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产品经理的一天:罗技「物理外挂」如何干掉PRD、会议、多设备跨平台的「效率刺客」?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3 14:19 2

摘要:现在是早上8点,晨光透过纱窗洒到屋内,我习惯一边洗漱,一边在听早上的播客。经常会在听播客中收集灵感,就像上周就是在播客中听到了,关于AI方向的一个监管政策的变更,灵感瞬间迸发 —— 这件事必须要记录下来在早上的团队晨会中要和大家讨论一下!

非常开心能成为罗技大师系列的众测官。

那接下来我将以我的视角来给大家展示:我的个人工作流是如何因为一套键鼠与摄像头套装而实现了效率飞升?

先上结论:罗技大师系列,简直是办公物理外挂!

具体来说,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与课程讲师,我的核心工作分为两部分:

【01输出工作流】

输出产品方案及产品教程类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是知识的产出,我的工作流会包含如下的三步:

输出工作流 = 灵感捕捉 + 输出 + 知识摘录

【02工作地切换工作流】

奔赴外地出差、办公室与家切换或者线上远程参加会议。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涉及多设备协同与控制,我的工作流为如下的两步步:

工作地切换工作流 = 多设备控制 + 多设备文件传输 + 线上会议与视频

下面就带大家来看看我的真实的一天,是如何用物理外挂来提升我的工作流效率。

现在是早上8点,晨光透过纱窗洒到屋内,我习惯一边洗漱,一边在听早上的播客。经常会在听播客中收集灵感,就像上周就是在播客中听到了,关于AI方向的一个监管政策的变更,灵感瞬间迸发 —— 这件事必须要记录下来在早上的团队晨会中要和大家讨论一下!

而这也就遇到了我的第一个工作痛点。

工作流-灵感捕捉-痛点:如何最快速记录灵感

说到输出,相信各位产品经理同学都体会过,无论是方案设计还是自己的思维记录肯定不是一口气就能写出来的。

在这过程中经常会需要反复修改,甚至需要捕捉随时随地新冒出的灵感。

而在之前,我使用的是解决方案是只能用输入法自带的语音输入功能,要一步步:

02打开输入法面板03点击语音输入04开始输入05输入完成再找到窗口点击停止(有时候由于窗口遮挡导致找半天关不掉,导致一大堆无用的文字被记录下)

这样一番折腾下来,启动后灵感早就忘的一干二净了。

而现在当我有了新想法的时候,我只需要走到电脑前,用罗技MX键盘上自带的快速一键唤醒语音输入键,只需要按一下。

就会在屏幕中呼出快速语音输入工具,就像现在大家看的这篇文章,就是我用语音记下的这个例子。

要知道我是重度语音输入用户,每天都要用数十次,每一次都要经历这样的一番“战斗”,而现在我只需要一键启动就可以开始输入,无疑是节省了非常非常多的时效与灵感捕捉的时间。

现在再回看之前,这简直过的是什么地狱日子啊(手动笑哭!)

【10:00 办公室「高频复制粘贴战役」】

如果只是一个快捷键,我认为还不够称之为物理外挂,而一款好的物理外挂是要能帮我们分担日常工作中大量的体力活。

这里对于我来说,第二个减负利器来了,就是鼠标的自定义功能,可以看到罗技这款鼠标中有非常多的快捷键自定义键位,我的基本设置如下:

这里我单独将复制与粘贴功能设置到了鼠标的前进与后退按钮上。

在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会出现大量的复制粘贴的动作不管是你从群中复制老板给你的新需求任务,还是用户发给你的问题截图,你要转发给对应的研发同学,又或者是当我在Axure中调整完原型图,需要将原型图复制到PRD文档时,传统操作需反复切换窗口来回复制——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消耗了本应用于产品逻辑推敲的精力,这中间有太多的机械重复动作了。

而现在再也不用去笨拙去找到键盘,再去按键盘的ctrl c加ctrl v了,只需要轻点一下鼠标的前进与后退按钮就可以完成复制与粘贴。

这种单手就可以完成复制与粘贴的动作,只有亲自用上了,你才会知道有多么的省事儿与方便。

而且这里的复制与粘贴可不是简单的一个快捷键这么简单,在后面的多设备协同中,我会给大家详细介绍当你设置了粘贴与复制之后,可以和罗技自带的另外一个功能联动,那才叫丝滑。

11点,是一天的黄金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通常也是我输出具体产品方案的时刻。

而相信产品经理都懂:输出产品方案特别是画原型时,最致命的不是需求模糊,也不是设计的灵感枯竭。

而是在绘制原型的时候,除了要给出具体的设计外,我们每更新一次原型设计,就要经历一次「复制参数-调整组件统一规范-保存版本-发布到团队」的机械循环。比如:

