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县城闷声发财的生意,一年挣15万,比在外打工轻松多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3 12:03 2

摘要:最近回老家参加表弟婚礼,发现个怪现象:县城街道上新开了三家奶茶店,却连一家正经婚介所都找不到。

最近回老家参加表弟婚礼,发现个怪现象:县城街道上新开了三家奶茶店,却连一家正经婚介所都找不到。

这让我想起堂哥在深圳送外卖,风里来雨里去月入八千,房租一交就剩五千,孩子奶粉钱还得跟父母伸手。

这年头,普通人在外打工就像被锁在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挣的永远赶不上花的。

县城里更尴尬。

年轻人考出去的不回来,留下来的男孩愁娶媳妇,女孩愁嫁好人家。

我二姨在菜市场摆摊二十年,手里攒着三个大龄男青年的联系方式,光是去年就撮合成了两对,每对收了三千块谢媒钱。

在小县城闷声发财的生意,一年挣15万,比在外打工轻松多了。

一、为什么说婚介所是县城创业最优解?

第一,刚需市场。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县域适婚单身人口已突破1.2亿。

县城青年婚恋难,难在圈子小——体制内的遇不上做生意的,农村的够不着城里的。

更别说离婚率攀升带来的二次婚配需求,我们这有个退休教师开婚介所,光是给离异人群牵线,年入就超20万。

第二,轻资产启动模式。

租个带客厅的民房,买套二手茶几沙发,印五千张传单,总投入不过万把块。

不像开饭店要雇厨师,搞服装店要压货,婚介所最大的成本就是你的手机话费。

王姐开的美甲店黄了,转行做婚介,现在月均稳定收入1.5万,比以前轻松三倍。

第三,复利效应明显。

成功介绍一对,等于抓住两个家族的人脉网。

我们这有个规矩,介绍成功后要请媒人吃喜糖,很多客户转介绍能占到新客源的60%。

更妙的是,婚恋服务是高频刚需,今年给你介绍对象,明年可能给你表弟介绍,后年还能帮你表妹牵线。

二、零基础起步四步走。

第一步:市场暗访摸底。

别急着租门面,先装成相亲青年跑遍全县婚介所。

重点记录三个数据:

收费标准(我们这儿普通会员888,VIP会员3888包成功)

服务流程(有的店连基本信息都不核实)

客户痛点(很多婚介所女性资源多,男性资源少)

县城婚介所男性会员质量参差不齐,转头去找汽修厂、工地包工头合作,专门收集优质男青年资料。

第二步:选址有门道。

最佳位置是民政局斜对面200米,或者妇幼保健院旁边。

要选带独立卫生间的套间,外间接待,里间当洽谈室。

门头别写"婚介所",挂"婚恋服务中心"更显正规,记得装个粉色LED灯箱,晚上特别醒目。

第三步:资源整合。

搞定流量入口:和本地美食博主合作,在探店视频里插播相亲广告;联系婚纱摄影店,给每对新人送婚介优惠券。

建立资源联盟:与美容院、健身房谈分成,办卡就送相亲名额;找酒店合作相亲派对,场地费全免还能抽成。

打造爆款产品:推出"985专场""体制内专场",把相亲变成资源置换会,会员费直接翻番。

第四步:服务标准化流程。

接待必问三个问题:是否有房车?是否接受离异?能接受的最大年龄差?

建档要拍生活照+工作照,身份证、学历证、房产证三证必验。

匹配实行"三三制":每次给客户推荐三个对象,见面后三天内回访。

成功要搞"售后服务":婚庆合作返点、孕期营养指导、甚至早教班推荐。

三、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1、别碰法律红线。

坚决不做"婚托",所有会员信息必须真实可查。我们这儿有家婚介所被查,就是因为用婚托同时骗了五个男会员,最后赔了三十多万。

2、隐私保护大于天。

客户资料要加密存储,见面约在公共场所,聊天记录定期清理。曾有婚介所员工把客户信息卖给贷款公司,直接被查封。

3、定价策略要灵活。

体制内客户收现金,个体户客户可以置换资源(比如用婚介服务换饭店储值卡)。遇到农村大龄青年,可以搞"成功后再付费"模式。

4、危机公关要趁早。

遇到客户投诉,第一时间退费+送礼品。我们这有对相亲没成反成仇家的,最后靠送双人旅游套餐才平息风波。

现在县城婚介所早就不止是牵线搭桥了。聪明的老板都在玩"婚恋+":

95后小夫妻开"相亲剧本杀",边玩游戏边相亲。

退休教师办"家长相亲角",每周六在公园摆摊。

更有甚者搞"相亲旅行团",去周边景区玩三天,回来成三对。

记住,在县城做生意,人情味比商业模式更重要。

我二姨现在给每个相亲成功的姑娘送亲手织的毛毯,给小伙送刻名字的Zippo打火机,这些小细节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如果你正在为生计发愁,不妨试试这个千年不衰的行当。

毕竟,给人牵红线积的福报,可比送外卖多多了。

来源:李舟读书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