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湖南永州蓝山县遭遇特大暴雨,汽车被洪水冲走”的视频在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上广泛传播,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担忧。视频中,湍急的水流裹挟着汽车翻滚,桥梁断裂、道路塌方等场景触目惊心,短时间内播放量突破千万。然而,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
近日,一则“湖南永州蓝山县遭遇特大暴雨,汽车被洪水冲走”的视频在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上广泛传播,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担忧。视频中,湍急的水流裹挟着汽车翻滚,桥梁断裂、道路塌方等场景触目惊心,短时间内播放量突破千万。然而,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
经蓝山县应急管理局迅速介入调查核实,该视频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是彻头彻尾的谣言。视频中的画面并非蓝山县的实景,而是造谣者通过剪辑嫁接其他地区历史灾情素材,并配以“永州蓝山”等关键词制造出来的。当地防汛部门也证实,5月蓝山县仅出现常规降雨,未发生洪涝灾害,更不存在车辆被冲毁的情况。
据永州网警联合多地公安机关溯源发现,该谣言最早由某短视频团队为博取流量而炮制。他们从外省灾害报道中下载素材,甚至使用AI换脸技术添加本地地标元素,再通过批量账号矩阵式传播,形成了“病毒式扩散”。
实际上,类似的谣言并非首次在永州出现。2024年6月,冷水滩区网红杨某就因散布“永州暴雨致车辆冲毁”的谣言被行政拘留。当时,杨某通过伪造受灾视频3天内涨粉17万,非法获利超5万元。这些案例都表明,“拼接外地视频 + 本地化标签”已成为一些造谣者惯用的手法。
这些谣言的传播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一方面,误导了公众的认知,让大家对永州的真实天气和受灾情况产生错误判断,消耗了公众的情感和关注资源;另一方面,扰乱了社会秩序,在本就因天气变化而敏感的时期,制造了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甚至还挤占了防汛救灾的公共资源,延缓了基层抢险进度。
在网络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保持理性和冷静,切勿盲目轻信、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让造谣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
来源:铁柱很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