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产业链最受益环节与企业解析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2 17:08 2

摘要:固态电池的工作原理与传统锂电池相同,都是通过电解质实现锂离子的传导,但其材料体系的革新使其在安全性和性能上实现了突破。

固态电池是一种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锂电池中液态电解液和隔膜的新型电池技术。其核心结构如下:

• 正极:主要采用锂金属氧化物(如LiCoO₂、LiFePO₄)或高镍三元材料。

• 固态电解质:有氧化物(如LLZO)、硫化物(如Li₆PS₅Cl)和聚合物(如PEO基材料)等多种类型。

• 负极:包括锂金属、硅基材料或石墨。

固态电池的工作原理与传统锂电池相同,都是通过电解质实现锂离子的传导,但其材料体系的革新使其在安全性和性能上实现了突破。

为了更直观地找到未来发展潜力更大的企业,我制作了一个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电池在正极方面比较相似,但固态电池无需隔膜,新增了固态电解质,且负极多采用硅基材料。

根据上一轮经验,我认为固态电池产业链中最容易受益的领域有三个:固态电池生产企业、固态电解质企业和负极企业。而这三者中,由于电池生产企业与负极企业大部分为原先的优势企业,如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属于替代升级。故我认为最受益的环节为固态电解质环节。

固态电解质

一、氧化物路线代表企业

1:上海洗霸市值71亿

上海洗霸科以水处理技术为核心,提供工业水处理、民用水处理、新能源材料(如固态电池材料)等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

近年来,公司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布局固态电池材料(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及液冷技术,形成“传统业务+新兴赛道”的双轮驱动模式。

年报介绍,公司已完成多批次固态电解质硅碳负极材料试生产,获多个客户持续性订单。其有序介孔碳材料产品通过材料、电芯和终端客户验证,制成的硅碳负极材料在软包电池500次循环后,膨胀率优于主流竞品。

子公司山东复元是全球首家拥有有序介孔碳材料核心知识产权和量产能力的企业,已在上海嘉定建成10吨/年中试示范线,积累工程化经验并获头部企业订单。公司布局氧化物/硫化物双路线,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电导率达2×10⁻³ S/cm,已送样宁德时代、比亚迪验证。

2:三祥新材市值102亿

三祥新材以锆系新材料为核心,形成“锆系、镁系、先进陶瓷系”三大业务板块,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锆基材料是氧化物与卤化物电解质的关键原料,其中卤化物电解质稳定性较好,可与硫化物形成复合体系,提高电化学稳定性,成本优势显著,宁德、清陶能源、比亚迪、中创新航、一汽、湖南恩捷等锂电产业链企业均已积极布局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应用。

公司锆系材料包括固态电解质,覆盖氧化物(LLZO)和卤化物(LLZTO)路线,离子电导率10⁻³ S/cm,耐温性800℃,公司绑定清陶能源,并向宁德时代等企业送样。

3:东方锆业市值74亿

东方锆业专注于锆系列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完整的锆产业链,从锆矿开采到深加工全链条覆盖,是国内唯一实现锆矿资源海外布局的上市公司(控股澳大利亚Mindarie锆矿项目),并与澳洲力拓共同垄断全球70%以上锆矿资源。

固态电池材料(纳米氧化锆、LLZO)已通过宁德时代验证。

二、硫化物路线代表企业

4:国轩高科市值481亿

国轩高科以动力电池为核心,业务覆盖储能电池、输配电设备及电池回收,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

据5月19日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半固态电池)公司的G垣准固态电池以300wh/kg的能量密度将纯电轿车的续航里程提升到了1000公里以上,在三毫米钢针穿刺的情况下,能保持不起火不爆炸的安全性能,目前公司已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搭载G恒准固态电池的样车总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

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硫化物路线,能量密度350Wh/kg,通过针刺、热箱测试,处于中试阶段,计划2027年小批量装车。

5:有研新材市值161亿

有研新材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是国内稀土功能材料、半导体材料、光电材料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业务覆盖稀土冶炼分离、高纯金属材料、红外光学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据董秘回复内容提炼,公司固态电解质用硫化锂原料已小批量生产。

三、聚合物路线代表企业

6:金龙羽市值91亿

金龙羽以电线电缆为核心业务,产品涵盖电力电缆、特种电缆、新能源电缆等,广泛应用于电网建设、新能源配套、军工等领域。

2021年起跨界布局固态电池领域,专注于固态电解质、半固态/全固态电芯的研发与产业化。

5月20号,据官方公众号介绍公司已签订无人机用固态电芯订单10万支,该订单所采购的电芯为EC01系列超能固态电芯,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市场预计2026年相关业务逐步放量。

负极

四、硅碳负极龙头企业

1:贝特瑞(835185,北交所)市值268亿

贝特瑞新材料隶属于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全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龙头企业,连续15年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第一,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松下、三星SDI、LGES等全球头部电池企业。

据5月13日公司投资者交流会:公司发布了贝安FLEX半固态及 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固态电解质,锂碳复合负极等材料,以上材料均已具备量产技术条件。

2:杉杉股份市值170亿

杉杉股份为锂电池负极材料与偏光片双主业公司,负极材料2024年收入82亿,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该公司2024年年报出具的是非标准审计意见,不符合我的审美观。不多说

3:璞泰来市值374亿

璞泰来是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负极材料、隔膜涂覆、锂电设备、PVDF及粘结剂等领域,客户包括宁德时代、特斯拉、LG新能源等全球头部电池企业。

新型CVD沉积硅碳负极材料可以适配半固态/固态电池,已进行小批量生产。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