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河北女子肠息肉术后吃雷尼替丁,3年后复查,情况咋样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3 17:09 2

摘要:2016年,51岁的赵琴在一家小学做校工,每天忙于打扫教室、烧水送饭,活虽不重,但过于琐碎,多少让她有些力不从心。为了图省事,她习惯在食堂端点剩饭剩菜回家,早就吃惯了油水十足的饭菜,回家后也经常洗漱完就往床上一躺,从没想过适当运动一下。丈夫看着妻子日益肥硕的身

2016年,51岁的赵琴在一家小学做校工,每天忙于打扫教室、烧水送饭,活虽不重,但过于琐碎,多少让她有些力不从心。为了图省事,她习惯在食堂端点剩饭剩菜回家,早就吃惯了油水十足的饭菜,回家后也经常洗漱完就往床上一躺,从没想过适当运动一下。丈夫看着妻子日益肥硕的身材也提醒过几次,但赵琴却总是嗤之以鼻,身体也就在不知不觉间慢慢出现了异常。

9月20日早上,赵琴像往常一样在学校清扫教室,刚抹完黑板,就感觉腹部隐隐有些胀气。她以为是昨晚剩菜没热透吃坏了肚子,等干完活儿上个厕所就好了。刚过去三五分钟,腹部就一阵绞痛,像是里面有东西拽住肠子,忽紧忽松。皱起眉头,手撑着拖把站起来,强忍着去厕所,但上厕所时总感觉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总像没排干净。

赵琴反反复复跑了一上午厕所,肚子的不适感依旧没有缓解,时间转眼就到了中午,她只能强忍着不适在食堂帮忙分饭,边用铲子搅着大锅里的红烧肉边和同事聊天。刚说几句话,她突然停住动作,脸上露出一丝不自然的紧绷。下腹又涨又沉,那种感觉就像肠子里有东西卡着,堵得慌。不敢弯腰,只好僵着身子慢慢站着,眉头紧锁,手握得铲子都在发抖。她强忍着没吭声,怕别人看出异样,只想赶紧结束手上的活。

饭刚分完没多久,赵琴便赶紧来到后厨角落坐着,脸色已经发白。突然,她猛地捂住小腹,冷汗直冒。那一阵疼痛像刀在里面翻,伴着强烈的便意却怎么都排不出来。急喘着气,身体前倾,额头布满汗珠,整张脸扭曲着,一边哆嗦一边说不出话来。旁边同事吓坏了,见她脸色铁青、双腿发软,连忙扶她起身叫车送医院。

医生在了解其长期便秘、久坐少动、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生活习惯后,安排了肠镜检查。赵琴的检查结果显示:乙状结肠处发现一枚直径约1.2厘米的隆起性病变,表面光滑,边界清晰,无出血点;病理活检提示为“腺瘤性息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良性肠息肉,但考虑到有病变可能,医生还是建议她尽早行息肉切除术。

赵琴的情况比较典型,属于我们常说的“腺瘤性肠息肉”,这是最常见的一类肠息肉,虽然目前是良性,但它具有一定的病变风险。很多人误以为只有有症状的息肉才需要处理,其实像赵琴这样出现反复腹胀、排便不尽、下腹绞痛等表现,往往是息肉已经逐渐增大、干扰肠道功能的信号。定期肠镜检查、早期发现并切除息肉,是预防结直肠疾病最有效的方式。

虽然不是所有肠息肉都必须手术,但像赵琴发现的这种超过1厘米、病理提示上皮内瘤变的腺瘤性息肉,不适合继续观察,必须尽早切除。切除的目的,一方面是解除眼前的症状,比如排便困难、腹痛等;另一方面是从源头上消除未来病变的可能。赵琴术后需要服用雷尼替丁,才能更好地减轻术区黏膜刺激、促进愈合。更重要的是,她必须改变过去那些不良生活习惯,否则息肉还是可能会复发。

出院前,医生给她打预防针,表示若不改变长期高脂、高蛋白的饮食习惯,息肉仍有复发的可能,因此一定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坚持清淡饮食。赵琴连连点头,回去后调整了自己饮食习惯,同时她还主动戒烟戒酒,每周的会进行规律的运动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半年后赵琴还去医院复查了一次,肠道干干净净,没有复发的迹象。这让赵琴喜出望外,觉得自己只要一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全不需要复查,她的息肉肯定没有复发的可能。

赵琴的身体恢复健康后,还是决定回学校干活,但为了避免过于劳累,她选择做临时工,每天负责教室卫生和茶水准备。时间很快来到2019年10月16日这天,她正准备拖地,一弯腰,突然感觉一阵说不清的疲倦袭来,腿也有些发软。她以为是没睡好,揉了揉太阳穴继续干活。可刚一俯下身子,下腹忽然像被什么拉住,绵绵地疼。她停住动作,站起时表情明显不对,眉头紧锁,嘴角抽动,那种痛不是剧烈的,而是闷沉的,像被什么东西一直压着。

