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宋词排个名,5个指标3项第一,宋词之首非它莫属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15:15 2

摘要:在浩如烟海的两万余首宋词中,若要挑出一首能领衔的扛鼎之作,你会选择哪一首?根据大数据的选择那非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莫属!凭啥啊?咱们数据说话!

在浩如烟海的两万余首宋词中,若要挑出一首能领衔的扛鼎之作,你会选择哪一首?根据大数据的选择那非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莫属!凭啥啊?咱们数据说话!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超绝数据

1.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高达87次,在100篇中排名第1。

2. 历代评点次数:24次,在100篇里位居第8。

3. 唱和次数:多达133次,稳坐100篇中的头把交椅。

4.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有186篇,同样排名第1。

5.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竟然达到114300篇,在100篇中排名第11。

综合各项分值,它以28.33的高分,登顶总排名第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短短百余字,写尽江山人物,尽显豪放之姿。

二、排行解析:为啥它能称霸宋词

这首词自诞生起就备受瞩目。据说苏轼曾问幕下一位善歌之士:“我写的词和柳永的比咋样?”

这位幕下士立刻回答:“柳郎中的词,适合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拿着红牙拍板,轻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您的词,得让关西大汉,手持铁板,高唱‘大江东去’。”

确实,细细品味这首词,情韵深厚,笔调豪放,与当时柳永代表的婉约词风截然不同,充满艺术创造性。就像金代大词人元好问称赞的:

词才百余字,却把江山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不愧是乐府绝唱。”

从排行榜数据来看,它称霸宋词那是实至名归。

1. 历代词评家的力挺:千百年来,无数词评家对它赞誉有加。

宋金时期,此词关注度超高,《唐宋词汇评》记录这时期对它的评点就有15次,在宋金人评点的所有宋词里排名第一。像元好问,还有王灼、胡仔、胡寅等著名词评家,都对其独创性赞不绝口,尤其肯定它对词体抒情功能的拓展。

比如胡仔就说:“赤壁词……摆脱了传统笔墨的束缚,达到古人未曾触及的高度,让人忍不住一唱三叹。”到了明清,虽然因为当时论词以婉约为正宗,以及清代浙西、常州二派分别推崇姜夔、张炎和周邦彦、吴文英等人词,对它的评点次数不如宋金时期,但评价基本还是肯定的。

尽管评点率没在评点榜排第一,但词评家的赞赏对它声名远扬、流传千古,并在宋词排行榜高居首位,功不可没。

2. 20世纪后的研究热潮:

20世纪以来,人们对宋词的欣赏不再局限于婉约与豪放的划分。除了继续对这首词给予肯定性评点,研究性文章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惊人的是,关于它的研究文章多达186篇次,不仅在宋词百首名篇中拔得头筹,而且比百首名篇研究文章的平均数高出34倍!这是它总指标能排名第一的关键因素。

3. 唱和榜的绝对霸主:

从宋到清,这首词在唱和榜上始终独占鳌头。宋金、元明和清代,其被追和的次数分别为23次、64次和46次,总唱和数133次,比唱和榜第二名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整整多出100次,足见它在创作型读者中的巨大影响力。

4. 选本入选指标的逆袭:

宋金四大选本中,这首词仅入选《花庵词选》1次。为啥呢?当时李清照说苏词是“句读不葺之诗”,吴曾也说苏词是“曲子缚不住者”。除了大家更偏爱婉约词,苏轼词不太协律,可能是它在这一时期不受大众传播青睐的根本原因。

但元明以后,词乐失传,词的艺术性和抒情性成了选词关键,这首《念奴娇》的入选次数开始逐渐增加。

在元明二代22种选本中入选18种、清代21种选本中入选14种、现当代60种选本中入选54种,最终以87次的入选数登上选榜第一位。要知道,选本项权重在总排行指标中占50%,这无疑是它荣登总榜榜首的决定性因素。

5. 互联网时代的热度:再看看当代互联网上,关于它的链接文章多达11万篇次,如此热度,同样不可小觑。

总之,千百年来,从专业词评家,到创作型读者,再到大众读者,对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喜爱有加。五项排行指标,三项排名第一,它成为宋词的领衔之作,真是众望所归!

来源:翰墨今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