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宣布完成世界最大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建造,这个被称作"电磁心脏"的组件将为等离子体约束提供超强磁场,标志着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宣布完成世界最大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建造,这个被称作"电磁心脏"的组件将为等离子体约束提供超强磁场,标志着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与此同时,我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持续刷新等离子体运行时长纪录,商业化进程提速明显。业内专家预测,随着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启动重大活动采购,产业化落地已进入倒计时。
最新行业报告显示,全球43家聚变企业中有26家认为2035年前可实现供电,而电能成本有望降至0.001元/度的惊人水平。
产业链结构
上游材料端
燃料制备是核心门槛,每克氚的国际报价已飙升至3万美元,1吨海水提取的氘足够北京全年用电。关键突破在于锂-6同位素分离技术,新一代离心机效率提升至92%。REBCO高温超导带材的载流密度达3000A/mm²(普通铜线100倍),全球产能缺口仍有80%。
中游设备端
超导磁体系统每公里导线误差不得超0.01毫米,仅冷却系统就包含12万米液氦管路。
第一壁组件的蜂窝结构需要0.1微米级激光焊接精度,每平方米散热功率达20MW(相当于30台轿车发动机)。
偏滤器则要处理比航天飞机返回舱严苛10倍的极端热流,最新碳化硅分流技术能瞬时导走5GW能量。这些设备制造涉及35个工业大类、2000余项专利壁垒,直接拉动超精密加工、极端环境检测等产业升级。
下游应用层
除了发电这个主战场,医用同位素生产即将迎来变革:聚变中子源制备的锕-225抗癌药物,成本可降90%。航天领域更是突破想象——NASA最新测试的聚变推进器,理论上火星航行可缩短至45天。
产业链
资本市场里,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内有很多表现优秀的公司值得关注。我依据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报的硬性指标,并且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在众多相关的企业里面选出了8家最具投资价值的核心公司。
声明:本文所有内容仅为个人研究记录,提及个股均作案例探讨,不构成任何买卖建议。
第一家:哈焊华通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615.01万元。
公司亮点:核电级焊接材料核心供应商,"双亿度"装置专用镍基焊丝通过中核集团认证
第二家:中洲特材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0.13亿元。
公司亮点:高温耐蚀合金供应商,自主研发的钨铜偏滤器组件已交付EAST装置,耐中子辐照性能达ITER标准
第三家:雪人股份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996.04万元。
公司亮点:提供聚变装置超低温制冷系统,-269℃氦制冷机打破国外垄断
第四家:国光电气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211.77万元。
公司亮点:真空器件专家,聚变堆用大功率微波系统通过验收
第五家:海陆重工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0.73亿元。
公司亮点:核级压力容器龙头,聚变堆包层模块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
第六家:中国核建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5.51亿元。
公司亮点:国内唯一具备核聚变装置工程总包资质企业,承建ITER中国段真空室模块
第七家:东方钽业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0.56亿元。
第八家:合锻智能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739.24万元。
公司亮点:研制聚变装置专用等静压机
*再次声明:在本文当中所涉及到的各类信息,全部都是来源于上市公司所发布的公告、行业协会以及持牌机构对外公开的研究报告。在此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文章未直接引用任何第三方投资建议或结论。本文的目的仅仅是作为一种探讨和研究,文中所阐述的所有内容,绝对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推荐。
来源:搬砖小公子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