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乘扶梯要不要提倡‘左行右立’”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在苏州,大家是否有“左行右立”的习惯?乘客又是如何乘坐自动扶梯的?记者对此调查后了解到,苏州地铁自2012年开通以来,一直倡导乘客在乘坐扶梯时“站稳扶好”“注意脚下安全”,并不推荐“左行右立”行为。
苏报融媒记者 吴涛、王澄阳/摄制
近日,“乘扶梯要不要提倡‘左行右立’”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在苏州,大家是否有“左行右立”的习惯?乘客又是如何乘坐自动扶梯的?记者对此调查后了解到,苏州地铁自2012年开通以来,一直倡导乘客在乘坐扶梯时“站稳扶好”“注意脚下安全”,并不推荐“左行右立”行为。
乘客类似行为高峰与非高峰时段有差异
上午8点半,记者来到月亮湾站,这里在通向地面的最后一段路之前有两座扶梯,此时正值上班高峰时段,人流量极大。记者看到,多数乘客在乘坐自动扶梯时,没有随意行走奔跑,自动扶梯左右站立也分布均匀。一个小时后,车站内客流量逐渐减少,绝大多数人都会主动站在扶梯靠右一侧。少数乘客则会沿着扶梯左侧空出的通道往上快步走去。
随后,记者又来到金尚路车站,这里是地铁2号线和6号线的换乘车站,非高峰时段,大部分乘客依然是按照“左行右立”乘梯。该站下行扶梯的长度比月亮湾站的扶梯更长,但依然阻挡不了乘客们赶路的脚步,往下走的乘客并不少。
记者现场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表示已经习惯“左行右立”。有人表示,自己出国旅游曾看到当地人“左行右立”,而且过去在国内其他城市也看到宣传这么做。
大部分乘客依然按照“左行右立”方式乘梯。苏报融媒记者 王澄阳/摄
多地地铁运营单位均已取消“左行右立”
记者在苏州多个地铁站发现,自动扶梯上都张贴了乘梯须知,要求乘客手握扶手带,禁止打闹。另外,扶梯的提示语音还提醒市民注意阶梯,勿使用手机,但并未禁止行走。而在扶梯入口处的踏板前,记者看到了“站稳扶好”的地贴,周围的广播也在提醒着乘客:“请您站稳扶好,不要倚靠扶梯”。
据了解,国外开通地铁较早的城市(如日本的东京、大阪等)提倡“左行右立”,是由于建造地铁时未考虑在电梯旁配备楼梯,为了给赶时间的行人和特殊情况留出通道,才会如此倡导。而包括上海、杭州在内的许多国内城市,综合考虑了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扶梯附近都会单独设立防火楼梯,赶时间的乘客可以直接走楼梯。
自2010年以来,香港、上海、南京等原本倡导过“左行右立”的地铁运营方,均已改为提倡“站稳扶牢”。上海也出台新规,明确地铁乘梯“禁止行走或奔跑”。香港特区政府主管电梯安全的机电署,已明确指出“在扶梯上行走是危险行为”。日本近年来也在努力宣传安全正确的搭乘方式,强调“自动扶梯,不要走,不要跑”。而苏州轨道交通官方早在2012年开通运营时就明确表示,不提倡“左行右立”。
苏州地铁站每个自动扶梯上都张贴了乘梯须知。苏报融媒记者 吴涛/摄
专家解读为何不再提倡“左行右立”
“左行右立”曾被作为“文明出行”的标志,为何现在不再提倡?记者咨询了苏州地铁综合维修中心高级工程师牟智明。他表示,自动扶梯不同于固定楼梯,其梯级高度一般在21厘米左右,而固定楼梯一般只有15厘米左右。因此,扶梯从设计上并不适合人在上面行走。如果在车站的扶梯运行时行走,发生绊倒的危险比较大,还会导致其他乘客摔倒,造成安全事故。另外,自动扶梯在设计时,虽然考虑到长时间承受不平衡压力的最大载荷能力,但“左行右立”会导致扶梯局部部件承受过多的重量和压力。
扶梯入口处的踏板前,记者看到了“站稳扶好”的地贴。苏报融媒记者 吴涛/摄
牟智明告诉记者,有资料显示,大约95%的自动扶梯右侧梯级链明显比左侧磨损严重。这样的磨损,会导致自动扶梯出现轻微倾斜,以及两侧挡板及梳齿板磨损加剧,并最终影响自动扶梯使用寿命。“此外,在地铁高峰时段,客流较大,如果扶梯上仅右侧站人,左侧让出,则会造成巨大的空间浪费,降低通行效率。所以,乘坐自动扶梯时‘左行右立’,从电梯安全管理和技术等角度出发,都不提倡。”牟智明说。
那到底该如何乘坐地铁车站的扶梯呢?牟智明建议,听车站里的广播提醒“站稳扶好”就可以。如果乘客着急赶时间,建议选择走楼梯,以确保安全和高效通行。另外,随着夏季的到来,乘客穿着长裙、小凉鞋等清凉服饰时,需特别注意出行安全。在乘坐扶梯时,乘客应站在梯级的黄色框内,避免靠近两侧边缘。穿着长裙、开叉裤或洞洞凉鞋的乘客需注意收拢裙摆、裤脚,防止发生危险。如果在扶梯上发生缝隙夹物等特殊情况,乘客应及时按压扶梯上的紧急停梯按钮,并联系车站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来源:引力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