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23日清晨6时28分,日本北海道南部近海发生规模5.6级地震,震中位于浦河外海,震源深度50公里。
2025年5月23日清晨6时28分,日本北海道南部近海发生规模5.6级地震,震中位于浦河外海,震源深度50公里。
这次地震不大,但在日本网络上引发的极度的恐慌。
原因也很简单,日本人相信百年一遇大地震将很快发生。
近期,关于日本将发生“百年一遇大地震”的传言在网络广泛传播,部分内容甚至声称“三分之一国土将沉没”“死亡人数超30万”。
日本南海海槽位于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每100-150年可能因板块俯冲引发8-9级地震。
上一次大地震为1946年(8.0级),距今约80年,已进入新一轮活跃周期。
2024年8月7.1级地震后,日本气象厅发布“特大地震预警”,指出未来30年内发生8-9级地震的概率为70%-80%,但强调“这并非对特定时间或地点的预测”!
潜台词就是:日本的这次百年一遇的大地震可能随时发生。
70%-80%的概率,比许多人打游戏的胜率都高,能不担心吗?
日本科学界针对这次地震进行的科学模型模拟显示:
若发生9级地震,可能引发超10米海啸,造成32万人死亡、200万栋建筑损毁,经济损失超220万亿日元(约1.5万亿美元)。
日本漫画《我所看见的未来》,在日本被疯狂转发,逼得官方亲自辟谣。
日本漫画家龙树谅1999年作品《我所看见的未来》,其“预言”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片段被部分网友解读为“神迹”。
书中对2025年7月5日地震的描述为:“海底火山喷发”“三分之一国土沉没”,和日本科学家进行的地震模拟情形十分相似。
日本政府及专家明确指出,此类预言“无科学证据支持”,属于“社交媒体放大恐慌”,希望国民不要盲目相信。
但是,对于百年一遇的大地震,大家都是宁愿信其有,也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去开玩笑。
这也是,为何现在日本人对小地震过于敏感的原因。
不过这次发生的5.6级地震,也不算是小地震了。
日本民众已经开始在为这百年一遇的大地震做准备,谁也不想当那32万的牺牲品。
有钱的日本人已经悄悄的离开日本,没钱的也开始尽量避开官方通报的地震活跃区域。
“三天存粮”已经成为日本民众抗震的基本要求,许多人已经开始自发修建抗震设施。
林志玲满世界跑,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躲地震。
近日,林志玲刚参加过北京电影节,就赶场去参加戛纳电影节。
估计这一年,林志玲说不定都不会回日本,毕竟百年一遇的大地震,谁碰到谁倒霉。
再先进的防震措施,在这种级别的地震面前都毫无意义。
日本网传,这次地震后,百年一遇的大地震发生的概率上升到90%。
近期,网络上关于“日本百年一遇大地震发生概率升至90%”的传言引发广泛关注。
日本南海海槽地震国家专家小组不得不亲自出面辟谣:
日本南海海槽地震国家专家小组更新风险评估,但仍维持30年内发生概率在80%左右,并强调这是长期概率预测,非特定时间点的精确预报。
网络上90%的概率是故意夸大风险,请民众不要恐慌,也不要相信。
看到这样的声明,简直要笑死:
80%和90%的概率区别有意义吗?
就算是80%的概率,对于百年一遇这种大地震来说,也可以说是一种十分恐怖的概率了。
如果这个百年一遇的大地震明天在日本发生,同样符合80%的概率学统计范围。
2025年7月5日,许多人相信这是日本沉没的日子,时间已经很近了!
来源:早起看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