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大叔存50万养老钱,谁知取钱只剩三块五,查监控揭开真相崩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3 12:18 2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创作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创作

“李师傅,您的账户余额是...三块五。”柜员的声音在空荡荡的银行大厅里回响。

老李愣了愣,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多少?”柜员又重复了一遍,声音更轻了:“三块五毛钱。”

老李感觉心脏猛地一沉,五十万的养老钱,怎么可能只剩三块五?

他扶着柜台,声音发颤:“不可能!我上个月还看过存折,明明有五十万!”

柜员面露难色,叫来了经理。

老李脑子里嗡嗡作响,这可是他一辈子攒下的血汗钱啊...

01

老李七十二岁了。

早上六点就醒了,习惯性地摸索着床头的老花镜戴上。窗外的天还没亮透,小区里只有几个早起的老人在楼下活动。老李躺在床上,想着昨晚女儿的电话。

“爸,外孙的奥数班要交钱了。这个班特别好,隔壁王阿姨家孩子上了以后,数学成绩提高了二十分。”女儿的声音里带着期待。

“要多少钱?”老李问。

“五万。我知道有点贵,但是为了孩子的前途...”

老李在电话里叹了口气:“行,明天我去银行给你取。”

挂了电话,老李一直在想这事。五万块不是小数目,但为了外孙,他舍得。这孩子聪明,就是数学差点意思。

要是能上个好大学,将来也算有出息。再说了,自己和老伴攒了一辈子的钱,不就是为了儿孙吗?

老李起身穿衣服,走到厨房给自己泡了杯茶。

茶叶是去年回老家时侄子小刘送的,说是山里的野茶,对老年人身体好。老李端着茶杯,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想起了小刘。

这孩子从小就懂事,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比亲生的还亲。

小刘的父母早年出车祸去世了,那时候小刘才五岁,是老李和老伴把他拉扯大的。

那些年日子不好过,老李自己的孩子都还小,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宽裕,但还是咬牙把小刘养大成人。

现在小刘也四十多岁了,在一家物流公司上班。工资不算高,但胜在稳定。前段时间小刘还来看他,给他带了一盒阿胶糕,说是给老人补身体的。

“叔,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小刘坐在沙发上,关切地问。

“还行,就是腿脚不如以前利索了。”老李笑着说。

“那您更要多保重。这阿胶糕您每天吃一块,对身体好。”小刘把礼盒放在茶几上,“对了,银行的事您要是不方便,我可以帮您跑。现在骗子多,老人去银行不安全。”

“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行。”老李摆摆手,“我这把年纪了,还能让人骗了不成?”

想到这里,老李不禁笑了。小刘这孩子就是心细,总担心他这个老叔叔。

老李喝完茶,简单吃了点早饭:一个馒头,一碗小米粥,一碟咸菜。这是他多年的习惯,早饭吃得简单,中午和晚上再吃好点。

吃完饭,老李拿上存折和身份证,换了身干净衣服准备出门。

出门时正好碰上隔壁的张大妈在倒垃圾。张大妈今年六十八,老伴去世得早,一个人住。平时两家关系不错,经常互相照应。

“李师傅,这么早就出门啊?”张大妈笑着打招呼。

“去银行办点事。”老李答道。

“又给孩子们取钱啊?您可真疼外孙。”张大妈知道老李经常给女儿家贴补。

老李笑笑没说话。他知道邻居们都觉得他太宠外孙,但他不在意。人老了,钱留着也没用,能帮孩子就帮点。

银行九点开门,老李八点半就到了。他习惯早去,能排在前面,不用等太久。今天运气不错,到的时候只有两个人在前面,他是第三个。

银行大厅里冷气开得很足,老李搓搓手,找了个位置坐下。旁边一个中年妇女在玩手机,时不时发出笑声。

再旁边是个年轻人,戴着耳机,闭着眼睛打盹。老李掏出存折看了看,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活期存款余额500,000.00元。

这个数字他看了无数遍,每次看都觉得踏实。五十万,是他和老伴一辈子的积蓄。两口子都是普通工人,工资不高,但省吃俭用,一分一分攒下来的。

后来赶上房改,单位分的老房子拆迁,补偿了一笔钱。老李没舍得花,全存进了银行。

“这钱就是咱们的养老钱,”老伴生前常说,“老了病了,不能麻烦孩子们。”

可惜老伴没等到真正养老的那天,三年前因为心脏病走了。

临走前还拉着老李的手说:“老李啊,你心太软,以后要学会说不。”当时老李还不明白这话的意思,现在想想,老伴真是看得透。

九点整,银行开门了。保安大声喊:“大家按号排队,不要挤!”

