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 | 固生堂张璟宏:贯通妇儿内外,做患者的“知心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2 01:06 2

摘要:固生堂广州荔湾分院、五山分院副主任医师张璟宏的从医之路,始于少年时父亲的一场突发重病。时隔多年,他并未深谈细节,只以“无助”二字概括了当时作为患者家属的感受。这一场变故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更奠定了他从医20多年来“以己度人”的行医准则。始终保持与患者共情的

近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中医药行业权威大报——《中国中医药报》以《张璟宏:做患者的“知心人”》为题,报道广州固生堂中医专家张璟宏的访谈故事。

从医以来,他常怀同理心,用实在的疗效和温暖的话语,回馈患者的信任——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专题报道《张璟宏:做患者的“知心人”》

全文报道如下:

固生堂广州荔湾分院、五山分院副主任医师张璟宏的从医之路,始于少年时父亲的一场突发重病。时隔多年,他并未深谈细节,只以“无助”二字概括了当时作为患者家属的感受。这一场变故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更奠定了他从医20多年来“以己度人”的行医准则。始终保持与患者共情的同理心,成为张璟宏职业生涯中不变的底色。

疗效为本:许多患者“组团”来看诊

张璟宏曾在部队医院从医十余年,其间考取了全科医生资格证书,之后转至广州越秀某社区医院任职,开始接触中医。后因表现突出,张璟宏被医院选为骨干参与 “西学中”项目。那段时间,他白天坐诊、夜晚研读典籍,业余时间还要与同行切磋交流……凭借不懈努力与积淀,他完成了从西医向中西医结合诊疗的转型。

在社区医院工作期间,张璟宏一路从急诊做到病房主任。不仅成为贯通妇儿内外各科的全科医师,更凝练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诊疗策略。针对高烧患儿,他先以两服中药退热,后续再行脾胃调理;接诊荨麻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先采取措施即时止痒,再开具中药外洗方并配合体质调理降低复发率;对于反复患鼻炎的儿童,先通鼻再结合穴位敷贴与推拿……无论是突发急症的患者,还是慢性病患者,张璟宏都坚持在首诊时尽可能缓解其症状。“让患者带着希望回家,结合调整生活方式并遵医嘱用药,才能标本兼治。”他说。

随着口碑传播,找张璟宏的患者越来越多,经常出现一家子及亲朋好友“组团”看诊的现象。

共情为魂:从医者到患者的双向治愈

权衡两三年后,张璟宏最终选择从体制内离开,全职加入固生堂中医。他坦言,加入固生堂后他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诊疗工作,能为每位患者分配更充裕的问诊时间,甚至可以细致观察陪同家属的健康状况。

在某次接诊儿科患者时,张璟宏注意到患儿母亲在为孩子整理衣物时手臂出现轻微抽动,随即主动与其沟通。在详细询问病史并检查患处后,他指着家长皮肤上一颗暗疮样红包说,这是早期的带状疱疹,大概率第二天就要发出来。果不其然,第二天患儿家属的带状疱疹就“发”出来了。由于诊治及时,患儿母亲成功避免了带状疱疹最常见的神经痛后遗症。

在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心理学作为自己的研究生方向时,他笑着说:“最初研习心理学,是为了帮助自己舒缓应对患者疾苦时产生的心理压力,未曾想竟成为临床工作的有力辅助工具。”

在诊疗过程中,张璟宏不仅会关注疾病本身,更以一颗共情之心,主动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尤其是一些患儿家长,常常抱有“恨不得以身代病”的焦虑与自责,张璟宏总能敏锐感知并及时化解家长的负面情绪。他能理解患者追求快速疗效的迫切心情,也能共情慢性痛症患者因疼痛及治疗过程长而产生的沮丧情绪。这种共情在医患互动中形成温暖闭环——患者们也会主动叮嘱他“注意休息”“按时进餐”,而他则以实在的疗效和温暖的话语,回馈患者的信任。

眼下,张璟宏在固生堂全职出诊已一年多,能始终专注于医生的本职工作,让他感到很欣慰。他说:“每当目睹患者及家属舒展的神情,聆听他们真挚的感谢,是自己做医生最开心的时刻。”

匠心为基:学术经验的代际传递

2024年5月,固生堂为张璟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室,一方面是希望团队的力量减轻他单枪匹马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得以传承。张璟宏非常高兴,他说:“固生堂的青年医生有很好的成长环境,白天工作时可以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师望闻问切,从实践中获得成长,晚上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及学术资源库获取前沿知识。”他强调,只要保持勤思善悟、定期“复盘”的习惯,青年医生完全可以实现诊疗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因为年少时亲历过候诊一天却没能等到医生的情形,张璟宏推己及人,从不拒绝患者的加号请求,即使牺牲吃饭和休息时间,他也坚持看完最后一位患者才下班。“只要愿意等,就一定能等到医生”,这份承诺对于辗转求医的患者而言,是最好的抚慰。这一份数年不变的坚持,既是对当年在诊室外无助等待少年迟来的安慰,也是对医者名言“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朴素实践。

来源:固生堂中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