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马面裙成为年轻人出游的标配,当博物馆文创雪糕成为社交平台的打卡热点,当新中式穿搭在街头巷尾频频亮相,国潮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商业概念,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
当马面裙成为年轻人出游的标配,当博物馆文创雪糕成为社交平台的打卡热点,当新中式穿搭在街头巷尾频频亮相,国潮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商业概念,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
从商业视角看,国潮的蓬勃发展不过是近五年的事,但追溯其根源,却离不开二十多年来文化产业的深厚积淀。
如今,这个万亿市场规模的国潮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消费的各个领域,从国风彩妆到新中式服饰,从文化旅游到数字文创,国潮的身影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国潮在商业上的爆发,绝非偶然。如果将时间轴拉长,会发现其背后是中国文化产业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与政策支持的必然结果。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叶威岭在其专著《国运潮企》中,将国潮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标志性的事件和政策推动。
萌芽期可追溯至2000年左右,以周杰伦提出 “华流” 概念为起点。当时,面对 “韩流” 的冲击,周杰伦在领奖时公开表示 “华流才是最厉害的”,这一宣言不仅是华语乐坛的觉醒,更是文化自信的早期体现。
此后,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 “文化自信” 理念的提出,再到2018年被称为 “国潮元年” 的爆发,政策层面的持续支持为文化产业和国潮发展提供了沃土。
2018年,某国产运动服饰品牌在纽约时装周发布中国风系列,引发全球关注,成为国潮商业爆发的标志性事件。
从产业政策角度看,2009年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2014年 “文化自信” 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017年设立 “中国品牌日”,2018年首届进博会举办,这些政策和事件都为文化产业和商业的结合创造了条件。
国潮的兴起,本质上是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深刻变革。中欧基金消费研究员韩佳伟观察到,如今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在消费决策时的标准已发生根本变化。
“70 后、80后在选择商品时,可能会首先考虑进口还是国产,而00后关注的是好不好看、有没有趣、酷不酷。” 这种转变背后,是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和审美话语权的转移。
社交媒体的普及是推动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信息传播从传统媒体转向自媒体,社会话语权从精英阶层向草根阶层转移。
麦克卢汉曾说 “媒介即信息”,自媒体平台的碎片化和分散化特点,让小众文化和传统元素得以被挖掘和放大。
《中国有嘻哈》《这!就是街舞》等综艺的热播,以及国风音乐、汉服文化的兴起,都是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而成为潮流。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海外品牌,而是更愿意为具有文化认同感和审美价值的国潮产品买单。
颜值经济的兴起也是国潮发展的助力。在拍照分享成为日常的时代,产品的 “颜值” 成为传播的重要因素。
国潮产品对传统美学的现代演绎,满足了消费者对 “好看” 的需求,也让传统文化元素通过视觉传播得以广泛扩散。
博物馆文创雪糕、带有传统纹样的彩妆包装等,都是通过高颜值吸引消费者,进而传播文化价值。
国潮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中国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支撑。
在美妆行业,头部国货品牌的产品迭代速度已超越海外品牌。过去海外品牌一款精华可能四五年才更新一次,而国货品牌一到两年就会推出新版本。这种快速迭代的能力,依托于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服饰领域的快反能力同样显著。广东地区形成的服装快板供应链集群,能将产品从设计到成品的周期压缩到一周到10天,远快于传统的按季上新模式。
曹县马面裙
上市公司为海外头部品牌代工积累的经验,也让其在质量控制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方面具备优势。这种供应链能力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也为国产潮牌出海奠定了基础。
创新能力则体现在产品设计和文化元素的运用上。故宫文创将雍正形象 “萌萌哒” 化,打破了传统文物的严肃感,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某国风彩妆品牌在口红膏体上雕刻传统花纹,将文化元素与实用产品完美结合,引发市场热潮。
回顾国潮发展历程,2018-2021年曾经历过一段资本狂热期。当时,新消费企业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获得了极高的估值,部分品牌甚至出现 “单店估值10亿” 的夸张现象。
这种估值逻辑更多基于市销率而非市盈率,反映了资本对国潮赛道的过度乐观。然而,随着市场冷静,许多单纯依靠烧钱营销的品牌逐渐衰落,甚至破产倒闭,暴露出行业存在的泡沫。
叶威岭教授指出,这种 “拔苗助长” 的现象虽然带来了短期繁荣,但也让行业认识到品牌建设的本质。“做品牌就是一个信仰,需要长期投入,不能只看短期利益。”
如今,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消费者对国潮产品的要求也从单纯的文化元素叠加,转向对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和文化内涵的综合考量。
在国内市场深耕的同时,国潮品牌也开始探索出海之路。韩佳伟观察到,国货出海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东南亚市场,二是日本市场。
东南亚市场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文化相近,成为国货出海的第一站;日本市场则因审美偏好与中国有相似之处,且对精巧设计的追求,成为彩妆品牌的重要目标市场。
国潮作为消费升级和文化自信的结合体,其细分领域如文化 IP 运营、新国货品牌、数字文创等,更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国潮的兴起,是中国经济发展、文化自信提升的必然结果,也是消费市场从 “物质满足” 向 “精神认同” 升级的体现。
从周杰伦的 “华流” 宣言到故宫文创的爆红,从纽约时装周的惊艳亮相到海外市场的探索,国潮正以多元的形态和强大的生命力,书写着中国品牌的故事。
来源:慕宇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