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优特到真市美:懂零售的经销商,代理460+品牌,服务1000+超市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3 10:29 2

摘要:“2023年,我们刚以真市美的名义去跟品牌谈合作,有人竟然认为我们是骗子,到今天我们在不同场合再遇到一些品牌,他们会说:没想到你们还在,看咱们怎样找机会好好合作一下。”真市美供应链总经理周旭对我说。

作者丨任文青Andy

“2023年,我们刚以真市美的名义去跟品牌谈合作,有人竟然认为我们是骗子,到今天我们在不同场合再遇到一些品牌,他们会说:没想到你们还在,看咱们怎样找机会好好合作一下。”真市美供应链总经理周旭对我说。

经过最初的艰难探索,这家成立不到2年的公司,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代理的品牌从最初的80个增长到现在的超过460个;服务的连锁超市系统达51家,共1000+门店。

据透露,真市美现在的业务已经覆盖东北三省、山东、河北、内蒙、安徽、河南、江苏等省份。2025年,合作的品牌将达600-800个,济南和沈阳两家真市美公司的销售额合计在40-50亿之间。

真市美到底是怎样一家公司?为何能发展得如此迅速?

最近,我与周总进行了一场深入交流。周总不仅是真市美供应链管理公司总经理,同时还是比优特商业集团的副总裁,是比优特采购业务的总负责人。周总跟我分享了真市美从0到1的发展历程、公司经营理念和接下来的发展计划,尤其是与上游品牌的合作计划,也阐述了她对当下行业变革的深入思考。

干货满满!

接下来通过一篇文章将我们交流的核心内容,分享给你。

依托比优特而生

现在是独立的供应链公司

今年以来,希望通过「新经销」链接你们的品牌多了起来,我明显感觉,真市美在行业里正在构建正向的影响力。但很多人对真市美其实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是比优特发起的。周总,可否趁这个机会,介绍下真市美的来龙去脉?交流的一开始,我就提出请求。

真市美是2023年7月份注册成立的,当年8月15日,我们在济南正式开仓——第一车货从仓库发给我们的客户。周总说。

事实上,2023年3月份比优特创始人、董事长孟总就有了成立真市美公司的想法。

可以说,真市美是孟总对比中外零售行业的发展阶段、深入思考中国现状,在当下中国零售变革的时点上,做出的一个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举措。

这两年比优特先后接手了家乐福、永辉在东北的门店,很多人好奇,商超普遍落寞的情况下,东北的比优特怎么就突然异军突起了?

一定程度上讲,比优特的发展非常得益于供应链的主动变革。

早在2019年,比优特就主动放弃了传统商超的后台模式,一切围绕大型连锁超市“商品全、价格便宜”的商业逻辑展开经营。

不需要特别的优惠,但至少拿到和经销商一样的价格,和供应商一起,为顾客提供有价格竞争力的商品——这成为我们一直以来争取的目标。

真市美供应链是比优特在保亭商联框架内发起的集配仓,2023年7月成立的时候,包括比优特在内,共18家超市系统,全部是保亭商联的成员,它们也都是济南真市美的创始股东。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现在我们有51家超市系统客户,共1037家门店,且已不局限于保亭商联的成员,到5月末估计增加到60-65家系统。它们分布在山东、河北、东北三省、内蒙、安徽、河南、江苏等省份。

而且跟我们合作的品牌,已经从80个增加到460个,今年底我们的目标是600-800个。

此前比优特成立了几十个商贸公司,做不同品牌的代理。济南真市美之后,我们接着成立了沈阳真市美,将这些商贸公司的业务整合起来,除了比优特,沈阳真市美也开拓了11家外部系统客户。

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两个真市美是独立的公司,但我是它们共有的法人,团队也是共有的。

第二,济南真市美主要负责东北以外的省份。沈阳真市美的业务在东北,和比优特是上下游关系。

第三,两个真市美同属于一个控股公司,已做好了上市的股权设计。

也就是说,真市美依托于比优特而生,但现在它是独立的供应链公司,比优特只是它的一个客户。今年两个真市美的销售额加起来的目标是40-50亿。

专注服务连锁超市

做懂零售的经销商

“做懂零售的经销商”,这是咱们的经营定位吗?怎么理解?看到他们办公室墙上写着的这句话,我不禁问周总。

除了这句,其实还有一句:专注服务连锁超市。周总说。

最早成立真市美的时候,我们想的是超市集采的理念,发展到后来,我们也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专注服务连锁超市,做懂零售的经销商。

这两句话虽然简单,但背后却有很深的意涵。

首先,我们是做超市出身的,专注于服务连锁超市群体,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

其次,我们认为自己是经销商。事实上从比优特早期的变革开始,我们就认识到,不是【去】中间商,而是【去】中间商低效率带来的高成本。

真市美作为“大经销商”,与传统经销商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我们只赚规模化带来的利润。