老李站起来,腿有点麻,缓了缓才走到柜台前。柜员是个年轻姑娘,扎着马尾,脸上带着职业的微笑。看着挺面善的,说话也客气。

“大爷,您要办什么业务?”姑娘问。

“取钱,取五万。”老李把存折和身份证递过去。

姑娘接过来,在电脑上敲打起来:“请输入密码。”

老李在密码器上输入六位数,都是老伴的生日。他用这个密码二十多年了,从来没变过。

姑娘看着屏幕,突然皱起眉头。她又敲了几下键盘,眉头皱得更紧了。老李心里咯噔一下,感觉有些不对劲。

“怎么了?”老李问。

姑娘抬起头,眼神有些躲闪:“李师傅,您...您的账户余额是...三块五。”

老李愣住了,怀疑自己听错了:“你说多少?”

“三块五毛钱。”姑娘的声音更小了。

老李觉得脑子嗡的一声,整个人都懵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这存折上写着五十万呢!我上个月还查过,明明有五十万!”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大厅里的人都看了过来。姑娘有些慌张,赶紧叫经理。

02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快步走过来,脸上堆着笑:“老先生,您别着急,我们查查看是怎么回事。”

经理在电脑上操作了一会儿,脸色越来越严肃。他推了推眼镜,抬头看着老李:“李先生,您这个账户...确实有些异常。”

“啥异常?”老李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最近两个月,您的账户有多笔转账记录。”经理调出明细给他看。

老李凑过去一看,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转账记录,每笔金额都不大:一千、两千、五千...最多的一笔也就一万。转账时间大多在深夜,凌晨两三点钟。

“这...这是怎么回事?”老李感觉天旋地转,扶着柜台才没倒下。

经理指着屏幕解释:“您看,第一笔转账是两个月前,凌晨三点,转出两千。然后隔几天又转一笔,金额都不等。总共转出去...四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六块五。”

“可我那时候都睡着了啊!”老李急了,“我晚上九点就睡觉,怎么可能半夜起来转账?”

经理点点头:“确实可疑。而且这些转账都是通过网银或者ATM完成的。李先生,您会用网银吗?”

“不会!我连智能手机都用不明白,哪会用什么网银?”老李说着,突然想起什么,“这是不是诈骗?现在不是经常有老人被骗的新闻吗?”

经理和柜员交换了一个眼神:“李先生,我建议您报警。这可能是盗窃。”

“报警?”老李还有些懵,“能查到钱转到哪儿去了吗?”

“可以。”经理又操作了一会儿,“都是不同的账户,一共有十几个。有的是个人账户,有的显示是公司账户。具体是谁的账户,需要警方介入才能查。”

老李点点头,心里乱成一团。五十万啊,就这么没了?他想到女儿还等着钱给外孙交学费,想到自己以后的养老问题,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很快,两个警察来了。一个年轻的,一个年长的。年轻的负责记录,年长的负责询问。他们详细了解了情况,查看了转账记录。

“老先生,您的银行卡在身上吗?”年长的警察问。

老李摸摸口袋:“在,一直在我这儿。从来没丢过。”

“密码有告诉过别人吗?”

老李想了想:“没有......”话说到一半,他突然想起来什么,“哦,对了,我侄子知道。去年有一次他帮我交电费,我告诉他密码了。但是他是我侄子,不可能偷我的钱的。”

警察在本子上记录着:“您侄子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

“刘建军,大家都叫他小刘。今年四十三岁,在物流公司上班。”老李解释道,“这孩子从小就在我家长大,他父母早逝,是我和老伴把他养大的。他不可能干这种事。”

年轻警察继续问:“您最近有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或者点击过什么可疑链接?”

