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西填湖广”是明朝政府组织性的移民活动,一般指元末明初时期,从江西迁移人口至湖南、湖北的移民历史事件。早在清朝时期,湖南人魏源在《湖广水利论》中,就有对“江西填湖广”移民的描述。
“江西填湖广”是明朝政府组织性的移民活动,一般指元末明初时期,从江西迁移人口至湖南、湖北的移民历史事件。早在清朝时期,湖南人魏源在《湖广水利论》中,就有对“江西填湖广”移民的描述。
湖南人来自何方?民国时期,地理学家谭其骧在《湖南人由来考》一文中有详细的记载。
五代以前湖南人来自北方,五代以后湖南人来自东方。东方就包括浙江一带和江西省。江西移民占东方的90%。可见,湖南人大部分是来自江西。
湖南的江西移民,从唐朝至清代,从来没有间断过。其中,移民规模最大的是元末明初的“江西填湖广”。“江西填湖广”在湖南当地的家谱中,有的记载为江西填湖南,还有的记载为江西扯湖南。
“江西填湖广”的这段历史,在湖南人祖辈中代代流传。对于其移民原因也有多种说法。
其中一种说法是元末明初,湖南北部地区的百姓资助了朱元璋对手陈友谅的粮草,朱元璋占领湖南后,进行了报复性的打击。民间流传着“朱元璋血洗湖南”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元末,湖南人口有571万人。由于多年战乱,至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湖南人口下降为191万人。
较元末相比之下,减少了380万人。明洪武年间,湖南191万人中,很大一部分还是江西移民人口。
据《中国移民史》分析,民国时期,在湖南人口中,元末明初移民后裔占比约35%。其中,明初移民后裔占比25%左右。
如果按这一说法换算到明初湖南的191万人中,还有67万人为元末明初移民。实际上境内原住居民仅剩124万。
较元末的571万,湖南约有447万人为元末明初减少的人口,这些人就包括“江西填湖广”以前的湖南原始居民。
这里跟大家探讨的是,“江西填湖广”湖南的原始居民又去了哪里?
在元末明初447万减少的人口中,一部分是因为战乱、自然灾害、疫病的影响,人口出现大量死亡。湖南浏阳一带至今还流传有”朱元璋血洗浏阳”的传说。
另外一部分因避乱、避灾外逃和远出他乡。湖南有一部分人进入了云贵川和广东、广西地区。
还有一部分是政府组织性移民。明政府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强大,江西移民迁入湖南,湖南部分移民迁移出去。
按官方的移民说法,三口之家留一,五口之家留二。有相当一部分湖南原始居民被迁到了外地。
据四川、重庆当地的部分家谱记载,元末明初有第一次“湖广填四川”移民。这些移民中有一部分就是湖南人。
综上所述,湖南人大部分是来自江西,江西移民大部分是来自元末明初的“江西填湖广"。
元末明初,湖南的原始居民,部分死亡或外逃、外迁。部分留在了当地。
今湘西地区的土家族、苗族,其先民早在秦汉时期已有定居。
西晋至元朝时期,也有不少姓氏家族从北方、江浙、江西等地迁入湖南繁衍至今,这些都是元末明初的原始居民。
如今,这些湖南原始居民后裔又播迁到了广东、广西、云贵川、港澳台和海外各地。
各位朋友,对于“江西填湖南”移民,你怎么看?可以留言说说。
来源:走遍姓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