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1):信息的理解、分析、推断

摘要:新高考信息类阅读设题,第1题理解分析材料内容,侧重考查信息获取、筛选、加工,可称为信息理解分析类。第2题根据材料内容,判断说法,侧重考查推断,可称为信息推断类。

考点讲解

新高考信息类阅读设题,第1题理解分析材料内容,侧重考查信息获取、筛选、加工,可称为信息理解分析类。第2题根据材料内容,判断说法,侧重考查推断,可称为信息推断类。

【设问形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设置】

论述类文本选择题,选项的表述一般不照搬、抄录原文语句,大都是对文本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的转述。明确转述的常用方式,对判断选项正确与否意义重大。

选项常用的转述方式有三种: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

一、概括式转述

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化,提炼其本质内容,使之上升到一般认识的转述方式。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较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

【关注点】1.看从具体到一般的表述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

2.看由抽取的关键词重新组织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和作者的意图,是否符合原句中的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示例】(2022·全国乙卷第1题A项)“三体交融”指叙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人物进入叙事情境。

【原文】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

【解析】选项中“叙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人物进入叙事情境”是对原文“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的概括式转述。该转述与原文语意一致。故选项正确。

二、具体式转述

具体式转述,就是将原文中抽象概括的观点、结论性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述的转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原文某一个概括性观点或结论的例证,在很多选项的表述中,具有对原文相关观点的阐释性质。

【关注点】1.判断选项本身的内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2.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选项中的具体材料是否能证明原文中的观点和结论。

【示例】(2023·新高考I卷第3题)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原文】(材料第2段)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解析】文本第二段最后说:“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A项,“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的相关表述与原文内容最为贴切,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的观点。

三、同义变式转述

同义变式转述,就是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语句内容进行重新表述。这种转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一个说法”。同义变式包括:①因果倒置;②条件与结果转换;③变换主语重组句子;④长句与短句互变;等等。

【关注点】1.注意对摘抄原文较多、结构形式类似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

2.注意对那些换了说法,换了表达形式,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也不能轻易否定。

【示例】(2022·新高考Ⅱ卷第2题A项)现有汉学书目的统计表明中国学者作为典籍翻译主体的比例并不高,这与我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有关。

【原文】(材料一第1段)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

【解析】选项中“中国学者作为典籍翻译主体的比例并不高”是对原文“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的同义变式转述。该转述与原文语意一致。故选项正确。

【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好题干。

审准判断的性质,是选出“正确”选项,还是“不正确”选项,是“最准确”,还是“不合文意”。

第二步,选定区间。

选定区间即找到题干与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通过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需说明的是,有的题干或选项只是针对一段(包括一个句子、一个词)而设,有的选项则是针对全文或文中的某些段落而设。

第三步,比照分析。

比照分析是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比照,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注意事项】

信息的理解、分析、推断类客观选择题时,要注意“两个区别”和“八种关系”。

一、两个区别。

1.“正确”与“最准确”的区别。如果题干中出现了“正确(不正确)”这一要求,那么考生要明白该题要求选择的内容要么与文章中的信息完全一致(选择正确项),要么与文章中的信息有出入(选择错误项)。如果题干中出现了“最准确”这一要求,那么考生要明白,选项中的对某一概念的解说可能与原文的信息没有出入,但只有一个解说抓住了这一概念的本质内容,而这个解说就是最准确的。因而对于这类题,考生不能从信息的正误角度去答题。

2.“不属于”与“不符合文意”的区别。如果题干中出现了“不属于(属于)"这一要求,那么考生不能从信息的正误角度去答题。因为它的指向性十分明确,就是告诉考生,选项中的解说可能与原文的信息没有出入,但只有一个解说不符合(符合)题干要求,而这个解说就是要选择的答案。如果题干中出现了“不符合文意(符合文意)”这一要求,那么考生要找出内容与原文信息有出入的选项,而该选项就是要选择的答案。

二、八种关系。

1.部分与整体。即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漏掉限制性词语或混淆某些范围的界限,造成概念范围的扩大或缩小。

