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赛道集体出逃!好壮观!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16:35 2

摘要:我属于知识付费赛道最早期的原住居民,我是在2018年就开始做了,波波来了,这个知识付费产品,那个时候的知识付费非常的早期,基本上没有个体户入局。

今天聊知识付费赛道。

我属于知识付费赛道最早期的原住居民,我是在2018年就开始做了,波波来了,这个知识付费产品,那个时候的知识付费非常的早期,基本上没有个体户入局。

那个时候我对标的是樊登读书会,搞了十几个人的APP技术团队,豪华装修,广州的核心地段,反正读书,一年读50本书,我就采访50个人,把方法论做成是音频做到APP里面,就这么样成功亏掉了1500万。

后来整个公司就剩下了7个人,在2020年的5月份,我就开始干抖音短视频了,然后就干了10万,100万的粉丝。

再然后我就不停的疯狂送《私域流量运营笔记》,送了70万份,就有了70万的私域,这些私域你得有人去承接啊,于是乎就有了200人的私域团队。

当时我在抖音短视频是没有干起来的,但是误打误撞,很幸运的就采用了私域的方式,把所有的流量全都存储到了私域里面,并且构建了整个私域的闭环,才有了到今天持续不断的发展。

后来看跟我同期的很多的知识博主,早就没有了信息,核心的点就是公域是不确定的,是没有持久度的,不管你曾经有多么的火。

所以我就说一句话,公域流量是门前河,私域流量才是自家井

知识付费赛道有一个非常确定性,非常牛逼的打法,就是我上面做的这一套资料粉逻辑。

你在公域里面不断的分享有价值的内容,做行业垂直的KOL,这些只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需要构建一个管道,把对你有信任的粉丝拉到私域。

而这里需要有一个核心的钩子,这个就是你的粉丝和用户群体,最想要的价值。

巨大的具象化的载体,对于我来讲就是《私域流量运营笔记》。我有一个学员是卖演讲课的,他就不断的往外赠送演讲的六步框架,咔咔引导私域,然后,构建一套完整的私域转化流程。

再然后就会有一个比例数值了,比如说你有10万的公域粉丝,然后有10%的私域导粉率,就是1万的私域粉丝,足够你跑起来了。

这个行业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点,就是IP本人只要在直播间开播,就能够噼里啪啦的卖钱,一年1000万的利润确实是比较轻松的。

一两个人,两三个人的团队,甚至完全没有团队,他没有成本啊,甚至连办公室都不需要,就在自己家里工作,所以基本上就是营业额即利润,这个就是知识付费赛道的超级个体户逻辑。

但这套逻辑最大的问题点,有两个。

第1个就是对于IP的依赖是100%的,一旦IP时间或者是身体出现问题,所有的收入就会归零。

第2个就是对于流量的依赖,一旦没有了自然流,就会断崖式的腰斩。

但是好处是可以再走投放逻辑,一般的个体户搞不定投放,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投放的终点一定是不赚钱,从最开始投产比1:2,1:3,到最后1:1,1:0.5。

所以投放的终点,一定倒逼着你去干私域,因为你在公域赚不到钱了,但是到了私域,你会发现又出现了压力。

第1个你要重新去打磨,适合私域的高客单产品,第2个你要有专门的人不断的去对接,加到私域的流量,于是乎,你就从一人公司变成了几个人的团队。

并且你会发现加到私域之后,整个的产出效率也会降低,它不像是一个超级IP个体,在公域的直播间一顿得不到的输出,就能够无限的产出营业额。

它的长处变成是一个有边界的单位,一个私域销售,每个月就是那些固定的产出,如果你想放大规模,就必须要增加人手。于是就有了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五个人不断的往上加,这个时候就考验你的私域转化能力,还有团队的管理能力。

你看,从超级个体的赚钱逻辑上分析, 一旦到了这个步骤,你想一年赚1000万就变得困难了,不是你的营收降低了,而是你的成本被拉高了。

但是这个就是这个赛道的发展曲线,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把私域构建起来。

这里就会淘汰掉一大批的超级个体的知识付费IP。

一个兄弟是做升学赛道的,每年的体量是三个亿靠上,它其实的核心逻辑是分成了两段,第1段就是在公域拼命的售卖299,这个一年有1个亿的销量。

但实际上更大的销量是在私域,在私域售卖6980的咨询服务,这个一年有2个亿的体量,我重点说的是第2段的转化。

这里核心的转化逻辑,其实是一套训练营的一对多转化逻辑,就是对于公域里边的订单做了持续化的训练营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之中,跟用户建立起来的强烈的信任关系。这个不是一个纯粹的割韭菜逻辑,其实就是用心的跟客户去服务。

知识付费赛道有一个核心的转化逻辑,底层就是他花了钱再去购买那一套产品的时候,你要让他超预期的满意,然后在这个环节再去推新产品的时候,他才会有期待。

而不是就是销讲,一路升单的核心就是每一个环节都是超预期。

我其实超级讨厌销讲逻辑,我本来买的是个A,结果你跟我说A在后面。

这个就是目前知识付费赛道最大的用户痛点,但是不得不说,每一个交付场,都是下一个产品的种草场,这是这个赛道的天然属性。

再回到这个299私域的转化流程设计上面,核心环节是有两个的,看似是拉进群里转化,但实际上当这个客户刚刚进入私域的时候,并不是接着拉进群的,而是有10天左右的1对1的服务过程,我把这个叫做是拉进群之前的关系建设,在群里的转化率其实取决于,群外面的关系和工作的深度。

然后才是到了群里面群内容的一系列的安排,还有种草,浪潮式的发售,这些环节。

我想说的核心重点,就是最牛逼的私域转化逻辑,不是销售逻辑,而是服务逻辑

所以这里面每一个销售,其实都不叫销售而叫班主任,班主任的核心职责是先完成对于已有学员的交付和服务,从而构建起来专业度和真诚的信任关系,并且能够准确地挖到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并且你的产品能够跟他的需求完美匹配起来。

你看这就是一个非常顺滑的私域转化流程,不是销售逻辑,而是服务逻辑。

这个其实也是支持付费赛道私域的最完美模型,也就是说超级个体的时代,基本上已经宣告结束了,你不得不进入团队作战模式。

但是知识付费赛道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他产品就是内容啊,产品就是IP,所以它很容易实现IP跟销售的分离。

可以100个不同的销售去卖一个IP的产品,他不需要让每个销售自己本身是IP。

这个其实就是创始人IP与销售IP的分离,这个也会更加的良性和健康

最后放一个干货,现在知识付费赛道在跑的最牛逼的模型,可以规模化放大的模型。

第一,前端训练营订单粉,咔咔的短视频和直播间投放解决。

第二,到了私域之后跑班主任模型,固定好每个班主任每一期服务的人数,考核两个转化率,一个是训练营当期的转化率,另外一个就是往期训练营的老学员,累积的转化率。这个模型可以支撑两个小目标。

其实这些打法都是来自于K12, K12才是整个知识付费赛道的鼻祖,最高级别的打法,没有之一。

最后说一点,知识付费赛道永远不会消失,并且会越来越壮大,这个赛道填充的是人类无止境的求知欲。

就聊这些。


我建了一个私域日记群,免费的,我每天在群里分享,各行各业私域模式的打法,直评论区留言666,拉你。

来源:雷霆战神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