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将奔赴考场的学子们,收到了来自科任老师、副校长赠送的祝福书签,书签上的祝福诗句以学生名字为藏头,“我希望这些书签能够陪伴他们度过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成为他们温暖的记忆。”北滘中学副校长郑奕芬说道。这份独属于北滘中学的仪式感,正是北滘中学“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最
2025年5月23日《珠江商报》专题报道。
即将奔赴考场的学子们,收到了来自科任老师、副校长赠送的祝福书签,书签上的祝福诗句以学生名字为藏头,“我希望这些书签能够陪伴他们度过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成为他们温暖的记忆。”北滘中学副校长郑奕芬说道。这份独属于北滘中学的仪式感,正是北滘中学“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最佳注脚。
在北滘中学,教育的温度不仅流淌在墨香纸笺间,更熔铸于“传承·蜕变·再出发”的主题当中。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去年开办的钱学森实验班,引入成都七中双师课程,彰显了北滘中学在教育理念方面的长远目光。
北滘中学校内景色。
佛山首创“钱学森班”,创新人才培养再进阶
优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生命线,是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基石。在2024年5月份,北滘中学正式获得钱学森冠名管理委员会批复,获准设立佛山市首个“钱学森班(成都七中课程班)”,并于去年9月份正式开班,面向佛山市中考第一批次招生,首批设置2个班,实行小班制教学。
“一根网线串联南北”,为北滘中学学子打通了顶级的教育资源。北滘中学的钱学森班引入国内顶尖高中——成都七中课程,以“线上+线下”形式开展双师课程,数理竞赛、素养提升等课程更是直通合作高校。据悉,钱学森班设置了三层课程体系,以“求真·科学”“至善·人文”“达美·艺术”为目标,在国家基础课程之上,融合学科竞赛、综合实践、立体阅读、素养提升,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由成都七中的老师同步直播授课,我们学校的优秀老师同步教学辅导。”高一年级级长、钱学森班化学老师王国斌介绍,钱学森班学生与成都七中校内学生“同教材、同课表、同考试、同练习”,不仅如此,钱学森班学生还能同步观看成都七中校内举行的讲座、课外课程等直播。
北滘中学钱学森班课堂。
“因为成都七中的英语课程是全英文授课,我们会考虑我们这边学生的水平和接受程度,提前让他们去适应节奏、了解课程。”王国斌介绍,相较于初中,高中课程具有上课快、难度深、课程广的特点,有些同学进入高中后难以适应。为此,北滘中学设置了暑期衔接课程,包括成都七中介绍、心理讲座、六大学科初高衔接、读书分享活动等,帮助学生顺利适应高中课程,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学校依据学生个人特点,为每人量身定制三年教育成才方案,实行“一生一课程一生一方案”培养模式。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能看到钱学森班的学生有很大变化。”采访多位北滘中学钱学森班的授课老师,他们纷纷认为,成都七中双师课程不仅仅是直播课,更是给追求卓越的学子打开了一扇直达梦想的窗户,让优质教学资源触手可及。
通过“自我定位+目标管理”,在钱学森班内,进步每天都在上演。“有一位同学去年以全区2300多名的成绩被录取到北中钱学森班,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期末成绩闯入了全区前100名。”王国斌坚信,随着钱学森班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这种变化将不断增多,并可能逐渐成为常态。
七校强强联手,集团教育拓宽拔尖人才成长路径
今年4月18日,顺德区北滘中学科技创新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该集团由北滘中学、北滘实验高中、北滘君兰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顺德北滘学校、容桂容里中学、乐从大墩初级中学、勒流育贤实验学校这七所学校联合组成,这是北滘中学传承以往宝贵的办学经验后的“再出发”,更是北滘镇、顺德区乃至佛山市在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方面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2025年4月18日,顺德区北滘中学科技创新教育集团正式成立,七校强强联手。
该集团的成立,打破了学段、体制与地域壁垒,构建“七校一体、初高一贯”的发展格局。北滘中学党总支书记刘丽华表示,集团将以“钱学森班”为标杆,推广其课程模式与创新理念;以上海市核心数学与实践重点实验室数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平台,推动数学教育深度改革,培育数学思维扎实的科创人才;以“双师课程”“百名博士进校园”为载体,联动高校、名校、企业资源,搭建“课程链、资源网、人才库”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同时,学校将加大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及科研平台投入,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与智能化教学环境,为学子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与实践舞台。
北滘中学学生在数学实验室体验。
“我校率先开办佛山市首个钱学森班,与成都七中合作构建‘双师课程体系’,以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为引领,培养一批具有深厚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学子。”刘丽华介绍,近年来,北滘中学积极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多维度革新,先后获得顺德区先进学校、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等殊荣。学校“钱学森班”的课程体系、卓越师资及学术氛围,也为集团化办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成功经验将成为集团发展的核心引擎。
北滘中学科技创新教育集团的成立,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拓宽拔尖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教育的新起点。
顶配师资护航,让优秀人才培育出更优秀人才
经过这几年的人才引进,目前北滘中学师资团队素质优良、层次高,拥有博士6名、硕士59名。据介绍,北滘中学拥有特级教师1名,正高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45名,市级优秀(骨干)教师8名,市级青年教学能手7名。如今,学校创办钱学森班,引入成都七中课程,为学生带来顶级教育资源的同时,前沿教学模式正带动着北滘中学教师水平的提升。
“我们一直秉承的理念是,用优秀的人才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北滘中学副校长郑奕芬表示,北中教师团队“老中青”结合,形成合理梯队,每个年级都是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在引领带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现在我们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是35岁,青春有活力,他们给北中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更以饱满的热情、惊人的成长速度回馈着学校。”
在北滘中学的“教师天团”中,不乏年轻的面孔。高一年级物理教师鲁雅环在2022年进入北滘中学,迅速成长为学校的青年骨干力量,目前担任学校教学处副主任,任教钱学森班。
“物理科组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的‘师父’将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倾囊相授,让我快速成长。”鲁雅环表示,入职三年来,她感触最深的便是北中“青蓝工程”所承载的薪火相传精神。无论是精心雕琢教学设计、反复打磨课堂语言,还是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比赛、深入开展论文研讨,在团队成员的热心帮助与悉心指导下,她都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不断实现自我提升。
北滘中学优美的校园环境。
从1959年建校时的青砖学堂,到如今地铁双线交汇的现代化校园;从广东省一级学校的荣光,到钱学森班、科技创新教育集团的创新突围……66年的风雨兼程,北滘中学在新时代浪潮中不断蜕变,却始终未改育人初心。不难想象,未来,北滘中学仍会以勇立潮头之姿态,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北中智慧和力量。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