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5千吨驱逐舰翻船惨像,西方卫星拍到了,这一摔可能神仙难救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3 06:47 2

摘要:朝鲜新型驱逐舰在下水过程中突发意外事故。事故发生后,“空客”公司的卫星迅速抵达现场进行拍摄。从卫星图像中可见,该驱逐舰已发生倾覆,半截船身没入水中,另半截则悬于水面之上,整体状况堪忧。

朝鲜新型驱逐舰在下水过程中突发意外事故。事故发生后,“空客”公司的卫星迅速抵达现场进行拍摄。从卫星图像中可见,该驱逐舰已发生倾覆,半截船身没入水中,另半截则悬于水面之上,整体状况堪忧。

朝鲜领导人对这一事件深感震怒,随即责令五大相关部门展开自查与检讨,并严令造船厂在一个月内完成对倾覆驱逐舰的修复工作。然而,根据卫星所拍摄的照片分析,目前尚难以判断该驱逐舰是否仍具备修复价值。

【卫星拍到的崔贤级二号舰倾覆现场】

近两日,朝鲜领导人的心情极度不佳。事情源于 5 月 21 日,他前往清津造船厂出席“崔贤”级驱逐舰二号舰的下水仪式。然而,现场却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二号舰在从船台滑入海中时,竟当场倾覆。

此次事故发生时,朝鲜领导人距离现场极近。西方卫星迅速捕捉到清津造船厂的事发现场,从拍摄的照片来看,观礼台与船台的距离仅约 100 米。如此近的距离,一旦驱逐舰倾覆时溅出零件,极有可能造成现场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朝鲜领导人愤怒至极。他当即对包括造船厂在内的五大相关部门展开问责,同时将事故细节公之于众,并安排功勋播音员李春姬在电视台亲自播报这起事故的相关新闻。

【白色屋顶位置就是观礼台】

朝鲜领导人显然意图将此次事故树立为典型案例,以此警示各方,防止未来再次出现类似的安全事故。

朝鲜领导人对此次事故大为光火,其缘由不仅在于自己险些成为事故的“旁观者”甚至“亲历者”,更在于事故的起因实在过于低级。如此微不足道的失误,竟导致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

那么,二号舰究竟为何会从船台上倾覆入海呢?原来,负责此次下水仪式的清津造船厂,并不具备适用于大型舰船下水模式的设备与场地,比如船坞注水式、倒退式等。无奈之下,这艘5000吨级的驱逐舰只能采取侧滑方式下水。

这一情况无疑让下水仪式面临的风险大幅增加。

清津造船厂在筹备过程中,或是由于过度自信,或是因工期紧迫,又或是受到某些人为因素干扰,未能对下水设备开展全面且充分的验证与测试,以至于未能察觉设备中潜藏的问题。更糟糕的是,负责下水仪式操作的人员也存在一定问题。

最终的结果是,在下水过程中,舰体未能维持平行侧滑的速率,舰尾抢先于舰艏入水,进而致使重心失衡,整艘船向右侧翻并彻底倾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由于舰艏部分尚未完全没入水中,即便在倾覆之后,二号舰的舰体依旧漂浮在水面之上。

但令人忧虑的是,倾覆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以及舰艏与舰尾出现的错位等情况,都会给舰体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害。

其中,二号舰的龙骨状况尤为令人忧心。

龙骨作为舰船的核心承重结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龙骨出现问题,舰船轻则会面临使用寿命缩短、航行性能降低,难以在恶劣海况下正常航行等状况;重则整艘舰船将丧失维修价值,只能直接报废。

龙骨最怕遭遇纵向受力不均的情况,这极易导致龙骨变形、损坏。而二号舰在事故中所遭受的冲击,恰恰属于这一类型。

除了龙骨受损外,二号舰大量内部舱室结构在事故中也可能发生形变。这些形变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处理方式也有所差异,部分形变可通过钣金修复,而有些则无法修复。对于那些无法修复的舱室,后续在安装舰载设备时,必然会引发一系列其他问题。

【崔贤级二号舰现在有受力不均的问题】

抛开其他因素不谈,若动力舱出现不可修复的变形,导致动力主机无法安装,那么即便二号舰的龙骨结构完好无损,继续建造该舰也已无实际意义。

从卫星图像中可以观察到,朝鲜在倾覆的二号舰船体上覆盖了大量疑似蓝色防水布的材料。

这一举措很可能是为了掩盖二号舰上其他未公开的损伤情况,例如朝中社曾提及的船底破损缺口。

这些防水布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朝鲜在这起事故中试图掩饰真相的“遮羞布”。

由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二号舰所遭受的损伤远不止之前提到的冲击和变形那么简单。

此次驱逐舰意外坠落,即便后续历经艰难得以修复,也势必会带着隐患继续服役,其战斗力与上个月刚刚下水的“崔贤”舰相比,必然大打折扣,难以望其项背。倘若修复工作无法顺利完成,那么等待这艘驱逐舰的,或许就只有报废拆解这一条路了。

一场看似低级的下水事故,却让一艘具备战略打击能力的5000吨级驱逐舰就此折戟沉沙。即便朝鲜领导人并未亲临现场目睹事故发生的全过程,但得知此事后,也必然会怒不可遏。

如今问题摆在眼前,朝鲜领导人在盛怒之后,又该如何妥善处理这一局面呢?

可以肯定的是,相关部门必然难辞其咎,朝鲜领导人已经明确点名批评了军需工业部、国家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金策工业综合大学、中央船舶设计研究所,还有清津造船厂。此次事故,不少人恐怕都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毕竟,朝鲜领导人态度强硬,明确表示这是一起绝不能发生、也绝不能容忍的严重重大事故,是彻头彻尾的犯罪行为。

与此同时,朝鲜领导人还下达指令,要求对二号舰展开抢救性修复工作,务必争取在一个月内,也就是6月全会召开之前,完成全部修理任务。

当然,我们必须正视二号舰当前的受损状况。在如此紧迫的一个月时间里,想要让二号舰完全恢复到下水前的状态,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船体所遭受的损害极为严重。

在这一个月里,我们能够做到的,大概率是先将船体扶正,再对外部肉眼可见的损伤部位进行修复,让舰体从外观上看至少能恢复完整。

然而,对于龙骨以及内部舱室所遭受的损伤,修复工作就复杂得多了。这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然后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开展修复。

来源:科普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