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为何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18:05 2

摘要:松下幸之助——这位从学徒到“经营之神”的智者,在《为人父母重要的事》中坦言:教育不是塑造完美优等生,而是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光芒。

孩子的成长没有重来的机会,太多父母在摸索中承受着焦虑与困惑。

松下幸之助——这位从学徒到“经营之神”的智者,在《为人父母重要的事》中坦言:教育不是塑造完美优等生,而是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光芒。

他提出朴素却深刻的理念:真正的严格教育,指的是发现并保护好孩子的天分,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被赋予的生命力。

书中没有艰深理论,只有一位长者在80年人生历程中沉淀的养育智慧。

若您正在寻找不焦虑、不盲从的教育答案,不妨翻开这本充满温度的家教经典。

《 为人父母重要的事》

作者 : [日]松下幸之助
译者: 刘晓燕

01

把孩子培养成

做人方面的优等生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学校成为优等生。但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做人方面的优等生。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加宝贵。

无论是哪个时代,在哪个国家,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基于这一出发点,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校成为优等生,这也非常容易理解。

尽管如此,有些孩子确实不太擅长学习,还有些孩子天生身体孱弱多病。所以,想让所有的孩子在各方面都做到优于常人是极不现实的。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作为父母,大家也要从内心接受这一点。父母在尽可能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要注意不对孩子抱有超出其资质和能力的过高期待。这是在培养孩子时一种非常重要的态度。

如果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机会期待孩子在学校成为优等生,那么对于父母来说,这会不会就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呢?我认为,父母并不需要为此感到遗憾或因此而悲叹。因为,对于人来说,最为宝贵的事情并不是在学校做优等生,而是成长为做人方面的优等生。

具体来说,做人方面的优等生是什么样呢?首先,他需要在所有人都被平等赋予的人类共性之上,掌握使其能够堂堂正正地生活下去的基本知识和良知。在此基础上再素直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素质和才能。

所有人都是在人类共性之上,又被赋予了不同的素质和个性。可以说,一万个人就会有一万种个性。比如,有人天生喜欢艺术,有人不喜欢艺术而喜欢做手工。就做手工而言,不同的人喜欢做的东西也不相同。

只有素直地、充分地利用好个性,发挥好素质,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身为人的喜悦和价值。带着这样的喜悦和价值感投身工作,我们就能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喜悦,甚至还能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贡献力量。

善于做学问的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学者,开展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学问研究。手巧的人可以做木匠,建造出宏伟的建筑物。适合做生意的人,可以去做销售员,通过销售产品来帮助他人。

只要从事与自身的素质、个性、能力相符的工作,就可以给自己带来愉悦,为社会做出贡献。成为这样的人,就是我所理解的做人方面的优等生。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哪怕无法成为学校里的优等生,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做人方面的优等生。这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是无比重要的事情。作为父母,更应该期待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优等生。

在当今这个时代,很多父母往往不考虑孩子的个性和特点,一味地想让孩子进入更高等级的学校。或许这是因为父母们坚信,只要在学校学习成绩好,就可以进入一流的高中和大学,也更容易进入一流公司,更快获得升迁。但我觉得这样的趋势和潮流,迟早有一天会终结。

为了将孩子培养成做人方面的优等生,父母需要做好什么样的心理准备,完成哪些重要的工作呢?我认为,首先要尽力将孩子培养成拥有素直之心的人。

只要把孩子培养成素直的、毫无私心的人,孩子就可以自行对是非做出正确判断,知道充分发挥自己特点的重要性和可贵性,还可以充满勇气和自信地走自己的路。素直之心使人强大,使人正确,使人聪明。

父母、老师、社会上的其他有识之士,以及所有与孩子教育相关的成年人,都应该以此为目标,以热忱之心投入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孩子成为做人方面的优等生,使孩子变得开朗、强大、正确。

松下幸之助每次被问到成功的秘诀时,总会反躬自问:“自己作为一名经营者也许算得上成功,但是从做人方面来看到底算不算得上成功?”对于松下幸之助来说,真正的成功就是将自己被赋予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并终其一生来追求这样的效果。

02

孩子经历打磨

一定会发光

人类就像钻石的原石,具有只要经历打磨就一定能够散发光芒的本质。拼命打磨,就一定可以开发出无限的可能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有了这样的想法:人真的是非常伟大而且宝贵的。

我自出生以来,身体就不太好。后来开始创业,仍然经常生病。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我都像半个病人一样一直卧床休养。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我自己想投身一线去做各种事情,也很难实现,所以很多事情只能交给可靠的部下来完成。

