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报告会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按摩项目冠军王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文本处理项目冠军陈良杰、巴黎残奥会残奥射箭冠军陈敏仪、江西吉安革命老区乡村医生陈桂平、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红岩派出所教导员何巧、银川阳光康健无障碍建设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付国刚、吴忠市残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见习记者 李氏琼 宁夏摄影报道
5月20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宁夏银川举行。
报告会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按摩项目冠军王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文本处理项目冠军陈良杰、巴黎残奥会残奥射箭冠军陈敏仪、江西吉安革命老区乡村医生陈桂平、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红岩派出所教导员何巧、银川阳光康健无障碍建设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付国刚、吴忠市残联一级主任科员马利民7位全国自强模范和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代表,用生动的语言、感人的事例、真挚的情感,讲述各自在不同领域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拼搏奋斗、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报告会反响热烈。记者看到,报告会上,观众通过记录、拍摄等方式留存报告现场精彩内容;会后,他们主动与报告团成员交流,久久不离场。这些沾着泥土芬芳、彰显精神力量的故事引发广泛共鸣。
自强:活出精彩人生
全国自强模范、银川阳光康健无障碍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付国刚在宣讲中说,只要自强,就会一路向阳。9岁那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他的右腿后,他从一开始父母东拼西凑300多元在街道上摆小货摊,到坚持读书参加全国自学考试,顺利拿到工业会计大专文凭,考取助理会计师资格证,到2010年之后拿到驾照组建爱心车队,再到如今开办公司,带领更多残疾人兄弟姐妹干起助残事业……他曾无数次与“障碍”狭路相逢,但是凭借不服输的性格,他单腿逐梦领航,大路越走越宽。
宁夏盲人协会副主席杨婧玉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因残缺相连,但是因共鸣相惜。虽然身体患有一些残障,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奋进,拥有出彩的人生。”
记者注意到,此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宣讲团成员中,有一位宁夏人黄莺。虽然没有回到宣讲会场,但是她的故事也在激励着不少当地公众。报告会现场,新华学院学生魏欣昱对记者说,她记得黄莺那句“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黄莺作为宁夏首位参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学生,一路成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她让全社会看见了残障群体的无限可能。
从第一届自强模范郭玉林、第五届自强模范徐海侠,再到如今第七届自强模范付国刚、黄莺、刘峰,每一份表彰的荣光背后,是他们自强人生的动态缩影,都会激励人们在奋斗路上无惧困难、无畏前行。
助残:凝聚团结力量
此次宁夏宣讲活动中,《华夏时报》记者详细了解到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宁夏吴忠市残联干部马利民的故事,他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履行使命任务,义不容辞加强残疾人关爱帮扶和权益保障,为破解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照料护理工作难题,提出“守望情”邻里照护项目,让轻度残疾人对重度残疾人开展“一对一”邻里照护服务,既实现轻度残疾人增收,又为重度残疾人和他的家庭解困,让残疾人社会保障网织得更牢更密。这一项目现今已在全自治区推广。
地方助残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问题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康复服务、教育帮扶、就业支持等多领域,兼具政策普惠性与需求差异化特征,需要每一位残疾人工作者扎根基层摸实情、精准对接解难题、整合资源创机制,以真情实意织就全链条服务体系。
作为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有23万移民,人群背景多样,残疾人工作难度较大。吴忠市红寺堡区残联凭借着“多坐炕头听民声,多破难题聚民心,多闯新路谋民福”的初心,“攒劲”干的精神,创新解决好就业创业难、“跨省通办”需求高、重度残疾人托养难三大难点问题。“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这是当地人打心眼儿里的心声。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马广步说,下一步,他们会努力做好残疾人的知心人、贴心人,让更多残疾人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把民生这个底托得更高
个体的突围之路,拼合成宁夏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生动图谱。
如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残疾人事业已探索出许多典型经验,并在某些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宁夏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新开展监测帮扶对象残疾人家庭帮扶解困行动,摸排困难残疾人家庭4557户,制定帮扶事项5429件,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帮助户均增收2400多元。同时,借助“阳光助残小康计划”,扶持6509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低保户家庭残疾人发展产业增收。
在收入和就业方面,宁夏通过塑造“塞上妙手”盲人按摩品牌,新增28家盲人按摩机构,让432名盲人稳定就业。实施“美丽工坊”项目,打造“不尤手作”品牌,培育5家“美丽工坊”,安置带动322名残疾人就业。
守土一方,责尽一方。“我们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从事这份工作,义不容辞地加大对残疾人关爱帮扶的力度,全力把民生这个底托得更高、更厚、更实。”宁夏残疾人联合会相关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此次表彰人员名单中,部分为回族残疾人工作者。作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宁夏立足多民族共居共融的社情特点,在康复服务、产业发展等各方面不断促进民族交流交融,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