赵琴拿起拖把刚想收拾,下腹那块区域却开始猛地抽痛,比之前更深更紧,像有什么东西在肠道里拧着。脸色一下变得苍白,手里的拖把掉到了地上,额头冒出冷汗,整个人弯着腰不敢动。捂着肚子半跪在地,嘴唇微微发紫,呼吸急促,额头和下巴的汗顺着滴下来。她想站起来,肚子却像被堵死一样,一股强烈的恶心感涌上来,连说话都变得有气无力。同事见状立刻扶她坐下,赵琴却连坐都坐不稳,只能勉强靠着墙喘着粗气,嘴里哑声说着“快……送医院”。那一刻,她心里清楚,这次不像以前了,是真的出事了。

赵琴入院完成肠道准备后立马进行了检查,结果提示她的乙状结肠距肛门约18cm处见一溃疡型肿块,表面凹凸不平,触之易出血,占据腔道约一半。病理活检报告显示:中分化腺癌,累及黏膜下层。腹部增强CT提示病灶局部浸润,肠壁增厚,无明确远处转移;CEA升高至12.6 ng/mL

赵琴看着病理报告感到深深的绝望,尽管他已经在脑海中预想过各种各样的结果,但当真正得知患上癌症那一刻,他还是不能接受,痛哭流涕道:“怎么会这样?明明三年之前还是良性息肉,怎么切除后会这么快发展成了癌症呢?而且我这一年来天天都吃青菜水果,饮食清淡,还坚持运动,烟酒更是没有再碰过,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医生连忙安抚赵琴的情绪,也感到十分困惑吗,临床上哪怕是未经切除的肠息肉,大多数也要经过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才会逐渐进展。赵琴一没有家族史,二饮食习惯如此健康,难不成真的只是她的运气差?医生只好继续追问起赵琴这一年以来的所有生活细节,甚至连一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也进行了排查,这才终于真相大白。

得知真相的医生摇了摇头,惋惜的说道:“唉!肠息肉病变并不是静悄悄的,你虽不抽烟不喝酒,以及不熬夜,这些行为确实能够防止病情进展。可你每天早上却有这两个坏习惯,看似能稳定胃肠道,实则是加速息肉病变的元凶!身上长过息肉的人一定要记住了,不管息肉长在什么地方,这2件事绝对不要去做,否则,息肉癌变是迟早的事!”

哪些生活和饮食习惯看似养护胃肠道,实则可能加速肠息肉病变?

1.过度依赖粗粮、高纤维饮食

赵琴在确诊良性肠息肉后,听从坊间建议大量摄入粗粮和高纤维食物,如生燕麦、玉米糁、红薯皮和未经充分煮熟的杂粮粥,几乎每顿不离。她以为这样可以“刮肠通便”,预防息肉复发,却忽略了个体差异。

赵琴本身脾胃功能较弱,消化能力下降,长期大量摄入粗硬纤维反而导致肠道壁反复机械性摩擦,加重了息肉部位的黏膜刺激。此外,这类不易完全消化的食物在肠道内滞留时间长,增加了局部炎症反应,促进了肠道微环境紊乱,结果并未改善便秘,反而出现腹胀、排便不畅,息肉在随访中还出现了体积增大。

2.频繁喝热汤、热粥“暖胃”

赵琴在确诊肠息肉后,为了“养胃护肠”,听从朋友建议开始天天喝热汤、热粥,尤其早晚空腹时更觉得“暖胃舒服”。但她忽视了一点,这些汤粥常常温度过高,入口时烫口仍强忍着喝,时间一久,反而对肠道造成了持续的热刺激。

医学研究显示,反复摄入高于60℃的食物,会对消化道黏膜造成慢性损伤,使局部组织反复修复,容易诱发细胞变性,尤其是肠道本就有息肉基础的人,更容易出现黏膜增生异常,加快息肉的病理进展。赵琴在复查时发现息肉增大,就是这种“热养护”的结果。

资料来源

[1]李昭,李帅,陈鸿玉,等.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有关物质方法的建立及与基因毒性杂质NDMA相关性分析[J].广东化工,2025,52(07):125-127.

[2]尹国栋,陈文渊,张晓明.艾司奥美拉唑镁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5,18(09):139-142.DOI:10.15887/j.cnki.13-1389/r.2025.09.039.

[3]沈宽波,邓昌华,田贵波.不同剂量生长抑素联合雷尼替丁注射液治疗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系统医学,2025,10(06):107-110.DOI:10.19368/j.cnki.2096-1782.2025.06.107.

(《51岁河北女子肠息肉术后吃雷尼替丁,3年后复查,情况咋样了?》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杨Dr科普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