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句话,一流父母常常挂嘴边,难怪孩子越来越有内驱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18:12 2

摘要:公益片《语言暴力》中,因开枪杀人而被关押的少年犯陈永浩(化名)在镜头前诉说自己的杀人动机与成长经历时,将“杀人”视为打败对方的手段,成长经历则是以“大家都认为是个人都比我强”作为开场白。

公益片《语言暴力》中,因开枪杀人被关押少年犯陈永浩(化名)在镜头前诉说自己的杀人动机成长经历时,将“杀人”视为打败对方的手段,成长经历则是以“大家都认为是个人都比我强”作为开场白

不得不说,影片播出后,他成了许多父母反思自己的经典事例

据陈永浩说,他的父亲学校的校长,因一直比不上哥哥考取优异成绩,平常在家时,父亲总是骂他“你怎么这么蠢”、“我因为你而抬不起头”。而每次被父亲责骂时,母亲不仅不劝阻,还会不断劝说他“你不聪明就算了,也不认真学习”、“你真是要成为我们的耻辱”。

之后他努力复习,最终在期末考试时,非常难得地考到了全班第10名的成绩,但父亲不仅没有任何表扬,还当着许多老师、同学的面,直接批评他:“是个人都比你强这么努力,还考不到第1名!”

此后,他便彻底放弃学习上课睡觉或偶尔逃课到网吧玩游戏

谁能想到,这件事情不仅仅是让陈永浩放弃学习,在某一次与朋友一起逃课到网吧打游戏,因为他操作失误导致队伍失败后,朋友直接责骂他:“怪不得你爸说你蠢笨是个人都比你强!”

就是这么一句话,陈永浩对朋友产生了愤恨,继而从网上购买了杀伤力极强仿真枪,并进行一番改造后,趁朋友再次与他单独逃课时,直接在无人的角落将朋友枪杀

当记者问起他是否后悔杀害朋友时,他十分坦然回答:“我是为了打败他让他知道我并不是比任何一个人差!”

其实,影片中还有5个同样因杀人、伤人被关入监狱少年犯,他们与陈永浩一样从小被家长谩骂

你看,父母的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这些话,父母们或许经常说

教育专家认为,有些话父母一旦说出来孩子受到的影响,除了当下,未来也很难再消除了!

ד你怎么这么蠢笨”

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一旦将某种标签贴到人身上,他很可能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放在家庭教育上,也是如此,父母的评价,将有可能导致孩子成长为那样的人。

如果父母总是以“蠢笨”、“贪玩”、“没有上进心”诸多负面词汇责骂、形容孩子,那么他们就会努力朝着这些“标签”成长

ד我不要你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关于“语言虐待孩子”报告中,“我们不要你了”与无底线辱骂一样,都属于语言虐待孩子的范畴。

因为,孩子经常听到父母这么说,不仅时刻处于担心被抛弃紧张无措状态极度缺乏安全感

还会认为,父母的爱带有一定的前提,自己必须达到要求才能获得,无形中承受极大心理压力,容易变得自卑、敏感、抑郁

ד你是男孩,不许哭”和“你是女孩,必须文静”

BBC纪录片《男女不再有别》中提到:“刻板的性别印象对孩子的成长只会产生弊端与不良影响。”

是的,男孩需要通过哭泣发泄情绪女孩也可以通过需要勇气、体力事情,让她更勇敢、坚强拥有强健的体魄

ד你就不能像别人家孩子一样吗?”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提出:“孩子不幸的童年从父母将他与他人比较开始,这也是他受到的最大伤害。”

‌“你就不能像别人家孩子一样吗”,这种充满了对比性的话语,或许父母初衷只是为了给孩子树立目标激励不断进步

然而,带给孩子的却是,他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既产生自卑、没有安全感负面心理,也会对别人充满愤恨

Tips: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将兄弟姐妹进行比较,也会严重破坏孩子之间的关系

有4句话,一流父母常常挂嘴边

清代教育家颜元认为:“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句话就在告诉家长们,夸赞和认可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第一句:“我为你感到骄傲”

比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父母交代的某一件事时,及时对他说“我为你感到骄傲”、“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等。

通过这些正向指明获得成功的原因的言语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更具积极主动性明白自己该如何努力,变得更加优秀

第二句:“我们是你永远的后盾”

教育家保罗·孟禄所强调,只有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他才会充满自信阳光不畏困难失败,因为他知道自己有父母的支持

同时,他也会对父母心生感激进而更愿意听从建议

第三句:“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没关系”

心理学家保罗·斯托茨不仅提出了“逆商”概念,也一直强调提升孩子逆商重要性。而所谓“逆商”,就是在逆境、挫折、困难状态时,能抗住压力不被它们击垮的能力

困难只是暂时的,没必要太夸大,帮助孩子提升逆商,就是在提升他的人生高度,以及以后的处事应变能力。

第四句:“我尊重你的选择”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尊重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中写道:“每一个孩子都值得尊重,和成年人一样。”

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不仅同样尊重、信服父母,也能从中学会尊重自己、他人成长之路越来越顺畅

这四句话,高知家长经常跟孩子说,难怪养出的孩子,越来越有内驱力,做事情和学习,主动又积极。

关于认可孩子,其实也是有“门道”在其中的。家长要准确无误地夸赞孩子,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这才是有用的“彩虹屁”,才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上面的四句话,算作抛砖引玉,平时还有很多不同的育儿场景,家长可以参考《夸孩子我有1000句》,有效表扬、正确鼓励孩子。

这本书是一位重点小学的班主任推荐的,我用了一年多了,果然,娃们越来越爱跟我说话,不仅懂事,还更积极主动了,学习也不用我催了!

当上“甩手妈”的感觉可真好啊!

班主任说,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们缺少的是肯定,家长也知道,就是不会夸。

其实很简单,哪怕照着书上给的话术,一句句跟着念给孩子听,也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满满的肯定和爱意。

一种场景下,至少有5—8个话术,根据实际情况夸,具体地夸,孩子的内驱力,也就建立起来了。

这本书采用了【情景展现-情景分析-具体夸奖话术】三种形式,用到哪种场景,就翻到对应的章节,照着念,对着说,哪怕只是小学毕业水平,也能夸出有满满自驱力的孩子!

一本书几十块钱,却能给家长当作跟孩子沟通时的“嘴替”,告别空泛、无用的夸奖方式,做到有效夸奖、正确鼓励,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有效跟孩子沟通。

枕边育儿寄语:

阿黛尔·法伯《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中指出:“父母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话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力不当的言语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你平时是怎么跟孩子交流的?你会夸赞孩子吗?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IF枕边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