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武川县公安局耗赖山派出所:未雨绸缪防纠纷,基层治理开新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13:27 2

摘要: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主动预防警务工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公安局耗赖山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预防警务”理念为指引,全力构建“主动警务”机制,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贡献智慧与力量。其创新推出的“ABCD”调解模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主动预防警务工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公安局耗赖山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预防警务”理念为指引,全力构建“主动警务”机制,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贡献智慧与力量。其创新推出的“ABCD”调解模式,更是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亮眼名片,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

多元调解,创新矛盾调解新模式

面对基层矛盾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耗赖山派出所创新推出“ABCD”分级调解模式,构建起多元共治的矛盾化解新格局。“A类纠纷现场评”,民辅警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现场快速调处生活琐事矛盾;“B类纠纷两所联”,派出所联合司法所发挥法律专业优势,为矛盾纠纷提供权威解决方案;“C类纠纷三方调”,两所联合村委会干部,借助其地缘、人缘优势,以乡情、亲情为纽带消融矛盾坚冰;“D类纠纷多方解”,针对多年难以化解的复杂矛盾,在三方调解模式基础上,民警邀请包联乡村干部、村民代表共同参与调解,集思广益,大幅提高了调解成功率。

这种分级调解模式不仅化解了矛盾纠纷,更成为密切警民关系、促进邻里和谐的桥梁。通过“田间地头评理”“乡贤长辈说和”等方式,将法治教育融入调解过程,潜移默化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同时,多元共治的格局让多方力量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

未雨绸缪,构建矛盾化解防火墙

耗赖山派出所深知,矛盾纠纷调解的关键在于“主动”二字。耗赖山派出所依托“两所联动”机制,组织民辅警化身“民情收集员”,下沉至自然村的每一户人家,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倾听汇聚民意。通过常态化走访,第一时间捕捉邻里口角、土地边界、劳务纠纷等矛盾隐患苗头,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

每周召开所务会,成为矛盾纠纷攻坚的“智慧碰撞场”。民辅警们将一周收集的矛盾线索集中梳理,围绕矛盾焦点、利益诉求展开深度研讨,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2025年以来,耗赖山派出所累计调解矛盾纠纷7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其中当场化解50余起,复杂纠纷跟进调解20余起,劳务纠纷同比下降70%。通过“两所联动”机制,耗赖山派出所每月收集有效矛盾线索同比增加60%,其中80%的纠纷在萌芽阶段即被化解。对排查出的15起土地边界争议问题,派出所联合农牧局经管站、村委会开展现场勘测调解,实现“问题不出村”。

长效防控,织密法治宣传安全网

矛盾调解不是终点,长效防控才是关键。耗赖山派出所坚持“回头看”与“向前防”并重,一方面定期回访调解案件,跟进协议履行,防止发生次生矛盾;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宣传方案,实现精准预防。对于老年人,民警重点普及防范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的实用技巧,对于用工种植户,民警通过生动案例讲解签订劳务合同的重要性,预防劳务纠纷;在为秋收外来务工人员登记流动人口信息时,民警同步开展劳动保护宣传,针对企业员工,民警送去劳动权益保护、安全生产法律宣传,助力企业安全平稳发展。

此外,耗赖山派出所还针对不同问题发布预防提醒信息,民辅警主动加入村民微信群、村委会微信联系群,通过发布预警信息、典型案例,短信提醒以及上门宣传等多种方式,织密法治宣传“安全网”。

从矛盾排查到纠纷化解,从安全宣传到服务民生,耗赖山派出所辖区治理成效显著,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在“市县主战 派出所主防”理念的指引下,耗赖山派出所始终以“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目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来源:人民法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