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张拍摄于“后悔椅”上的手写道歉信的照片在社交平台刷屏。照片中,一位网名为“影调没啥用”的网友承认自己通过P图伪造荣耀手机拍照算法“翻车”事件,并向公众致歉。
一张拍摄于“后悔椅”上的手写道歉信的照片在社交平台刷屏。照片中,一位网名为“影调没啥用”的网友承认自己通过P图伪造荣耀手机拍照算法“翻车”事件,并向公众致歉。
事情的起因是,在2024年11月,酷安论坛用户@也就超级酷用vivo X200 Pro mini拍摄飞机时,意外发现手机AI算法将飞机轮廓“脑补”成了神话中的鲲鹏。这本是AI图像处理的一次误判,却因另一名用户@影调没啥用的“神操作”彻底失控——他将原图保存后,手动添加了荣耀Magic7 Pro的水印,并配文调侃“荣耀算法翻车”。这张“嫁接”的图片迅速引爆全网,成为科技圈热梗,甚至让不少消费者对荣耀的影像技术产生质疑。
荣耀首席影像工程师罗巍在事件发酵后第一时间回应,强调荣耀算法“绝无可能将飞机识别为鲲鹏”,并启动法务调查。然而,彼时舆论场早已被猎奇心态占领,辟谣声淹没在段子与表情包的狂欢中。
谁也没想到,这场“恶作剧”会以刑事拘留收场。2025年5月,深圳警方跨省追查,将造谣者从浙江押解至深圳。道歉信中,金属手铐与皮质“后悔椅”的细节,无声宣告了网络造谣的法律后果。根据《刑法》第221条,捏造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商誉,最高可判两年有期徒刑。这场看似轻佻的P图游戏,最终让当事人付出了自由的代价
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逻辑:一张伪造图片的传播速度远超真相,平台的流量机制往往奖励“争议性”而非“真实性”。此次事件中,荣耀的应对堪称危机公关的范本:技术团队迅速澄清、法务果断维权、高管亲自发声,三重动作遏制了谣言的长期负面影响。
来源:二手数码盖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