“有几个推销电话,还有说中奖的,我都没理。”老李摇摇头,“我知道那些都是骗子,从来不信。”

“家里最近有没有进过小偷?”

“没有,我家防盗门挺好的,窗户也都有防护栏。”

年长的警察思考了一会儿,对经理说:“我们需要看看监控录像,看看这些转账时间有没有可疑人员。”

经理点头同意,带着他们去了监控室。监控室不大,墙上挂着十几个屏幕,一个技术人员正在值班。

“麻烦调一下最近两个月的监控,重点看那些转账时间。”警察说。

技术人员开始操作:“最近一次转账是三天前,凌晨两点四十三分。”

画面出现了。深夜的银行大厅空荡荡的,只有微弱的应急灯光。自助取款区那边,隐约有个人影在操作ATM机。

“能放大吗?”警察问。

画面放大了,但由于光线太暗,还是看不清楚。那人穿着深色衣服,戴着帽子,整个人都在阴影里。

“再往前看看其他时间的。”

技术人员调出了更多的录像。每次转账的时间点,都能看到类似的身影在ATM机前操作。这个人很谨慎,每次都低着头,避开摄像头。

“这人很熟悉银行的监控位置啊,”年轻警察说,“看来是有预谋的。”

老李盯着屏幕,心里越来越不安。如果真是小刘,他怎么会知道监控的位置?难道他早就计划好了?

“等等,往前翻,翻到一个月前。”老李突然说。

“哪一天?”技术人员问。

“就...就随便翻翻看。”老李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是有种预感。

画面快速后退,日期不断变化。突然,老李喊道:“停!就这里!”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月零三天前的凌晨。这次,那个人影似乎放松了警惕,在操作完ATM机后,抬头看了一眼摄像头的位置,像是在确认什么。

“快放大!”老李的声音在颤抖。

技术人员放大画面,调整了一下清晰度。虽然还是有些模糊,但已经能看清那人的脸部轮廓了。

03

老李看清那人的脸后,整个人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监控画面里的人,正是他一手带大的侄子小刘。那张熟悉的脸,那件他去年生日时送给小刘的外套,都清清楚楚地出现在屏幕上。

“小刘?”老李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怎么会是小刘?”

警察互相看了看:“您确定是您侄子?”

老李点点头,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是他,肯定是他。那件外套是我去年送他的生日礼物,我记得清清楚楚。”

监控继续播放,小刘熟练地操作着取款机,插卡,输密码,选择转账,输入金额,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看得出来不是第一次了。

老李瘫坐在椅子上,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力气。他想不通,为什么小刘要这么做?是缺钱吗?为什么不跟他说?五十万啊,那可是他的养老钱!

“老先生,您先别激动。”年长的警察拍拍他的肩膀,“我们这就去找您侄子了解情况。”

从银行出来,老李感觉整个世界都变了颜色。阳光刺眼,街上的喧闹声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他坐在警车里,看着窗外熟悉的街道,脑子里全是小刘小时候的画面。

那时候小刘刚失去父母,整天哭。老李抱着他,一遍遍地哄:“别哭了,以后叔叔就是你爸爸,婶婶就是你妈妈。”

小刘上学的时候,成绩一直不错。老李记得他第一次考了双百分,高兴地在家里又蹦又跳。老李奖励他五块钱,小刘舍不得花,说要存起来以后给叔叔买礼物。

后来小刘考上大学,老李和老伴送他去火车站。临别时,小刘眼圈红红的:“叔叔,婶婶,你们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挣了钱好好孝顺你们。”

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老李脑海里闪过。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个懂事的孩子,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警察很快找到了小刘的住处。是个老旧小区,楼道里堆满了杂物,墙皮斑驳脱落。爬到五楼,警察敲响了门。

等了一会儿,门开了。小刘站在门口,看到警察和老李,脸色瞬间变了。他的眼神慌乱,额头上渗出了汗珠。

“叔...叔叔,您怎么来了?”小刘结结巴巴地说。

“刘建军是吧?我们是公安局的,需要你配合调查一起盗窃案。”警察出示了证件。

小刘的腿软了一下,扶着门框才站稳:“我...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

“那就请你跟我们走一趟,到局里说清楚。”

