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随着核能三厂正式除役,台湾迈入非核家园时代。前“立委”郭正亮在《亮话天下》直播节目中对当局该项政策提出强烈批判。他援引美国《外交家》杂志5月16日刊载的〈台湾自创致命弱点:废核政策〉一文,称民进党当局在战略能源布局上犯下严重错误。
5月17日,随着核能三厂正式除役,台湾迈入非核家园时代。前“立委”郭正亮在《亮话天下》直播节目中对当局该项政策提出强烈批判。他援引美国《外交家》杂志5月16日刊载的〈台湾自创致命弱点:废核政策〉一文,称民进党当局在战略能源布局上犯下严重错误。
郭正亮惊呼,当局在拥有战争风险与能源缺口双重压力下,却选择放弃具战略安全性的核能,转向极易遭受攻击的风力、太阳能等再生能源,更将能源命脉系于易被封锁的天然气供应链。
郭正亮解释,国际战争法与日内瓦公约明文禁止攻击核能设施,这在俄乌战事中已获验证——俄军始终未对乌克兰核电厂发动打击,反观水力与火力发电系统却遭导弹与无人机摧毁,导致乌克兰全境60%地区陷入电力荒,45%水力发电与90%火力发电设施瘫痪。
「这正是废核政策最荒谬之处!」郭正亮抨击,民进党当局主动放弃唯一不受敌方攻击的能源选项,等同于在潜在冲突中自断臂膀。他分析,若台海战事爆发,解放军完全可能效仿俄军战术,优先摧毁沿海风力发电机组与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同时封锁天然气运补航道。届时台湾将面临比乌克兰更严峻的能源危机,因为乌克兰尚有欧洲陆路能源管道作为后盾,而台湾却是孤立无援的岛屿。
《外交家》杂志文章亦持相同观点,认为台湾当局在区域安全环境恶化之际,选择废除核能这项「不可攻击资产」,实为战略判断重大失误。文章特别指出,相较于需要庞大输电网路的再生能源,核电厂的集中式供电特性在战时反而具备生存优势,且其稳定基载电力是工业体系维系运转的关键保障。
台湾战略抉择存在矛盾:一方面追求2050净零排放目标,另一方面却面临地缘政治压力与能源供应脆弱性的现实困境。郭正亮称,若当局执意推动「绿能赌国运」政策,未来可能被迫在断电危机与战争风险间做出更痛苦抉择。
来源:台海怒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