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大降805.8%、毛利率为负,三元龙头的“惨烈”成绩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3 11:39 2

摘要:2025年一季度,芳源股份再交出一份“惨烈”成绩单: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805.8%、毛利率首次跌入负值。这家曾以三元前驱体技术领跑行业的企业,如今两年累计损超8亿。

2025年一季度,芳源股份再交出一份“惨烈”成绩单: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805.8%、毛利率首次跌入负值。这家曾以三元前驱体技术领跑行业的企业,如今两年累计损超8亿。

面对困境,公司正试图通过战略收缩、业务转型进行突围。然而,当技术迭代迎头撞上财务危机,这家曾经的细分龙头又能否有机会在产业洗牌中绝地求生呢?

01

“惨烈”成绩单

芳源股份主营业务为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锂盐、硫酸盐、镍电池正极材料及高纯电子化学品等产品。从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财务表现上来看,整体业绩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2024年全年,芳源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1.61亿元,同比增加2.81%;归母净利润仍亏损4.27亿元,同比收窄6.1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转正为7391.42万元。

从具体业务来看,其核心业务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受市场需求下滑冲击的影响,全年销售量同比下滑33.01%,营业收入更是同比下滑52.05%,成为拖累业绩的主因。

同期,其碳酸锂业务却获得爆发式增长,营业收入同比暴增3868.2%至3.64亿元,成为财报中为数不多的亮点。然而,该业务“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仅为-3.65%,根本难以对冲传统业务下滑的压力。

至2025年一季度营收,公司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剧:营收为4.07亿元,同比下滑3.13%,净亏损扩大至4965万元,同比下降805.8%,毛利率直接转负,仅为-4.06%。更值得警惕的是,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已飙升至82.85%,负债总额达25.15亿元,而货币资金仅有1.89亿元。

02

无奈的战略收缩

深入分析芳源股份眼下业绩困境主因,正是其核心业务的结构性萎缩。

芳源股份以NCA前驱体起家,在国内锂电池NCA正极材料前驱体细分领域为龙头地位。此前主要供应松下用于特斯拉动力电池,收入占比曾长期超70%。但近两年来,受三元锂电池需求放缓及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快速渗透的双重冲击,该板块收入降幅明显。

而另一核心板块NCM前驱体则是公司转向国内市场的重点业务。不过,国内市场竞争相当激烈,芳源股份NCM前驱体的盈利空间也正被持续压缩。

这两个细分板块收入持续走低,直接造成了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芳源股份整体业绩面临收入着规模与结构的双重恶化。

此前,为了摆脱三元材料的过度依赖,2023年芳源股份还曾计划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建设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当项目立项、募资完闭,开始动工之际,碳酸锂价格又再次开始狂跌不止。

如今碳酸锂价格已跌至6.1万元/吨,只有不到2023年项目立项时的1/5。于是,今年4月底,芳源股份不得不忍痛割肉,宣布终止该项目。

03

开展战略调整

终止上述磷酸铁锂项目后,芳源股份在产业链的布局还在继续,只不过其战略重心转向更聚焦成本优化与技术差异方向。

在上游资源端,公司正在想方设法强化资源保障。例如,为了进一步增加碳酸锂来源,公司与广清建材合作建设锂矿焙烧项目,并计划通过子公司建设酸化焙烧及制硫酸锂溶液项目。这些布局旨在构建 “锂矿加工—碳酸锂生产” 的上游链条,降低对外购资源的依赖度,同时控制采购成本,增强供应链稳定性。

在碳酸锂产能层面,芳源股份通过技改将部分前驱体产能转化为碳酸锂产线,截至2024年末形成了年产2.4万吨碳酸锂的能力,并计划2025年将产能进一步提升至3万吨/年。

下游环节,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芳源循环布局废旧三元锂电池拆解业务,试图通过回收镍、锂等金属以降低原材料成本。

除此之外,技术层面,公司将资源聚焦到三元前驱体技术升级上,重点开拓固态电池用高镍三元前驱体产品,以技术差异化应对本轮行业洗牌。目前,其开发的适配硫化物电解质的高镍前驱(Ni≥92%)已向客户供货并通过中试验证。这一布局正是瞄准了固态电池商业化风口,若能实现技术突破,或可重构公司在三元材料领域的竞争力。

不过,尽管芳源股份正在通过收缩战线,优化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方式,为技术升级和多元化转型争取多一点时间,但公司眼下的困境还是并未清除:现金流风险已是高压状态。一旦新业务盈利不及预期,芳源股份很可能在不久之后陷入一种“青黄不接”境况。

来源:真锂研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