小刘看了看老李,又看了看警察,知道躲不过去了,只好跟着下楼。

派出所的审讯室里,小刘坐在椅子上,低着头不说话。

“说吧,你叔叔银行卡里的钱是不是你转走的?”警察开门见山。

“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我叔叔的钱跟我有什么关系?”小刘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那这个人是谁?”警察把监控截图放在他面前。

小刘看了一眼照片,脸色更白了。他沉默了很久,终于抬起头,眼眶通红:“是我。”

“钱呢?都去哪儿了?”

“我...我赌博输了。”小刘的声音越来越小。

“赌博?”老李在旁边听着,浑身都在发抖,“你怎么会赌博?”

小刘低着头,眼泪掉在桌子上:“我也不想的...开始就是跟朋友玩玩,网上赌球。刚开始还赢了一点,后来越输越多,想翻本,结果越陷越深...”

“那你就偷我的钱?那是我的养老钱啊!”老李的声音都变了调。

小刘突然双膝跪地:“叔叔,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我本来只想借一点,赢了就还给您。可是越输越多,我实在没办法了...”

“你怎么拿到银行卡的?”警察继续问。

“我...我配了叔叔家的钥匙。”小刘抽泣着说,“晚上等他睡着了,我就悄悄进去,从他衣服口袋里拿银行卡,转完账再放回去。”

“为什么要分这么多次转?为什么都选择深夜?”

“我怕被发现。如果一次转太多,银行系统会报警,可能会给叔叔打电话确认。分多次转,每次金额不大,就不会触发预警。深夜转账也是因为叔叔睡得早,不会发现。”

听到这里,老李闭上眼睛,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原来小刘早就计划好了一切,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预谋的。

他想起前几天小刘还来看他,给他带了水果,关心他的身体,问他最近过得怎么样。原来那时候,他已经把钱都转走了,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叔叔,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小刘哭着说,“我老婆因为我赌博要跟我离婚,孩子的学费也交不上,我工作也丢了。我走投无路了,才...才动了您的钱。”

“走投无路你就偷?你就不能跟我说吗?”老李睁开眼睛,眼神里满是失望。

“我...我不敢说。我怕您失望,怕您看不起我。”

“所以你就偷?偷了我还能看得起你吗?”

小刘说不出话来,只是跪在地上哭。

警察问老李:“老先生,这事您打算怎么处理?要追究刑事责任吗?”

老李看着跪在地上的侄子,心里五味杂陈。四十多岁的人了,哭得像个孩子。

他想起小刘小时候犯错时也是这样,跪在地上求他原谅。那时候他总是心软,觉得孩子还小,以后会懂事的。

可是现在,小刘已经不是孩子了。

“能不追究刑事责任吗?”老李最终还是心软了。

警察们互相看了看:“这可是五十万,不是小数目。按照法律,这已经构成盗窃罪了。”

“我知道,”老李叹了口气,“但他毕竟是我侄子。他父母走得早,是我把他养大的。要是真判刑,他这辈子就完了。”

“那您的钱......”

“钱能要回来吗?”老李问小刘。

小刘摇摇头,声音哽咽:“都...都输光了。最后那几万,我想翻本,结果全输了。”

老李长叹一口气:“算了,就当我这辈子瞎了眼,白养了你。”

“老先生,您真的不追究了?”警察再次确认。

“不追究了。就让他签个认错书,保证以后不再赌博,不再做违法的事。”

04

离开派出所时,天已经黑了。街上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小刘跟在老李后面,不停地说:“叔叔,我会还您钱的。我去打工,去借钱,哪怕用一辈子,我也要还您。”

老李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他:“还?你拿什么还?你现在有工作吗?有收入吗?你老婆孩子还等着你养活呢。”

小刘低下头,不敢看老李的眼睛。

“小刘啊,”老李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我不要你还钱,我只希望你以后好好做人。别再赌了,找份正经工作,好好照顾老婆孩子。这钱就当是我给你的最后一次帮助,以后别来找我了。”

说完,老李转身慢慢走远。身后传来小刘的哭声:“叔叔,我对不起您!我真的对不起您!”

