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陪读三年才懂:比起 “为你好”,孩子更需要 “我懂你”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3 13:00 2

摘要:作为高中孩子的家长,我们在这三年日子里的付出和努力,无法用 “辛苦” 二字能概括。都希望自己的心血不白费,孩子能在高考中交出满意的答卷。但有些话,想和各位家长好好聊聊,我们一起琢磨琢磨,怎么能让这份陪伴更有温度。

作为高中孩子的家长,我们在这三年日子里的付出和努力,无法用 “辛苦” 二字能概括。都希望自己的心血不白费,孩子能在高考中交出满意的答卷。但有些话,想和各位家长好好聊聊,我们一起琢磨琢磨,怎么能让这份陪伴更有温度。

一、别让焦虑主导家庭

孩子进入高中那天起,家长就像拉满的弓弦,整个人都绷得紧紧的。有突然变得格外严厉,眼里容不得孩子有一丝松懈的。有对孩子过度迁就,甚至小心翼翼到有点反常的。还有的家长,茶饭不思、夜里辗转难眠,心里全是对孩子的担忧。怕成绩波动、怕孩子心态崩了、怕生病耽误时间、怕早恋影响学习…… 总之,每天都在各种怕里度过,整个人焦虑得不行。

我们都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有的甚至放弃工作陪读,平时本就压力不小。但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先要稳住自己。

不提社会负面话题:别总在孩子面前说社会上那些不好的八卦事。尤其是校园暴力、抑郁跳楼等。孩子本来就压力大,听多了这些,容易对未来产生恐惧,甚至影响他们的社会认知。

别在孩子面前吵架:家里有点矛盾很正常,别当着孩子的面鸡飞狗跳。教育孩子的方法要是有分歧,两个人私下里好好商量,别让孩子觉得家里没有温馨、安全感。我们的情绪就是家里的晴雨表,稳得住,孩子心里才踏实。

二、恰到好处关心,别给孩子甜蜜的负担

曾经有个调查问高中学生:“你最希望家长怎么做?” 好多孩子都说:“什么都别说,什么都别做。” 这话听起来有点扎心,但也说出了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他们不需要过度的关心。

有些家长心疼孩子,看孩子学习辛苦,就总想做点什么。一会儿轻手轻脚进房间送牛奶,一会儿又端来水果,说是关心,可在孩子眼里,可能就成了变相监视。其实家长们心里也矛盾,孩子不学习吧,着急。学太紧了,又心疼。其实,对孩子的关心得把握好度。

别总盯着学习不放:除了学习,孩子也需要放松。周末让他们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或者陪他们逛个街、散散步,这些 无关学习的事,反而能让他们大脑放松,学习效率更高。

别把关心变成唠叨:想说的话,点到为止就行。比如提醒孩子注意休息,说一遍就够了,重复太多次,孩子只会觉得烦。

学会隐身和出现:孩子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们及时出现。不需要的时候,就默默在旁边陪着,别总围着孩子转,给他们点属于自己的空间。

三、给孩子补课,要三思而后行

高中这三年,孩子考试成绩有波动很正常。可有些家长一看到成绩下滑,就急得不行,赶紧花钱请家教、报补习班,觉得这样就能补回来。可没想过,盲目补课可能会帮倒忙,孩子本来有自己的复习节奏,补习班一插进来,反而打乱了计划。有的孩子可能会觉得反正有老师补,上课不用认真听,反而养成了依赖的学习习惯。

当然,如果孩子真的在学习上遇到了过不去的坎,我们自己又辅导不了,找个合适的老师帮忙也可以。

四、对孩子的期待,要踮踮脚够得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这个心愿要是太高了,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实际水平,一门心思想着让孩子考名校、出成绩,觉得这样才有面子。可孩子要是达不到这个目标,就会觉得自己没用,自信心都被打击没了。

我们要客观看待孩子的能力,给他们定一个踮踮脚够得着的目标。比如孩子现在成绩中等,那就先想着怎么让他稳步提升,而不是一下子跳到名列前茅的位置。高考重要,但它不是的唯一出路,我们心态放平了,孩子才能轻装上阵。

五、别拿别人家的孩子比伤自己孩子的心

“你看谁谁家孩子,人家怎么就那么厉害?” 这话可能好多家长都说过。本意是想激励孩子,可在孩子听来,就是你不如别人。时间长了,孩子会觉得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比不上别人,会产生厌学。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亮点。我们别总盯着别人的孩子看,多看看自己孩子的进步。今天多背了几个单词,数学题的正确率提高了,这些都是值得高兴的事。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少拿别人来比较,孩子才会更有动力往前冲。

六、唠叨少一点,倾听多一点

“赶紧去学习!”“高考这么重要,你怎么还不着急?”“考不上大学,以后可怎么办?” 这些话,可能每天都在孩子耳边循环播放。可青春期的孩子最烦的就是唠叨,说得多了,他们不仅听不进去,还会和对着干。

我们和孩子说话,选对时机。等他们休息的时候,或者心情好的时候,再聊学习的事。而且,说话别太硬,比如把 “你必须考多少分” 换成 “你觉得咱们怎么努力能更好”,把命令变成商量,孩子更容易接受。

别总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一会儿看看他们有没有在学习,一会儿又担心他们偷懒。我们得信任孩子,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

写在最后

高中这三年,对孩子来说是机遇是挑战,对家长来说又何尝不是?但我们要明白: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能理解他们、支持他们的战友,而不是一个监工。我们少点焦虑、少点唠叨,多点信任、多点耐心,用平常心陪孩子走过这段路。相信等回头看时,这段互相陪伴、互相成长的时光,会成为我们和孩子最珍贵的回忆。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高中从容应对。更愿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在这场博弈中,收获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 —— 那就是爱与理解,还有一起走过风雨的温情。

来源:雪晴教育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