2.主要与次要。即命题者故意将主要的内容和次要的内容倒置。

3.原因与结果。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

4.主观与客观。即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功能和效用。

5.肯定与否定。即命题者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阅读材料中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6.已然与未然。即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

7.偶然与必然。即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偶然说成往往,把可能的说法转述为必然的存在。

8.有与无。即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加入原文中没有的信息。

真题演练

(2024·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末,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答案与解析

1.B【解析】“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错误,以偏概全,由材料一第一段“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可知,“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不代表所有“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的必然趋势。

2.A【解析】“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错误,材料一第五段提出日本劣势的理由是“力量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并进一步提出一个观点“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并进行假使假设“如果中国……,那么,日本少数人……”,在删掉大前提的情况下,分析“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属于断章取义、强加因果。

练 习

(熟文生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书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材料二: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摘编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辞立其诚”在当今仍有价值,“诚”则是指真,“立其诚”则是要坚持真实性。

B.人类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中又能加深对世界的认识。

C.党八股文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主要和首先的任务是禁绝一切空话。

D.文章的长短不是一定的,而是服务内容的需要,就如俗语说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强调为文要真,材料二强调为文要言之有物,都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

B.哲学和科学都能揭示客观规律,文学不表现客观规律,所以文学不符合名实一致的要求。

C.“静因之道”与列宁的“辩证法要素”都认为,要彻底避免主观因素对客观世界的干扰。

D.材料二中“懒婆娘的裹脚”是表象,结果是群众不想看,危害是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新题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创作发展的历程,不少优秀影片的创作者往往在创作、拍摄时巧妙运用中国“艺术智慧”和“美学智慧”,从而使这些影片体现了中国电影的主要艺术特质,显示出独具特色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其成功的经验应该深入总结和大力倡导,这对于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和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注重追求“美”与“善”的统一。众所周知,艺术当然要表现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艺术与西方的美学和艺术在这方面却有一些差异。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的追求美和善(善就是伦理)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的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由于长期以来“尽美”又“尽善”的美学观和艺术观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心理,所以“善”即为“美”,“恶”即为“丑”的美学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并直接影响了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这种美学观念和艺术观念也具体体现在国产电影的创作拍摄之中。

二、注重表现世俗化的民众生活。与许多西方电影热衷于描写宗教题材和宗教故事不同,中国电影从一开始就着重表现普通民众世俗化的日常生活。电影工作者注重从芸芸众生世俗化的现实生活中选择题材、汲取营养、获取灵感、塑造人物;不少影片着力描写普通人悲欢离合的生活状况及人生追求,力求在日常平凡生活的艺术描绘中表达创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见解。在题材内容、人物形象、类型样式和美学风格等方面均较好的体现了多样化的艺术特点,通过各种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和命运波折,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真切的反映了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状况,“用我们自己的声音唱自己的歌”“流自己的泪”,从而满足了广大观众多元化的审美娱乐需求。由此也充分证明了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旺盛的美学生命力,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电影创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电影百年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影片均注重在对日常平凡的世俗化生活描写中,生动的揭示时代和社会影响普通民众生活的各种因素,展现新的社会景观和人文景观,并通过各种普通人的命运和情感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状况,真切的表达创作者对此的评价与看法,由此引起广大观众的共情共鸣,赢得他们的喜爱和欢迎。

如今,虽然中国电影在民族化美学风格建立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在国产电影创作中如何更好的运用中国“艺术智慧”和“美学智慧”,使影片能充分凸显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学的内在意蕴,并营造更加鲜明的民族化美学风格,这是需要电影工作者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摘编自周斌《用“中国智慧”营造国产影片的民族化美学风格》)

材料二:

在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的当下,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特异性的追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构建与当下中国电影对民族化品格的实践探索都是这种追问在电影领域的体现。近年来,中国电影深深扎根于鲜活的现实并传达温情和谐的伦理之境,不仅激发了深具民族特色的创造力,也给新时代本土电影温暖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探索提供了民族化的维度。