回到家,老李坐在沙发上发呆。

客厅的灯没开,只有窗外的路灯透进来一点光。墙上挂着全家福,是十年前照的。老伴还在,儿女们都还年轻,小刘站在最边上,笑得很开心。

那时候的小刘多好啊,工作稳定,刚结婚不久,对未来充满希望。谁能想到,短短几年时间,他会变成这样?

电话响了,是女儿打来的。

“爸,钱取到了吗?”

老李看着茶几上的存折,上面的“3.50”刺得他眼睛疼。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正常:“银行系统出问题了,说是要维护几天,过几天才能取。”

“啊?那补习班那边催得急,说是明天就要交钱。”

“没事,你先垫上吧,回头爸再给你。”

“爸,您声音怎么哪么哑?是不是感冒了?”

“可能是今天说话多了,没事的。”

“那您早点休息,别太操心了。”

挂了电话,老李靠在沙发上,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他想到明天得去找份工作了,七十二岁的人,还能做什么呢?也许可以去小区当保安?或者去超市当理货员?

想到这里,老李苦笑了一下。活了大半辈子,到老了还得重新开始。他走到卧室,打开衣柜最下面的抽屉。里面有个铁盒子,是老伴的遗物。

打开盒子,里面有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本存折,还有老伴的结婚戒指。存折上有三万块钱,是老伴的私房钱。

“这钱你别动,”老伴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等你老得动不了了,就用这钱请个保姆。我走了,没人照顾你,你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老李看着存折,眼眶又湿了。他把存折放回去,关上抽屉。这是老伴最后的心意,他不能动。

夜深了,老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脑子里不停地回放着往事。

小刘六岁那年发高烧,烧到四十度。那天夜里下着大雨,老李背着他往医院跑,一路上雨水混着汗水,把衣服都打湿了。到了医院,医生说再晚来一会儿,孩子可能就没命了。

那一夜,老李在医院守了整整一夜。小刘迷迷糊糊地叫:“爸爸,我难受。”

老李握着他的小手:“别怕,爸爸在呢。”

从那以后,小刘就改口叫他爸爸了。虽然后来长大了又改回叫叔叔,但在老李心里,小刘就是自己的儿子。

想到这里,老李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他不明白,那个贴心的孩子,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是自己教育失败了吗?还是社会变了?

第二天一早,老李就出门了。他先去了社区居委会,问有没有适合老年人的工作。

工作人员是个年轻姑娘,很客气:“李爷爷,您这个年纪,应该在家享清福才对啊。”

“我身体好着呢,闲不住。”老李笑着说,“有没有什么我能做的?”

“这样吧,我帮您登记一下,有合适的工作就通知您。”

05

从社区出来,老李又去了几个超市询问。有的说不招人,有的说只要年轻人。转了一上午,一无所获。

中午,老李在街边小店买了个烧饼,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吃。旁边有几个老人在下象棋,吵吵嚷嚷的,倒也热闹。

“老李,好久没看你来下棋了。”一个戴着老花镜的老头招呼他。

“最近有点事,没心思下棋。”老李咬了口烧饼,味同嚼蜡。

“什么事啊?看你脸色不太好。”另一个老人关心地问。

“没事,就是没睡好。”老李不想把家丑外扬,敷衍了过去。

吃完烧饼,老李继续找工作。下午三点多,他终于在一个小区物业找到了保安的活。

“工资不高,一个月两千五,包一顿午饭。工作时间是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每周休息一天。”物业经理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上下打量着老李,“您这个年纪,能吃得消吗?”

“没问题,我身体好着呢。”老李挺直了腰板。

“那行,您明天来上班吧。工作服我们提供,您准备好身份证复印件就行。”

从物业办公室出来,老李长出了一口气。虽然工资不高,但总算有个着落了。两千五一个月,省着点花,勉强能维持生活。

晚上回到家,老李给自己煮了碗面条,放了个鸡蛋。正吃着,电话响了。是个陌生号码。

“喂?”