从Axure复用设计规范时,需要手动输入色值、边距参数每次更新原型后,需导出文件→重命名→微信传输给开发

工作流-产品设计-痛点:解放产品设计以外的重复劳动

而我的解法就是使用物理外挂:用Smart Actions把「操作流」变成「一键流」通过Logi Options+的指令编排,我将Axure原型设计中的高频操作打包成「组合拳」如下所示。

问题1:组件样式标准化(1键vs 8次点击)

很多时候产品经理在自己的原型中,往往都需要绘制自己的原型组件,每次新增一个组件后都需要需手动设置标准样式,例如:

填充色#2B579A → 圆角6px → 透明度90% → 保存到组件库

而现在在配置好的Smart Actions中,我只需要点击设置好的快捷键触发Axure组件样式标准化快捷指令。

按下鼠标侧键触发宏自动输入色值代码执行「格式刷」同步圆角/悬停参数触发Ctrl+S保存到「标准控件库」

实现效果:从原来新增一个组件要1分钟/个压缩到数秒完成,且不在需要重复点击。

问题2:每次更新原型后的发布动作

第二个最困扰我的动作是在我每次完成了原型的更新之后,我都需要把整个原型内容发布给团队,每次的流程都是如下:

导出HTML → 重命名「日期_版本_需求ID」 → 打开钉钉 → 找到技术群 → 拖入文件 → @所有人

而现在有了Smart Actions配置,整个流程就简化为按一下设定好的快捷键:

摇动MX Master鼠标触发(手势操作)自动执行Axure「导出HTML」命令按「YYYYMMDD_需求名_版本号」规则重命名上传至团队指定路径(公共文件夹\Axure\迭代)复制短链接并写入钉钉输入框:Axure更新:http://xxx (按Enter直接发送)

效果: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只需要点击一下就代替了原来数十步的操作,简直是产品经理的福音。

在我看来Axure是一款好软件,但是它最大的矛盾点在于:它解放了产品经理的设计表达,却用操作复杂度绑架了生产力,带来了大量的重复工作。

而罗技这套Smart Actions的配置在我看来就可以完美打破僵局,让产品经理专注于产品设计!

【14:00 与业务部门的「视频会议」】

每天的14点基本上是会议期间,而谈到开会就不得不提到麦克风的故事。

有过线上会议经验的产品人想必都懂这样的场景:当你对面的业务方给你提了某个“异想天开”的需求后,作为产品经理99%都会忍不住吐槽,而很多时候由于会议软件的设置问题,往往以为自己关了麦,但是事实上总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关麦,而后一番“激情演讲”的名场面。

至少我就出过不止一次的,被会议的参与业务方“尴尬地”提醒我的麦没有关的情况。

那一刻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工作流-输出-痛点:跨部门需求battle:如何让键鼠成为你的战术装备?

而在我实际使用中,我发现最棒的一点,罗技的MX Master鼠标可以给每个应用独立设置,并且每个应用都可以有一套自己的完全不同的鼠标键按钮作用。

像我就专门把我在产品日常会议中高频用到的腾讯会议做了如下的设置

看到这里最核心的一个设置是我专门把麦克风开关放在了鼠标的侧键中!

而有了这个按键,不管在任何产品会议上,只有按下按键才能发言,我就再也不担心有没有关麦了,就这一个按钮我就觉得值回票价。

【19:00 居家「深夜作战模式」】

谈完了上面的输出工作流,在我的日常工作中,还有一个非常多的场景就是多工作场景管理。

众所周知产品经理几乎是不在工位上的:

-白天: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开会的路上。

-晚上:都是在家完成深夜加班撰写方案与会议。

那就像我,同时拥有两台电脑,外出携带一台笔记本,在家会用台式机连接大屏幕工作。那这就涉及到了多设备协同的工作流。

工作流-多设备控制-痛点:你的个人配置如何同步?

由于我有两台设备系统:一台Windows主机,一台专门出差或去办公室用MacBook。

平时最大的痛点就是当我把电脑拿走,不管是带到办公室还是电脑拿回家,我的前面配置的所有快捷键,比如说像麦克风开启设置就全都丢失了,原因很简单我也用过别的家快捷键绑定因为他们都是绑定在电脑本地配置,不管是重装系统还是换电脑所有配置都需要重新设置。

而这里只要你注册了罗技Logi Options+的账号,所有的配置都是在云上共享的。

只要你带上鼠标到哪都是你的最新配置。

工作流-多设备控制-痛点:版本迭代生死线:如何让Windows原型与Mac用户故事无缝联姻?

