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豪门公子到阶下囚,他的一生比 《人间四月天》 更跌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17:38 2

摘要:1906 年,上海斜桥邵府的一声啼哭,宣告了邵洵美的诞生。祖父邵友濂是晚清一品大员,外祖父盛宣怀更是近代中国实业的奠基人。这样的家族背景,让邵洵美一出生便站在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1906 年,上海斜桥邵府的一声啼哭,宣告了邵洵美的诞生。祖父邵友濂是晚清一品大员,外祖父盛宣怀更是近代中国实业的奠基人。这样的家族背景,让邵洵美一出生便站在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少年时期的邵洵美,在圣约翰中学接受西式教育,同时家中聘请的国文教师又为他打下深厚的古文功底。12 岁时,他竟带着弟弟妹妹办起了家庭报纸《家报》,模仿日报样式记录日常趣事,这份早熟的才情令人惊叹。

1923 年,17 岁的邵洵美从南洋路矿学校毕业,与表姐盛佩玉订婚。订婚后,他根据《诗经・郑风》中 “佩玉锵锵,洵美且都” 的诗句,将自己的名字从 “云龙” 改为 “洵美”,以表对未婚妻的深情。这段浪漫的改名故事,成为他日后被称为 “民国第一美男” 的佳话开端。

1925 年,邵洵美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剑桥,他醉心于英国文学,尤其痴迷于古希腊女诗人萨福和唯美主义诗人史文朋的作品。留学期间,他与徐悲鸿、张道藩等人义结金兰,加入 “天狗会”,并创作了英文诗剧《莎茀》,轰动学院。

1927 年,邵洵美带着剑桥的学识与欧洲的浪漫回到上海。他在静安寺路卡尔登饭店举办了盛大婚礼,与盛佩玉的结合成为上海滩的佳话。婚后,他开始全身心投入文学事业。

1928 年,邵洵美创办金屋书店,出版《金屋月刊》。书店装潢金碧辉煌,宛如艺术殿堂,正如他在《色彩与旗帜》中宣扬的 “用人的力的极点来表现艺术”。他不仅出版自己的诗集《天堂与五月》《花一般的罪恶》,还大力扶持徐志摩、郁达夫、沈从文等文人,被称为 “文坛孟尝君”。

徐志摩办新月书店亏空,邵洵美化名 “邵浩文” 入股;夏衍困窘时卖译稿,他慷慨资助 500 元;胡也频遇害后,他通过徐志摩送给丁玲 1000 元。他的时代图书公司先后出版《时代画报》《时代漫画》《论语》等 11 种刊物,其中《论语》半月刊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幽默文学阵地。

1935 年,邵洵美结识美国女作家艾米丽・哈恩(中文名项美丽),两人迅速坠入爱河。他们合作创办《自由谭》月刊和英文版《直言评论》,公开宣传抗日。1938 年,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在延安发表后,邵洵美通过项美丽联系到中共地下党员杨刚,秘密将其翻译成英文,在《直言评论》连载并发行单行本。毛泽东专门为英文版写序称:“上海的朋友在将我的《论持久战》翻成英文本,我听了当然是高兴的。”

邵洵美与鲁迅的纠葛,是民国文坛的一段公案。1933 年,邵洵美在《十日谈》发表《文人无行》,将文人分为五类,其中 “硬译外国文章” 暗指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之争,“大学教授译小说换稿费” 则触怒了鲁迅。

鲁迅随即在《各种捐班》《登龙术拾遗》等文中反击,讽刺邵洵美是 “用岳父的钱捐成文学家” 的暴发户,称其出版策略是 “开书店、雇帮闲、登摩登女子照片” 的戏法。在《拿来主义》中,鲁迅更以 “做了女婿换来的” 一句,将私人恩怨升华为对文化殖民的批判。

这场笔战持续多年,邵洵美始终未能摆脱 “捐班” 的标签。直到 1958 年入狱,他仍拜托狱友贾植芳代为澄清两件事:一是 1933 年萧伯纳访华时,他自掏腰包 46 银元宴请鲁迅、宋庆龄等人;二是他的文章均为自己亲笔,绝非鲁迅所说的代笔。

抗战期间,邵洵美在上海孤岛坚持抗日宣传。他的《自由谭》月刊以木刻版画为封面,描绘日军轰炸下的中国平民,文字间充满战斗气息:“抵抗是唯一的出路…… 和平是出卖国家与民族。”

为安全起见,《自由谭》的编辑和发行人都署项美丽的名字,但实际工作全由邵洵美完成。他甚至买了手枪防身,并聘请法国保镖保护自己和项美丽。1939 年,刊物因日本特务干涉被迫停刊,但《论持久战》英文版已通过秘密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

抗战胜利后,邵洵美拒绝迁往台湾,选择留在上海。他将国内最先进的德国影写版印刷机卖给国家,支持新中国的出版事业。1954 年,夏衍介绍他成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社外翻译,译出《汤姆・索亚历险记》《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作品,译笔 “华美而熨帖,才气纵横”。

1958 年,因一封向项美丽索要借款的英文信,邵洵美以 “历史反革命” 罪名被捕,关押在提篮桥监狱。在狱中,他与因胡风案入狱的贾植芳结为好友,两人常讨论文学与人生。

1962 年出狱时,邵洵美已骨瘦如柴,患有严重的肺原性心脏病。他蜗居在胶州路的亭子间,靠施蛰存每月赠送的 50 元维持生计。“文革” 期间,他被抄家,翻译工作被迫中断,生活陷入绝境。

1968 年 5 月 5 日,邵洵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临终前留下遗言:“我一生都是个文人。” 他的葬礼极为寒酸,甚至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直到 1985 年,上海市公安局才正式为他平反,距他去世已过去 17 年。

邵洵美的一生,是豪门公子的传奇,也是文人的悲剧。他散尽家财办出版,扶持无数文化人;他冒着生命危险传播《论持久战》,为抗战贡献力量;他的诗歌融合中西美学,被誉为 “中国唯一的颓废诗人”。

然而,他与鲁迅的笔战、被政治浪潮裹挟的命运,却让他长期被历史遮蔽。直到近年来,随着《邵洵美全集》的出版和学术研究的深入,这位 “民国第一美男” 的真实面目才逐渐清晰。

正如他在诗中所写:“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是个浪子,是个财迷,是个书生,是个想做官的,或是不怕死的英雄?你错了,你全错了,我是个天生的诗人。” 邵洵美用一生诠释了这句话,他的才情、他的坚守、他的悲剧,都成为民国文化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来源:酥糖去探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