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朝鲜竟然翻船了!就在不久前朝鲜清津造船厂发生了一起令全球瞩目的军事事故,一艘5000吨级的“崔贤”级驱逐舰在下水过程中倾覆,舰体呈90度侧翻,半截入水,半截悬空。
朝鲜竟然翻船了!就在不久前朝鲜清津造船厂发生了一起令全球瞩目的军事事故,一艘5000吨级的“崔贤”级驱逐舰在下水过程中倾覆,舰体呈90度侧翻,半截入水,半截悬空。
事故发生时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正在现场观摩仪式,亲眼目睹了这一“不可容忍的重大事故和犯罪行为”,随后朝鲜官方迅速展开调查,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被司法机关传唤,面临严厉追责......
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下水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根据朝中社披露的细节,由于底盘移动平行度失控,船尾滑板率先脱离轨道搁浅,导致船体受力不均,部分船底触地凹陷。
短短3分钟内舰体从直立状态倾斜至45度,最终完全侧翻,然而技术层面的失误仅仅是表象,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朝鲜军工体系的“大跃进”式发展模式。
“崔贤”级驱逐舰是朝鲜海军迈向远洋威慑的关键一步,该舰排水量达5000吨,远超朝鲜此前建造的1500吨级护卫舰,配备了四面有源相控阵雷达和74个垂直发射单元,可搭载反舰导弹、巡航导弹及防空导弹,火力密度甚至超过中国052D型驱逐舰。
然而如此复杂的大型舰艇,朝鲜仅用400余天便完成建造,远低于国际同类舰艇的正常周期,这种“政治任务压倒技术规律”的做法,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更关键的是清津造船厂并不具备建造大型驱逐舰的成熟经验,此前该厂仅成功下水过小型货船,而朝鲜首艘“崔贤”级驱逐舰(“崔贤”号)是在设施更先进的南浦造船厂建造的。
由于缺乏大型船坞,清津造船厂被迫采用风险较高的横向滑道下水方式,而非更稳妥的船坞注水或倒退式下水,这种硬件条件的不足,叠加赶工压力,最终酿成了这场“教科书级的失败案例”。
近年来朝鲜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日益紧密,2024年朝鲜向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火炮弹药用于俄乌战场,而作为回报俄方向朝鲜转让了部分先进舰艇技术。
此次“崔贤”级驱逐舰的设计,被认为大量借鉴了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包括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以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
俄方专家甚至秘密入朝指导,使得朝鲜在18个月内完成了从图纸到下水的全过程,速度比俄本土造船厂快1.7倍。
然而技术转让并不能完全弥补朝鲜工业基础的薄弱,尽管“崔贤”级驱逐舰在纸面上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但其实际可靠性存疑。
首舰“崔贤”号在下水后不久便仓促试射导弹,尚未完成系泊试验,而此次二号舰的事故更是暴露了朝鲜在大型舰艇建造工艺上的短板,那就是即便获得了俄制核心部件,本土船厂的制造水平仍难以匹配。
而朝鲜原本希望通过“崔贤”级驱逐舰展示其海军现代化成果,向美日韩施加威慑,但事故的发生反而让外界看到了其军工体系的虚胖本质,西方军事专家普遍认为,即便该舰最终修复,其结构强度可能已受损,服役后的作战效能将大打折扣。
事故发生后金正恩迅速将其定性为“犯罪行为”,并下令成立调查组,要求在6月的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全会上立案审查,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被传唤,很可能成为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然而这问题远非一人之过。
朝鲜军工体系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技术积累不足,但近年来却因政治需要而被迫加速发展,从核武器到高超音速导弹,再到大型驱逐舰,朝鲜试图在短时间内打造一支现代化军队,以应对美韩的军事压力。
然而这种“跨越式发展”忽视了科学规律,导致了一系列技术事故,例如2023年朝鲜试射“火星-18”洲际导弹时,就曾因发动机故障导致发射失败,而此次驱逐舰翻船事件,不过是同一问题的又一次爆发。
金正恩在事故后的表态耐人寻味,他强调修复驱逐舰是“关乎国家权威的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业务问题。
这一表述暗示朝鲜高层或将借此机会,推动军工体系的大规模整顿,强化技术标准与管理流程,然而在资源有限、国际制裁持续的背景下,朝鲜能否真正提升工业基础,仍是一个未知数。
此次事故的发生,正值朝鲜与美韩关系高度紧张之际,在2025年初朝鲜宣布暂停与韩国的军事协议,并多次试射导弹,半岛局势持续升温。
而“崔贤”级驱逐舰被视为朝鲜突破美韩海上封锁的关键装备,其失败无疑削弱了朝鲜的战略威慑能力。
更主要的是此次事故可能动摇朝鲜民众对军事建设的信心,近年来朝鲜官方媒体不断宣传海军现代化成果,将“崔贤”级驱逐舰塑造为“核常兼备的多用途攻击舰”。
然而卫星图像的广泛传播让国际社会乃至朝鲜国内都看到了事故的惨状,这对朝鲜的“强军叙事”构成了挑战,而从长远来看朝鲜海军的发展仍面临多重制约:
比如技术瓶颈的问题,朝鲜依赖俄制技术虽能短期提升装备水平,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子系统(如相控阵雷达、燃气轮机)仍受制于人,还有就是工业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缺乏现代化造船设施,大型舰艇的建造与维护能力有限。
朝鲜驱逐舰翻船事件,表面上是一次技术失误,实则折射出该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层矛盾,在政治需求与工业能力不匹配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大舰巨炮”只会适得其反。
此次事故或许会促使朝鲜调整海军发展战略,转而聚焦于更务实、更可持续的装备建设路径,而对于国际社会而言,这一事件也提供了一个观察朝鲜军工体系的窗口,光靠“堆导弹”和“造大舰”无法真正提升战斗力,科学规律终究不可违背,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留言和讨论。
参考资料:
金正恩怒不可遏!还原朝鲜驱逐舰重大事故现场及深层原因 | 深度
2025-05-22 16:20·直新闻
人怎么可以捅这么大篓子!朝鲜新驱逐舰连水都没下去,当场就被立案审查
2025-05-22 18:02·海峡新干线
朝鲜新建驱逐舰下水失败:修复舷侧需10多天时间,造船厂厂长已被传唤
2025-05-23 12:52·红星新闻
来源:潇湘十二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