前面也说了我有两台电脑,在之前我是专门准备两套键盘,一套苹果键盘一套Windows键盘,分别应对两个电脑。

但是每次不仅占空间,而且最重的是都需要笨拙的在不同键盘里输入文字,特别当有需要将Macbook笔记本上的内容跨生态复制到Windows里时简直是灾难。

而在我体验了罗技键鼠这十几天,我的整个工作流简直被重塑了,一台键盘控制,而且可以无缝衔接管理两台电脑,解决我处理一半的笔记本上的工作,快速切换不同设备,不用反复插拔线,几乎可以做到无感响应。

我要做的只需要在软件中开启Flow功能,就可以实现多设备键鼠共享方案。

它可以像Windows一样设置两台设备的物理相对位置,然后像一台电脑连接多屏一样移动鼠标至屏幕边缘来切换设备。想要避免误触切换,可以设置按住Ctrl键才能移动至边缘切换,设置好后。

此时我只需要按下ctrl就可以把鼠标跨生态的从windows移动到mac上而且直接控制Mac,并且键盘也会自动激活。

这种感觉下上一秒你在windows写文章突然想到在你的MacBook上有一些资料是你需要查阅的。这个时候你只需要按下ctrl键移动鼠标到Mac中,就可以去查找Mac上所存储的文件。 然后你就可以再按下ctrl键移动鼠标回到Windows 上继续进行创作。

整个过程无比丝滑!

跨设备的文件查阅我还经常干的一件事情是我每次当我出差去演讲后,我需要把一些在会议上分享的文件从MacBook上复制到我的Windows上来,从而进行后续创作。

而这在flow功能里只要我打开了复制与粘贴,这两个系统就自动打通了任督二脉。

我可以按下ctrl用鼠标光标顺着屏幕边缘「滑」到笔记本上,然后打开我要的文件,右键复制,再回到windows上粘贴,此刻通过跨设备拖拽功能直接「飞」到 windows硬盘里。

这简直是多设备狂喜!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产品的小细节,我认为做的非常好。

每台罗技大师系列的设备使用的是一个统一的接收器,可以通过每台电脑插入一个接收器实现LogiFlow功能。使用统一接收器的优点在于,当你分别购买多个设备后,手上会同时拥有多个设备各自的接收器。

而一台电脑只需要插入一个接收器就可以同时连接到多个设备。

当有移动需求时,只需带上键鼠和一个空闲接收器就可以到新的办公地点开始工作,不需要在已经搭建好的工作环境里反复拔插和设置接收器或者重新绑定蓝牙。

做到新电脑亦可以即插即用,这对于如果去客户现场要临时用一台电脑来说不要太方便!

而我就是把两个接收器分布插在了台式机与笔记本上(当然也可以用蓝牙),这样只需要带上鼠标

【21:00 居家「深夜作战模式」】

对于我来说,这个时间点基本上是我开始准备产品课程的时间,但是在家中没有专业直播间的条件,很多时候仅仅一个视频录制就让我头疼不已。

工作流-视频录制-痛点:深夜产品培训视频录制:如何让疲惫状态依然呈现专业度?

在录制视频中,我个人是习惯在电脑桌前进行产品教程的教程,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用笔记本自带的摄像头拍摄时,光线不足时甚至出现要举着台灯补光,就算这样画面里的自己也是面色蜡黄,人物模糊。

而且视频的收音也是一个噩梦,家里由于有各种杂音,每次都需要扯着嗓子才能让自己的声音盖过杂音,从而使收音能得到我人声的主体声,但是后期剪辑中少不了还要去进行各种降噪。外挂终极形态:而这个时候罗技大师系列MX BRIO的自带AI 光线矫正功能,就可以把脸上的阴影瞬间被柔化,背景里的其他声音会被被智能降噪算法自动过滤。

更绝的是人物居中功能,我起身拿草稿纸时,镜头自动平移保持画面人物居中,不用像以前一样反复调整座位。

这才是能让人沉浸的创作环境,才是科技的魅力对吗?

3、写在最后

产品经理的工作战场在我看来,是横跨「灵感碎片 – 系统方案 – 多端落地」的复杂战场。罗技大师系列「物理外挂」最打动我的,不是某个单一功能的酷炫,而是它用「快捷键自定义 + 跨设备协同 + 智能感知」织成的效率网络 —— 每个工具都在替我承担「体力劳动」,让大脑能专注在真正需要创造力的「脑力战场」。

更多借助「物理外挂」实现提效的实操案例,可以扫描下方的【罗技大师俱乐部】小程序获取,解锁更多灵感捕捉、多设备协同、高效会议等场景下的专属提效技巧,让效率飞升,让创意肆意驰骋!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