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誉镇杜家庄村:从“单一农耕”到“全链振兴” 多元产业织就乡村振兴锦绣图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3 09:54 2

摘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留誉镇杜家庄村,大棚蔬菜,边鸡养殖,木耳加工……这个曾经靠天吃饭的小山村,正以“产业融合+基建升级”双轮驱动,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演播室导语: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留誉镇杜家庄村,大棚蔬菜,边鸡养殖,木耳加工……这个曾经靠天吃饭的小山村,正以“产业融合+基建升级”双轮驱动,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初夏时节,走进留誉镇杜家庄村,连片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棚内,头茬西红柿青果挂满枝头,新一茬秧苗正在紧张有序地栽种中,呈现出“春提早、秋延后、冬育苗”的四季生产盛景。

【采访:菜农 庞宝林

“年龄大了,在外面也做不行了,我们村有这么个蔬菜大棚,我就在这干活,马上承包下这个棚,一个月能挣个6000左右,离家也近,闲暇时间还能照顾家里。”】

像老庞一样,菜农们在自己承包的棚里干着不同的农活,顶着30几度的高温,依然干的热火朝天。近年来,杜家庄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发展上做足文章。通过土地流转与集约化经营,村里引进益昇农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打造50余亩设施蔬菜基地,采用“企业+村委+农户”模式,发展西红柿订单农业,解决了农户销售难问题。

【采访:益昇农业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 李智忠

我们益昇农业科技公司现在拥有蔬菜大棚40余座,占地有50余亩,除此之外,我们还有特色的鲈鱼养殖和边鸡养殖,我们总共跟杜家庄村委流转了150余亩土地,不仅带动了村集体收入,还解决了周边剩余劳动力50余人的就业问题。】

正如李智忠所言,益昇农业还有一个存栏3000只的边鸡养殖示范基地。边鸡作为我国北方唯一的蛋肉兼用型地方鸡种,近年来深受养殖户青睐,无论是蛋还是肉质,都是上等口感,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鸡粪制成有机肥反哺大棚,形成“养殖—肥田—种菜”的生态闭环,既降低农业污染,又实现种养双向增效。

在产业多元化布局中,杜家庄村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群众参与”,构建起“地上种、水里养、车间加工”的立体经济格局。标准化PP桶鲈鱼养殖年出产300吨,年产值超1400万,带动10余村民实现“鱼塘就业”。现代化木耳种植基地,配套加工车间,让木耳附加值显著提升,村民家门口就业成为常态,真正实现“一村人、一条心、一起富”。

产业融合是‘形’,共同富裕是‘魂’。如今的杜家庄村,产业基地连成片、基础设施网成线、生态红利惠全民。村集体资产从“零”飞速跃升,成为吕梁山区产业振兴的标杆样本。

【采访:留誉镇杜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 成宇蛟

立足我们村目前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下一步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完善配套其他基础设施,更好的服务群众,继续通过政策支持,引进资金,自主创新等实现产业升级,争取万吨酒厂项目尽快落地,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努力实现二期回迁工程尽快完工,让群众安居乐业。我们杜家庄村党员干部将与全体村民同心协力,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杜家庄村!】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全链产业绿富美”,杜家庄村的蜕变,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当设施农业撑起“菜篮子”,特色养殖鼓起“钱袋子”,生态经济扮靓“乡村面子”,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正在吕梁大地徐徐铺展。这座小山村用实干作答——只要找准产业路、夯实基建桩、拧成一股绳,广袤乡村必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澎湃活力!

记者:张勇 呼一鸣 王翠翠

编辑:强雪

来源:柳林县广播电视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