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合阳县武帝路幼儿园隆重举行。非遗文化传承人与该校师生携手,共同开启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为校园注入了浓厚的非遗活力。
5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合阳县武帝路幼儿园隆重举行。非遗文化传承人与该校师生携手,共同开启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为校园注入了浓厚的非遗活力。
活动伊始,合阳县剧团的演员们为师生带来了木偶戏《闹春》《卖杂货》《天竺少女》和秦腔《十二把镰刀》《屠夫状元》等节目。随着锣鼓声响起,木偶在演员们手中灵动起舞,精湛的技艺让在场师生惊叹连连。两位秦腔演员华丽的戏服、高亢激昂的唱腔、刚劲有力的身段动作,同样深深吸引了现场师生。
演出间隙,演员们与学生展开互动教学。他们耐心地讲解了提线木偶戏自汉唐起源的历史脉络,讲述了不同地域木偶的造型特色与表演风格,两名秦腔演员为小朋友们示范了“四功五法”—唱、念、坐、打,以及手、眼、身、法、步的基本功。他们特别强调,戏曲不仅是娱乐,更承载着道德教育与文化记忆,如《忠孝贤》传递忠孝精神,《厨祖伊尹》里隐藏着心怀天下的大智慧。
接着,学生们更是零距离感受到木偶的操控奥秘,在传承人指导下,同学们尝试提线操作,体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妙,笑声与掌声交织成欢乐的海洋。
通过“非遗进校园”,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参与活动的学生反响热烈。小朋友激动地说:“原来戏曲不是‘老古董’,它充满趣味和挑战!”
本次活动不仅为校园文化添彩,更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校园土壤中生根发芽。
曹美娜 王红丽
来源:渭南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