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了解,泰凌微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高增长,受益于下游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渗透率提升,物联网及音频市场客户与出货量增加,新开拓市场贡献销售额,新产品批量出货。公司的Wifi芯片是Wifi6+蓝牙5+Zigbee的新产品,目标是IoT市场,后续会持续投入研发。主
2025年5月23日,泰凌微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8日接待上海证券、宝盈基金、博时基金、财通资管、东方基金等38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泰凌微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3人,为董事、总经理盛文军,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鹏,证券事务代表马军。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会议室、线上会议。
据了解,泰凌微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高增长,受益于下游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渗透率提升,物联网及音频市场客户与出货量增加,新开拓市场贡献销售额,新产品批量出货。公司的Wifi芯片是Wifi6+蓝牙5+Zigbee的新产品,目标是IoT市场,后续会持续投入研发。主要销售额来自物联网领域,音频销售占比小但增长快,未来增长点在智能家居等领域。
据了解,泰凌微端侧AI已量产的第一个项目为音频类产品,多个项目接下来几个季度有机会落地量产。音频业务从去年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凭借低延时技术在蓝牙音频市场有竞争力。芯片已在国内一线车企实现汽车钥匙批量供货,汽车领域蓝牙芯片需求增多,公司有望在该领域良好成长,且2025年将推出星闪芯片。
据了解,过去2 - 3年泰凌微因扩充团队支持研发及海外销售,费用增长较快。因研发团队能满足后续两年任务,研发团队人数增速将降低,整体费用率会逐步下降,营收增速快则费用率下降更快 。
调研详情如下:
一、 交流环节:
Q1: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增长的原因?
A1: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实现高增长,受益于下游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公司在物联网连接市场(智能家居、ESL、办公等)及音频市场的主要客户数量和新增客户的出货量都有显著提升;此外,一些新开拓的垂直市场如智能储能BMS、智能网关等也贡献了新的销售额增长;公司的几个新产品包括端侧AI芯片等都开始了批量出货。
Q2:公司Wifi产品进展?
A2:公司的Wifi芯片是Wifi6+蓝牙5+Zigbee的芯片,是公司投入较大研发资源的新产品,目标是IoT市场,包括机顶盒等场景,是公司新推出的第一颗支持WiFi的芯片。在IoT领域,使用蓝牙和Zigbee的客户也有使用Wifi的需求,公司希望能够拓展到新的领域以满足客户需求。Wifi也会是公司后续比较重点的研发方向,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资源,第二代芯片已经在研发中,公司在BLE的优势也会帮助公司更快的进入Wifi市场,虽短期不会有很大的销售贡献,但我们看好其未来发展。
Q3:公司的主要销售方向?
A3:目前公司主要的销售额来自物联网领域,音频目前销售占比较小但在快速增长。从无线连接和端侧AI角度,更大的市场在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仓储物流、工业传感等领域,这些领域市场空间远大于消费电子领域,是未来的增长点和增长方向。
Q4:公司最新端侧AI芯片的量产情况?
A4:目前端侧AI已量产的第一个项目是音频类产品,芯片已开始出货,客户是国内头部音频类客户。同时,还有多个端侧AI项目在进行,包括智能穿戴、运动监测类产品、电动工具、追踪器、汽车防盗器以及基于Matter标准的智能家居产品等,这些项目在接下来几个季度陆续有落地量产的机会。端侧AI需求趋势明确,与公司原本的物联网连接市场重合度高,且端侧AI芯片多为高端芯片,产品售价比仅做连接的传统芯片明显要高。
Q5:公司音频业务的发展情况?
A5:音频业务从去年开始进入快速成长阶段,2024年音频芯片销售额同比增长61.98%,预计未来几年会持续增长。在蓝牙音频市场,公司核心优势是业界领先的低延时技术,能在维持高音频品质传输前提下将延时做到很低,在对低延时要求高的游戏耳机、直播麦克风、无线音箱等市场有很强竞争力,公司客户包括哈曼、索尼等头部音频企业。
Q6:公司在汽车领域有哪些机会?
A6:公司芯片已经开始在国内一线车企实现了汽车钥匙的批量供货,后续会有更多车厂带来营收机会。汽车领域蓝牙芯片使用需求开始增多,如胎压检测技术有可能会采用蓝牙,每辆车检测需数颗芯片;海外车厂有在推无线BMS,每辆车可能需数十颗无线芯片,无线BMS对延时要求高,公司的低延时技术是竞争优势,后续几年公司在汽车领域可能会有很好的成长机会。
Q7:星闪业务能否成为公司的巨大业务增量?
A7:公司2025年会推出星闪芯片,能否成为巨大增量要看市场情况。
Q8:公司未来的费用情况?
A8:过去的2-3年,公司的团队包括研发、海外销售支持团队,扩充比较快,因为要支持公司比较繁重的研发任务,以及挖掘海外巨大的销售机会,所以过去几年公司费用增长较快。
因研发团队规模已经能满足后面两年的研发任务,公司研发团队人数增速会降低,公司整体费用率会逐步下降,如果公司营收增速较快,费用率就会下降比预期快。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