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最近整了个大动静,直接把哈佛大学招收留学生的资格给“撸”了。
文丨小妞
编辑丨小妞
“特朗普又开始整大动作了!”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特朗普这次的目标竟然是“哈佛大学”。
不仅不让招收“国际学生”,甚至连“在读”的都要转学。
这“一声令下”,让这所梦寐以求的“大学”成了全球的“笑话”。
哈佛做出:“先有哈佛,后又美国”的“公示”。
势必要与特朗普争出个“胜负”。
那么,美国政府为什么要突然这样约束哈佛呢?
这背后又藏着特朗普怎样的目的呢?
美国最近整了个大动静,直接把哈佛大学招收留学生的资格给“撸”了。
这事可闹得不小,全球教育圈都炸了锅。
现在哈佛的外国学生要么转学,要么等着变“黑户”,六千八百多个留学生急得直跳脚。
要说这事儿的前因后果,还得从去年校园里的“巴以抗议”说起。
美国政府这回下手挺狠,国土安全部长诺姆说得冠冕堂皇,说哈佛违反联邦法律才受罚。
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冲着去年那波校园抗议来的。
当时哈佛学生搞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政府扣了个“反犹”的帽子,逼着学校改规矩。
哈佛那帮老学究硬气,死活不肯低头。
结果先是被断了联邦经费,现在直接不让招外国学生了。
要我说这哪是整顿学校,分明是“杀鸡儆猴”,逼着全美大学都听话。
哈佛这回可算栽了大跟头。
这学校向来是国际学生的香饽饽,140多个国家的学生聚在剑桥镇。
现在倒好,实验室里印度裔的博士得卷铺盖,数学系俄罗斯来的天才得转学,连食堂做刀削面的中国厨子都得担心饭碗。
校长急得直跺脚,说政府这是违法乱来,要打官司硬刚到底。
可远水解不了近渴,今年秋季入学的留学生全卡在海关,录取通知书成了废纸。
最遭罪的还是那些已经在校的学生。
有个中国留学生跟我唠,说他正跟着导师做量子计算机项目,眼瞅要出成果了。
现在要么转去别的学校重头再来,要么黑在美国搞研究。
转学的话,普林斯顿倒是愿意接收,可人家实验室设备跟哈佛差着档次。
这事儿闹得其他大学也人心惶惶。
麻省理工的教授们连夜开会,商量着要不要把实验室数据备份到加拿大。
加州伯克利赶紧给在校留学生发邮件,保证说“我们绝对配合政府规定”,生怕步哈佛后尘。
要说美国大学这些年靠留学生赚得盆满钵满,光学费一年就进账几百亿,现在政府这么搞,简直是自断财路。
影响可不止在校园里。
波士顿市中心那些租房中介急得跳脚,往年这时候早该订出去的公寓,现在空着一大半。
中餐馆老板也愁眉苦脸,说往年开学季天天爆满,现在服务员比顾客还多。
连哈佛广场卖纪念品的小贩都抱怨,印着“哈佛大学”的帽衫这个月就没卖出去几件。
国际教育市场也跟着大地震。
英国大学趁机打广告,说“来我们这儿不用担心中途失学”;澳大利亚放宽留学生工签;加拿大直接搞出个“哈佛学生专属通道”。
最绝的是新加坡,连夜把国立大学的招生网页翻译成二十种语言。
这些国家心里门清,美国这么折腾,等于把人才往别人家里送。
要说美国政府这招真是损人不利己。
科技公司最先坐不住了,硅谷大佬们联名上书,说这么搞下去明年招不到顶尖人才。
微软的人事总监吐槽,公司三分之一的技术骨干都是留学生出身。
现在这么一闹,搞不好下个比尔·盖茨就得出在印度班加罗尔。
医药巨头辉瑞更着急,实验室里七个项目负责人五个是外国籍。
真要都撤了,新药研发得推迟好几年。
教育界的老人们直摇头。
八十多岁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在《纽约时报》上写专栏,说五十年代麦卡锡主义都没这么荒唐。
这事儿还有个副作用,就是彻底打碎了“美国梦”的滤镜。
社交平台上有留学生直播打包行李,点赞都破百万了,评论区清一色刷“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还有中介连夜改行做加拿大移民咨询。
最讽刺的是,哈佛校友会今年收到的捐款少了一半,有钱人都怕这学校要凉。
要说后续影响,这才刚开始。
美国大学校长们下周要集体去白宫请愿,两党议员为这事在国会吵得不可开交。
加州那边已经在酝酿新法案,要保护本州大学的国际生源。
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今年秋季入学的留学生,怕是赶不上这波政策变动了。
说到底,美国政府这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哈佛三百多年的金字招牌,愣是被政治斗争搞成了牺牲品。
那些政客们光顾着拉选票,哪管什么学术自由、人才流动。
照这么折腾下去,别说留学生们寒心,只怕自由女神像手里的火炬,早晚得换成闭关锁国的大铁门。
财联社——美国政府:剥夺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格 在读留学生必须转学
极目新闻——美政府暂停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格,现有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哈佛:此举“违法”,将继续招收来自140多个国家的学生学者
新民周刊——美政府禁止哈佛招国际学生,现有外国学生须转学!哈佛回应:非法、有害!
来源:a玩泥巴的小妞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