜苹果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
_李创等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为四川省苹果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特色苹果产区之一。苹果产业在促进该地区果农增收致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地苹果生产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使用农药的问题,现就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作出详细阐述,以期为当地苹果病害高效防控提供参考,促进甘孜藏族自治州苹果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1 主要病害类型
苹果主要病害包括褐斑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黑星病、霉心病、轮纹病、炭疽病、腐烂病、圆斑根腐病等。
2 综合防控技术
2.1 防治原则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苹果病害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强化使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以化学防治为主,在有效防治苹果病害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2.2 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技术。①清园。病原菌主要在病叶、病果和树体的病枯枝、芽体、果台、枝梢等部位越冬。因此,于生长季节和落叶后及时将病叶、病果、病枯枝等带离果园,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菌数量。②合理灌水、施肥。适地、适时、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同时注重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的补充,为根系发育、枝叶生长、果实膨大创造有利条件,形成中庸健壮的树势,增强树体抵御病害的能力。③合理修剪。采用拉枝、疏枝等合理修剪技术,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传播、侵染的条件。冬季较寒冷地区,提倡将冬剪改为春剪。④行间生草、行内覆盖。行内利用黑色地膜或地布覆盖,防止杂草生长,降低树盘空气相对湿度。行间通过自然生草或人工生草的方式,维持果园小气候的稳定,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物理防治技术。①果实套袋。套袋已在苹果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套袋可显著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减少炭疽病、轮纹病等果实病害的发生,降低果实农药残留量,保障果品安全,有利于生产绿色健康果品。②搭设简易避雨设施。病原菌主要依赖风雨传播、侵染,通过搭设简易避雨栽培设施,减少病原菌的传播、侵染,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苹果现代矮化密植集约化栽培果园,可借助支架系统搭设简易避雨设施,实现“一架多用”的目的。
(3)生物防治技术。①施用微生物菌剂。目前,在苹果上登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寡雄腐霉菌、多黏类芽孢杆菌 KN-03、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9912。枯草芽孢杆菌用于防治苹果炭疽病、轮纹病、白粉病;寡雄腐霉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9912 用于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多黏类芽孢杆菌 KN-03 用于防治苹果根腐病。②施用农用抗生素。目前,在苹果上登记的农用抗生素包括宁南霉素、多抗霉素、四霉素、井冈霉素、井冈·嘧苷素、中生菌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宁南霉素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多抗霉素主要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四霉素用于防治苹果树腐烂病,井冈霉素用于防治苹果轮纹病,井冈·嘧苷素用于防治苹果褐斑病,中生菌素用于防治苹果轮纹病,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和白粉病。
(4)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指利用化学农药来防治有害生物。化学防治是病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在病害综合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
2.3 防控技术方案
(1)落叶后至萌芽前。针对树体上的越冬病原菌,喷施 98%硫酸铜晶体 100 倍液。
(2)萌芽初期。针对白粉病等病害,喷施45%石硫合剂结晶 25 倍液或 29%石硫合剂水剂70 倍液,施用时树体应充分着药,达到淋洗状。针对圆斑根腐病,于发病植株根部灌施微生物菌剂根盾 100 倍液+10%腐殖酸钾 500 倍液。
(3)花露红期。针对白粉病、霉心病等病害,喷施 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 6000~8000 倍液。
(4)落花 80%。针对霉心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轮纹病、炭疽病等病害,喷施 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5)落花后 10~15 天。针对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等病害,喷施 80%大生 M-45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 倍液。
(6)落花后 25~30 天。针对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等病害,喷施 80%大生 M-45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430 克/升戊唑醇悬浮剂3000~4000 倍液。
(7)果实膨大期至采摘前。针对褐斑病、黑星病、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等,选用内吸性治疗性杀菌剂和保护性杀菌剂交替、轮换使用。内吸性治疗性杀菌剂可选用 500 克/升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800~1000 倍液、400 克/升氟硅唑乳油 4000 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2000倍液等;保护性杀菌剂以使用 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倍量式波尔多液为主,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300~700 倍液、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 600~1200 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700 倍液等为辅。
具体使用时,首先选择一种内吸性治疗性杀菌剂。根据具体降雨情况,间隔 10~20 天后喷施波尔多液(套袋园使用倍量式波尔多液,无袋栽培园使用 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倍量式波尔多液施用 15~20 天或 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施用 10~15 天后,喷施另外一种内吸性治疗性杀菌剂,如此轮换使用内吸性治疗性杀菌剂和保护性杀菌剂。雨水较多或病情发展较快时,内吸性杀菌剂可与保护性杀菌剂配合使用,效果更好。套袋果园果实摘袋前喷施 1 次 6%井冈·嘧苷素水剂 2000 倍液,该药剂施用 14 天后方可采摘。
(8)果实采摘后至落叶前。选用内吸性治疗性杀菌剂,如 430 克/升戊唑醇悬浮剂 3000 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4000 倍液等。
2.4 注意事项
化学农药的选择应符合《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且尽量选用质量有保证的农药。通过查看农药标签,选用对生物天敌危害较小的化学农药,禁止使用天敌放飞区禁用的化学农药。尽可能减少某一种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且实际使用次数不大于最多使用次数。所有使用的化学农药最后一次使用时间距果实采摘时的间隔期大于安全间隔期。雨水较多时,宜可添加安融乐、丝润、杰效利等助剂,以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选用雾化性能好的施药器械施药,以保证枝干、枝条、叶片皆均匀着药,同时减少药液的浪费。
3 结语
苹果病害防治中,以果实套袋为主要内容的物理防治技术,面临着套袋人工短缺、成本逐渐增加等众多挑战;以利用微生物菌剂和农用抗生素为主要内容的生物防治技术,因杀菌作用较缓慢、杀菌范围较窄、防治效果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其在苹果病害防治中应用较少;化学防治技术因防治效果显著、杀菌范围广、使用方便等因素而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苹果病害综合防控中的重要技术。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果品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未来苹果病害综合防控中,农业防治技术应作为一项果园基本技术而得到广泛应用,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比重应逐渐提高,化学防治技术比重逐渐降低。若想实现上述目标,避雨设施栽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需加大微生物菌剂的研发力度,提高其杀菌范围和防治效果。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3YFN0090)。
来源:青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