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总销量预计将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今年四季度有望实现盈利。”在小鹏汽车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如此表示。
“何小鹏:2025年总销量翻倍增长,第四季度有望盈利。”
作者丨韦艳娇
编辑丨林子川
“2025年总销量预计将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今年四季度有望实现盈利。”在小鹏汽车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如此表示。
此次表态意味着,如果目标达成,小鹏汽车将在公司成立近11年后首次实现单季盈利。
这份信心,建立在小鹏汽车财务数据连续改善的基础之上。
5月21日,小鹏汽车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鹏汽车一季度营收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净亏损收窄至6.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7亿元和上一季度的13.3亿元大幅减少,创下近五个季度以来的最低亏损水平。
从减亏幅度来看,小鹏汽车今年一季度进展显著,单季度亏损缩减幅度为6.7亿元,而2024年一季度至四季度,仅减亏0.4亿元。这意味着,小鹏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过去一年四个季度减亏总和的16倍。
亏损大幅降低的同时,毛利率有所提升。小鹏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0.5%,同比提升5%,虽然毛利率提升不算明显,但已实现连续7个季度增长。财务与会计副总裁吴佳铭表示,主要归功于降本工作,以及一定程度的规模效应。
此外,一季度小鹏汽车汽车销售收入为143.7亿元,较同期的55.4亿元增长159.2%,环比2024年第四季度的146.7亿元下滑2.1%。截至2025年3月31日,小鹏汽车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452.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或去年年底均有所增加。
销量、营收额、毛利率、现金流等多项关键指标均呈现增长趋势,小鹏汽车经营基本面有了实质性改善,随着新产品的推出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小鹏汽车有望在未来实现更稳健的发展。
01
MONA撑起半边天
“很多人都在好奇,小鹏一季度业绩表现不错的原因。核心在于我们在产品、营销、技术和经营上体系化能力的综合提高。”何小鹏在业绩电话会上解释道。
从销量来看,小鹏2025年一季度汽车营收增长源于其新车交付的强劲表现。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共交付9.4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30.8%。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第一季度往往是汽车市场销售淡季,但小鹏月交付量均突破3万辆,位居新势力榜单前列。
目前,小鹏汽车在售车型包括G6、X9、G9、P7、P7+、MONA M03共计6款车型,其中,小鹏MONA M03和小鹏P7+是小鹏汽车主要的销量来源。
MONA M03是小鹏汽车销量的最大贡献车型。据懂车帝数据,第一季度小鹏MONA M03月均销量破1.5万台,为小鹏汽车贡献了过半销量。
一位小鹏汽车经销商人士告诉雷峰网,MONA M03在2024年下半年已积累大量订单,但彼时产能还未完全释放,订单交付节奏未能及时反映在财务表现中。今年产能逐步爬坡后,该车型的市场热度开始转化为真金白银的营收增长。
此外,小鹏汽车一季度服务及其他收入为14.4亿元,接近其总收入的10%,该部分收入主要来自小鹏与大众汽车在平台、软件战略及电子电气架构等领域的技术合作所产生的研发服务收入。
与大众合作的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开发,不仅带来短期收入,更标志着小鹏的研发投入开始产生"杠杆效应"。财务副总裁Charles Zhang表示,小鹏与大众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车型将于2026年上市。随着这一支线渐入正轨,或将为小鹏带来更多收益。
02
信心来自多业务布局
尽管多项财务数据明显改善,小鹏汽车仍然难以放松警惕。当前行业普遍陷入价格战泥潭,小鹏不仅需要爆款车型的持续造血,更需要尽快建起体系化的产品阵营。
MONA M03 MAX能否延续MONA系列的热销表现,成为小鹏汽车接下来的关键考验。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持续升温,MONA M03 MAX所处的10万至15万元区间正涌现出多款新品。2025年上市的秦L EV与东风日产N7均面向这一价格带,前者上市首周销量突破1万辆,后者在上市一小时内即达成同样成绩,竞争压力不断上行。
对于MAX版本的优势,何小鹏在电话会上表示,在15万的级别,当前还没有任何车真正实现了端到端的大模型,也没有任何车达到了超过500TOPS的大算力。同级别中,其他整车厂基本上都叫“高速”或者“城市记忆驾驶”,而拥有“满血版”辅助驾驶将成为MONA M03 MAX 的核心竞争优势。
据何小鹏透露,MONA系列将在2026年推出更多新车型。与小鹏主品牌相比,MONA在产品定位和设计逻辑上有所差异,主要面向年轻用户群体,强调高颜值、强智能以及更具情绪价值的用户体验。
除MONA上新MAX版本外,今年的改款、新款等产品也需要承担“盈利目标”任务。
按照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中的规划,下月将启动G7的市场预热,该车定位为25万元级SUV;定位30万元级的豪华运动轿跑——新款小鹏P7,计划于今年三季度发布;基于G9平台打造的首款增程车型,则将在四季度推出。
何小鹏预计,自2025年三季度起,新车型将陆续进入量产交付阶段,下半年还将完成增程产品的交付放量,“有信心在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利。”
小鹏汽车财务与会计副总裁吴佳铭提到,第一季度的平均售价可能是全年最低的,而改款及新推出的车型,如改款小鹏G6、小鹏G9利润率将比旧款车型更高,有望在2025年接下来的几个季度不断提高平均售价。
小鹏汽车正加强建设渠道建设,第一季度实现销售网络扩展至690家门店,覆盖223个城市。一位汽车经销商人士告诉雷峰网,今年以来,小鹏汽车显著提高了加盟门槛,收缩加盟商规模的趋势明显。
另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MONA热销之后,小鹏正逐步将渠道重心转向直营模式。其认为,这一调整与MONA系列的市场表现密切相关。“当产品进入强品牌赋能周期,直营模式在用户体验一致性、价格体系管控等方面具备优势,更有利于持续放大产品势能。”
汽车板块外,何小鹏表示图灵芯片、机器人与飞行汽车等业务,也将成为小鹏“第四季度盈利”以及未来稳健发展的重要部分。“我们的图灵芯片目前整体进展是非常顺利的,不光在自动辅助驾驶方面,在座舱方面、在机器人方面也是如此。”
他表示,在今年第二季度,部分配备图灵芯片的车型已经进入生产环节,配备图灵芯片的车型将在三季度更大范围地放量。
当前,主流车企正加速推进车载芯片自研战略,其核心逻辑不仅是降低关键部件成本,更在于通过自主架构设计,提升与车机系统、智能座舱及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之间的协同效率。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中,这一能力将让车企获得更多空间打造产品竞争力。
雷峰网获悉,小鹏汽车正在加速推广飞行汽车,与地方政府展开合作。例如,在文旅项目中进行产品展示及用户体验,推动飞行汽车的前期市场宣传。
小鹏汽车正在汽车业务之外积极布局更多领域,试图打造更具系统性的“小鹏生态”,而这也将助其获得更多元的收入来源,加快实现盈利的步伐。
本文作者长期关注小鹏汽车动态,以及各家车企渠道布局及供应链等情况,)交流。
来源:小许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