“叔叔,是我。”电话那头传来小刘的声音,带着哭腔。

老李沉默了一会儿:“有事吗?”

“叔叔,我找到工作了。一个朋友介绍的,在工地上干活。虽然累点,但一个月能挣五六千。我已经跟几个朋友借了钱,凑了五万块,想先还您一部分......”

“我说了不用还。”老李打断他。

“叔叔,求您了,让我还吧。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这些天我一闭眼就想起您和婶婶对我的好,我对不起你们......”

老李听着电话那头的哭声,心里一阵酸楚。他想起老伴临终前说的话:“老李啊,你就是心太软。”

“小刘,”老李叹了口气,“钱的事就算了。你好好工作,别再赌了,把老婆孩子照顾好,这比什么都重要。”

“叔叔......”

“就这样吧,我要休息了。”老李挂断了电话。

他知道小刘可能真的想改,但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就回不去了。信任这东西,碎了就再也粘不起来。

第二天,老李开始了保安的工作。

穿上制服,戴上大檐帽,站在小区门口,他觉得自己又年轻了几岁。工作不算累,主要是登记进出车辆,帮业主开门,偶尔处理一些小纠纷。

“李师傅,辛苦了!”业主们进进出出,都会礼貌地打个招呼。

“不辛苦,应该的。”老李总是笑脸相迎。

中午休息时间,老李在保安室里吃盒饭。其他几个年轻保安围在一起打牌,有说有笑。

“李爷爷,您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工作,儿女不管您吗?”一个小伙子好奇地问。

“儿女有儿女的生活,我自己能动就自己挣。”老李笑着回答。

“您身体真好,我爷爷才六十多岁,天天在家看电视。”

“人啊,不能闲着,一闲就容易出毛病。”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老李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节奏。每天早出晚归,累了就睡,饿了就吃,简单而充实。

06

一个月后,老李领到了第一笔工资。两千五百块,虽然不多,但都是自己挣的,心里踏实。他数了数,留下一千五作生活费,剩下的一千存起来。

这时候,女儿又打来电话询问银行的事。老李只能继续编造理由,说系统还在升级。他不想让女儿知道真相,怕她担心,更怕她去找小刘算账。

转眼到了中秋节。

小区里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物业给保安们发了月饼和水果,老李拿着礼品回家,心里暖暖的。

晚上,他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吃着月饼,看着天上的圆月。往年这个时候,小刘总会带着老婆孩子来看他,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过节。今年,只有他一个人了。

电话响了,是小刘发来的短信:“叔叔,中秋快乐。我在工地上,不能回来看您了。您保重身体。”

老李看着短信,没有回复。他知道,有些关系一旦断了,就再也接不上了。

又过了几个月,春节临近。

除夕那天,物业让老李早点下班回家过年。可他坚持要值班,说让年轻人回家团圆。

“李师傅,您一个人过年多冷清啊。”物业经理劝他。

“没事,习惯了。”老李笑着说。

晚上,小区里鞭炮声此起彼伏。老李在保安室里,就着保温杯里的热水吃了两个包子。女儿打来视频电话,一家人围在饭桌前,其乐融融。

“爸,您怎么还没回家?快回去吃年夜饭啊!”

“马上就回,你们先吃。”老李笑着应付。

挂了电话,他走出保安室,看着夜空中绽放的烟花。新的一年开始了,他七十三岁了。

凌晨时分,老李终于下班回家。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零星的鞭炮声。回到家,他给自己煮了碗饺子,是提前包好冻在冰箱里的。

吃着饺子,老李想起一句老话:“不怕慢,就怕站。”

是啊,人生的路还长着呢。虽然跌了一跤,但只要还能走,就得继续往前。钱没了可以再挣,日子总要过下去。

窗外,又有烟花升起,照亮了夜空。老李端起茶杯,对着窗外说:“老伴,新年快乐。”

生活就是这样,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重要的是,无论遇到什么,都要保持希望,继续前行。

七十三岁重新开始,虽然辛苦,但老李觉得,只要还活着,就还有可能。

来源:一才的篮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