在鲜活日常中传达本民族的生命实践。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电影新浪潮中出现的诸多“民族预言”,一方面,在全球化狂飙中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性符号;另一方面,因其中某些奇观化民俗——如“颠轿”“挡棺”“点灯—封灯”等,受到一些电影研究者的批评。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创作实践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奇观化的“民俗事象”及其空间构建不同的是,在充满烟火味的日常空间里呈现具有时代气息的底层叙事,成为近年来中国电影的一种现象级的潮流。《狗十三》以一个初中生李玩的伤痛与成长架构全局,那旱冰场带有眩晕感的运动镜头、狭小公寓的锅碗瓢盆、吠声此起彼伏的流浪狗收容所,让少年心事附着了人间烟火的质感;《爆裂无声》里的哑巴矿工张保民寻子事件在矿场、羊肉铺子、牧羊场等场景中展开,于空旷辽远中流淌着粗粝而富有力量的情感。还有《无名之辈》《少年的你》……无不以真实的百姓日常为底色铺陈全篇。这些影片既摒弃了充满东方浪漫想象的民俗奇观,也不刻意的展开跨国的视觉旅行。影片中那些满面灰尘的小人物,在嘈杂而真实的市井中行走,或悲或喜,或洒脱或无奈。不猎奇、不迎合,是中国电影人经过一次又一次文化碰撞之后从容而自信的姿态。而这些影片口碑与票房的收获,进一步表现中国电影有能力在一种奇观化的情调之外,进行真实自我的银幕书写,在他们那里,民族性并不一定意味着重返古典或展示国粹,普通民众的每一个鲜活的当下都与之有同构关系。

(摘编自潘汝《中国电影民族化品格书写,越现实越温暖》)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年来,中国电影的创作者在创作、拍摄时都运用了“中国智慧”,从而使影片显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化美学风格。

B.中国美学和艺术与西方美学和艺术在表现真善美这方面有差异,中国更多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强调伦理价值。

C.中国电影深深扎根于鲜活的现实,并传达温情和谐的伦理之境,这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特异性的追问的体现。

D.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中诸多的“民族预言”受到一些电影研究者的批评,因为它们其中有些奇观化民俗。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电影不拍摄宗教题材,而喜欢拍摄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和命运波折,满足广大观众多元化的审美娱乐需求。

B.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旺盛的美学生命力,能够引起广大观众的共情共鸣,赢得他们的喜爱和欢迎。

C.中国电影有能力在一种奇观化的情调之外,进行真实自我的银幕书写,这是由中国电影的民族化决定的。

D.中国电影的民族性并不一定意味着重返古典,能够反映普通民众的每一个鲜活的当下都与之有同构关系。

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C项,“主要和首先的任务是禁绝一切空话”错,原文是指“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

2.D【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进行理解和推断的能力。A项,材料二并没有引申到做人的道理,说法有误;B项强加因果;C项表述过于绝对。

3.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A项,“百年来,中国电影的创作者在创作、拍摄时都运用了……”的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一句话是“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创作发展的历程,不少优秀影片的创作者往往在创作、拍摄时巧妙运用………”,“不少优秀影片”不等于“都运用了”,以偏概全,错误。

4.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推断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A项曲解文意。原文是“与许多西方电影热衷于描写宗教题材和宗教故事不同,中国电影从一开始就着重表现普通民众世俗化的日常生活”,说明中国电影不是不拍宗教题材,而是“不热衷”。B项断章取义。原文是“由此也充分证明了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旺盛的美学生命力,以及……电影创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电影百年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影片均注重在对日常平凡的世俗化生活描写中,生动的揭示…真切的表达创作者对此的评价与看法,由此引起广大观众的共情共鸣,赢得他们的喜爱和欢迎”,即引起观众共情共鸣,赢得喜欢的主要原因是“影片均注重在对日常平凡的世俗化生活描写”等等。C项,“这是由中国电影的民族化决定的”的说法,强加因果。原文“这些影片口碑与票房的收获,进一步表现中国电影有能力在一种奇观化的情调之外,进行真实自我的银幕书写,在他们那里,民族性并不一定意味着重返古典或展示国粹,普通民众的每一个鲜活的当下都与之有同构关系”,重点不是“民族性”或“电影的民族化”,而是在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的当下,对普通民众每一个鲜活当下的真切表达的需要。

来源:老谢语文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