在当时的身体状态下,我把工作交给部下后也无法做到随时过问,只能索性跟他们说:“只需要跟我商量最重要的事情,其余的都按照你们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好。”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但是,把工作交给部下做,反而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老板因为身体不好卧床不起,所以交给我的工作必须圆满完成”,这么做反而能让他们发挥出十二分的工作能力。

此外,部下受到激励后不但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还能够与别人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通力协作,达到一加一等于三甚至等于四的效果。一个组织在这种工作模式下也经常会取得巨大成果。

通过亲身经历,我切实感受到人的伟大,可以说人的能力和可能性是无穷尽的。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拥有钻石原石般的特性。

也就是说,尽管钻石原石本身具备发出灿烂光芒的特性,但是,在历经打磨之前是无法散发出璀璨光芒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原石历经打磨会发光的特性,然后努力打磨,只有这样最终才能收获钻石的光芒。

每一个人都是一颗钻石的原石,有时候无法通过外观判断一个人是否会发光。但是,每一个人历经打磨后都会发光。也就是说,每一个人身上都隐藏着具备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无限可能性。

只要大家都能理解这一点,然后各自努力或者协同合作朝着这种可能性迈进,那么人类原本拥有的这些特质和优点自然而然就会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与之相伴,整个社会将实现繁荣与和平,每个人都将收获自己的幸福。

但是,我们往往会忽视人的这一伟大之处。在一般人看来,人往往是软弱的、无法信赖的,甚至是以自我为中心、喜爱争强好胜的,而这也正是当前社会出现各种混乱情况的根源。

现今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重新认识人的伟大本质并对此拥有自信。然后就像打磨钻石原石一样,磨砺自身,让自己回归应有的状态。

只要做到这一点,人原本就具备的伟大之处必然会开出灿烂之花,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

“人,生来就是伟大的”“只要打磨一定会发出璀璨光芒”,这是松下幸之助经过长年探索后得出的人生观。松下电器能够涌现出众多一流的经营者,也正是得益于松下幸之助在绝对信任他人基础上进行的指导教育。

03

掌握教育子女的原则

应该说的事情要说,应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应该疼爱的时候要疼爱。只有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才能懂得感恩。

初中毕业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大多会对照顾自己多年的老师由衷地表示感谢,然后带着不舍静静地离开校园。偶尔也能看到一些报道说,有些学生会手持棍棒去追打多年照顾自己的老师,似乎去年的毕业季就发生过此类案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可能其中有个别性格怪异的学生,但肯定不是所有有这些行为的人都性格怪异。

如果教育者以权威的态度来教书育人,很难想象会培养出如此野蛮粗暴的学生。

老师有没有投入饱满的精神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应该批评的时候有没有怀着一颗炽热的心真正地进行批评教育?

如果做到了,这样的教育一定能够触及学生的灵魂。学生也一定能够深刻地领悟到有这样的老师是多么地幸运。学生心中肯定会充满感激之情,认为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老师亲切的教育和引导。

但是,当今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满。

如果老师真正做到了应该说教的事情就是要说教,应该批评的时候就是要批评,应该疼爱的时候就是要疼爱,天性率直的孩子们一定能够理解你的苦心。如果老师做不到这一点,孩子们会全部看在眼里,觉得老师一点都不亲切,甚至会出现看不起老师的情况。同样的情况,也可能会发生在父母身上。

作为子女对父母不敬,作为学生对老师不敬,根本不应该出现这些情况。但实际上这样的事情确实偶有发生,其根源大多是因为父母该说的没有说。

孩子的性格千差万别。有些家庭的教育方法正好适合他们的孩子,但我家的孩子如果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的个体差异,反而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具体的教育方法还要因人而异。

尽管如此,各种教育方法都有可以遵循的原则。子女还是应该严格教育,原则上来讲应该在温柔之中树立严格的规矩。

像以前那样,父母一味地严厉,无视孩子的诉求和人权,专横地强调父母绝对权威的做法,很显然在当今这个时代已经行不通。但是,我依然认为,父母越疼爱孩子越应该对孩子严加管教,这是对孩子好,也是父母们神圣不可推卸的义务。缺乏这种勇气和热情很难成为称职的父母。

松下幸之助认为,只有严格地做到该说教的说教,该批评的批评,人才能觉醒并成长。据说有时松下幸之助会严厉到把员工骂晕倒的程度,正是在这样的严格教育之下,众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避免错过更多好书

来源:英姿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