真市美供应链给到客户的价格,是在我们的采购价上加3个点的仓储成本。去年成立总部团队后,我们提高到了5个点。

第二,先整合客户需求再反向整合商品。

传统经销商是先有商品,再去找客户,或者说推给客户。我们的优势是先有客户,而且这些客户不管是跟我们的粘性也好,还是规模上也好,相比于传统经销商,都具有优势。

当然,今年以来我们也在反思,在服务客户方面我们还需要做更多工作,尤其是我们往更多的区域、更多非保亭商联客户拓展业务以后。

目前我们济南办公室有120多人,主要分为采购、订货、销售三个部门。目前采购团队最大,接下来我们会扩大和加强销售团队,更好地拓展市场、服务客户,也帮助品牌做好分销和推广的工作。

在一些区域,我们会在当地设置专员,他要看门店的商品陈列、分销单品数。还有哪些品上不上堆头?促销价格是不是符合标准?跟竞品相比定价是否合理?他要发现这些问题。

真市美起盘有自己的优势,但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校准自己在产业价值链中的角色,我们是服务商,既服务好下游客户,也要服务好上游的品牌。

不破坏厂家的价格体系

给品牌带来增量

既服务好下游客户,也服务好上游的品牌,但是你们作为新的入局者,对品牌尤其是大品牌的既有经销网络是有影响的,比如你出库价只加5个点,不是很容易就破坏了品牌的价格体系吗?我追问。

我们跟品牌合作的大原则是:不破坏厂家的价格体系,要给品牌带来增量。周总说。

确实,品牌最担心的,是它的价格体系被破坏。只给客户加3个点(现在是3+2=5个点),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最早的时候,我们也没有经验,直接3个点给到客户,其他客户获得信息就会找到这个品牌。

后来我们设计了3+N(现在是5+N)的机制。

就是根据不同品类属性,结合不同品牌的敏感度,每一个品都会在3的基础上加一个N,原则是我们供给客户的价格比他从经销商拿货的价格偏低一点。

但是最终这个N,怎么加上去的,财务月底都会给客户返回去。现在我们所有商品出货的价格,都是按照经销商的价格体系去做。

这个做法,让我们在坚持只赚规模化带来的利润的基础上,避免了品牌的价格体系被破坏。

这个做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防止客户定低价。超市的习惯是按成本定价,如果我们直接给到的价格过低,他们的定价低于市场价,相当于把那部分应该能赚的利润撒出去了,这是没有必要的损失。所以我们现在的机制,也是为客户攒钱,为客户攒利润。

确实,获得品牌的认可,是一件非常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几个障碍。

第一,品牌不认为你可以把它原有的生意做大。

第二,它不会轻易为了生意增长,就把品牌给你,它要顾及经销商的关系。

但现在与我们合作的品牌,包括一二线的大品牌,越来越多——担心大的流通品不好做,我们可以从新品开始,也可以合作共创。

在与品牌的合作上,我们现在还是主张达成一致。

什么意思?

就是品牌愿意让我做,我的客户愿意我为他服务,大家能达成一致。我们认为不要伤害厂家,也不要伤害客户,因为一旦不好的口碑形成,传播起来我们伤不起。

今年我们预计合作的品牌将增加到600-800个。一旦展开合作,我们希望能够长久,所以除非有特别重大的问题,我们的想法是,推动具体商品的汰换,而不是轻易放弃与品牌的合作。

写在最后

交流的尾声,周总也跟我讲了真市美2025年与上游厂家合作的重点:

第一,有品类无品牌的产品,聚焦厂家、聚焦大单品。

这部分比如用品,一个品类当中能用两个厂家完成的,不要去让8个厂家都来做。既然跟工厂合作,就要把这个工厂做大。

第二,做品牌的深分销,跟头部品牌,推动做定制商品和联名商品。

已经开展合作的品牌,推动品牌的产品覆盖更多客户,做好商品的动销。

真市美是一个超级经销商,其他的经销商是先要有了商品,再有客户,我们的优势是先有客户再有商品。周总说。

品牌方商品宣讲

我们2025年会重点和头部品牌去做联名共创,这个我们与一些品牌的合作已经开始了。

这对品牌来说也非常重要。现在商超也在纷纷调整商品结构,追求差异化的商品,争取与更多渠道做联名共创是品牌要抓住的机会。2025年我们欢迎更多品牌来合作,来推新品!

PS:中国的快消产业链正在发生革命性的产供销一体化的变革,「新经销」认为,比优特和真市美既是一个极好的观察行业变化的案例,也是快消厂家一定不能错过的未来10年的增量机会。

为了创造更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新经销|快消品CXO进化圈」特别发起企业参访活动,6月12-13日,我们将走进比优特&真市美供应链参访、交流。

名额有限,感兴趣的朋友,私信客服了解更多详情!

来源:新经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