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派新闻讯织繁花入锦缎,裁古韵作今裳。5月21日,小满雅集暨如是华服国风秀在潍坊寒亭区杨家埠梦里水乡举行,青砖黛瓦间,衣袂翩跹处,一场跨越千年的国潮对话悄然开启。在“Z世代”逐渐成为文化消费主力的当下,国潮早已超越单纯的消费符号,演变为一场文化创新潮流。当这场
新派新闻讯 织繁花入锦缎,裁古韵作今裳。5月21日,小满雅集暨如是华服国风秀在潍坊寒亭区杨家埠梦里水乡举行,青砖黛瓦间,衣袂翩跹处,一场跨越千年的国潮对话悄然开启。在“Z世代”逐渐成为文化消费主力的当下,国潮早已超越单纯的消费符号,演变为一场文化创新潮流。当这场潮流与潍坊这座拥有千年文脉的城市相遇,迸发出的不仅是商业活力,更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度实践。当前,潍坊正以“国潮+”为密码,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现代叙事。这场文化叙事的背后,是文旅商深度融合的产业逻辑、大型活动的品牌赋能,以及年轻群体的价值共振。
节庆赋能国潮叙事升级
今年4月,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望春风”1532国潮文化艺术周构建起极具吸引力的国潮文化磁场。在“望春风·画说潍坊”年画作品展上,《杨家埠木版年画历代古版孤本全集》《中国第一部木刻古版连环画白蛇传》等传统经典与创新作品交相辉映。同时,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年画制作,游客亲手DIY印制属于自己的“国潮年画”。作为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系列活动之一,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望春风”1532国潮文化艺术周,举办了“望春风·画说潍坊”年画作品展、“望春风”京剧演出、“望春风·鸢飞”艺术雅集等精彩活动。年画与水彩共舞,京剧与古琴齐鸣,传统与潮流碰撞出无限火花,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多元化的国潮艺术盛宴。
在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望春风”1532国潮文化艺术周的系列活动中,最令人惊艳的当属“望春风·鸢飞”国潮雅集的现场呈现。4月18日晚,“望春风·鸢飞”国潮雅集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中的奎文大书房盛大开场。活动先以小幅水彩画展吸引观众,让大家领略纸鸢与古巷春景。雅集现场诗意盎然,演出以唢呐曲《又是一年三月三》拉开帷幕,在终章《华夏月魂》中,135位演员的合唱群舞将气氛推向高潮。墨香未散处,4位画家莅临现场即兴挥毫,将潍坊春色与雅集风韵泼洒成卷。
这场雅集以纸鸢文化为引,融合诗词曲乐与书画雅趣,让典籍中的文字化作可听可感的当代叙事——纸鸢线弦系起古今,唢呐与电音共鸣,汉服共潮服同辉,开启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传承华夏精神。
更值得关注的是非遗元素与潮流艺术的深度融合。在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内200平方米的“世界潍坊”涂鸦墙,将风筝、年画等非遗元素转化为潮流艺术,成为年轻人刷爆朋友圈的“网红打卡地”。这种将非遗元素解构重组的创作方式,让传统文化突破次元壁,在“Z世代”形成文化共鸣。
“水上火壶”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目光。
文旅商融合构建国潮文化新消费场景
在国潮风劲吹之下,潍坊热门商圈消费活力持续升温。“五一”假期,在白浪河畔的泰华商圈,一场飞星夺目的非遗火壶与水上飞人联动表演让市民与游客大饱眼福。当空中水上飞人技艺与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火壶惊艳相遇,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就此开启。表演者身姿矫健,手持火壶,在水面上或翻飞腾跃,或旋转舞动。火壶中喷射出的串串火花,如流星般四散飞溅,在夜空中瞬间绽放成一朵朵绚丽的“火之花”,与波光粼粼的河面交相辉映,美轮美奂。这种”国潮+文旅“融合实践,不仅成为城市文化的流动名片,更转化为商圈的消费增长动能。相关资料显示,该商圈“五一”客流量达125万人次,同比增长18%,销售额同比增长8%。
以创新模式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国潮正深度嵌入城市商业生态,催生消费新势能。在3月23日开启的潍坊(奎文)第三届花朝汉服文化周上,近千名汉服爱好者和市民着汉服妆造走上街头、走进商圈,共赴一场花与春的盛宴。这场花朝盛事,以潍坊市地标古建筑奎文门为背景,融合古风与潮流、传承与焕新,打造潍坊最具规模和品牌效应的汉服文化花朝IP,助推文旅商深度融合,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90后”国潮设计师、潍坊旅游形象大使王平创新制作的二十四节气之春分“迎春”花冠首秀活动现场,集聚东方美、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国潮冠服秀惊艳了观众。活动还精心策划了“花神”评选、花船巡游等主题活动,串联起奎文门、白浪河、东风桥、泰华城等文旅地标,打造“一步一景、移步易趣”的沉浸式体验路线,搭建文旅消费新场景,提升文旅消费体验。活动期间,商圈、酒店还创新推出“花食花饮花服花饰”等一系列着汉服“打卡”体验活动,让汉服从“束之高阁”走向“日常生活”,让国潮成为消费场景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潮打破展示边界,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让传统元素与多元消费场景碰撞出沉浸式体验的火花。“五一”假期,十笏园文化街区通过创意市集、状元文化周、跳蚤市场、汉服巡游等十大沉浸式活动,打造了一座“可触摸的文化博物馆”,让历史文脉在烟火气中鲜活生长,为市民与游客奉上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潮流趣味的假期体验,让国潮不再是橱窗里的展品,而是成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文化盛宴。
潍坊(奎文)第三届花朝汉服文化周启动现场
年轻力觉醒重构文化认同新范式
潍坊国潮文化的崛起,是“Z世代”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表达。“Z世代”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也指新时代人群。“Z世代”,也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在潍坊(奎文)第三届花朝汉服文化周上,近千名汉服爱好者从各地汇聚,以青春之姿演绎传统服饰之美,让国潮在“Z世代”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鲜活符号。
本土青年设计师群体的崛起尤为瞩目。王平既是一名摄影师,也是一名国潮设计师,被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称为“艺术‘破烂王’”。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环保与国潮相融,他将潍坊萝卜皮涂上金箔制成花朵,把风筝骨架转化为服饰结构,这种“把城市穿在身上”的创作方式,让传统文化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宣言。
文化空间的再造同样体现青年智慧。1532文化产业园将百年工业遗产改造为国潮艺术空间,在保留历史肌理的同时,植入沉浸式体验项目。当年轻人在国家级工业遗产里听京剧、赏古琴,当传统艺术与先锋装置艺术同处一室,这种“新中式”的文化空间正在重塑城市的文化气质。
当古老的年画遇见数字技术,当非遗技艺邂逅街头艺术,这座城市证明:真正的文化自信,在于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找到新的生长点,让年轻人成为传承的主力军。
潍坊国潮文化的勃兴,揭示了一个深刻的文化命题: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不是简单的符号嫁接,而是年轻一代用当代视角重构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过程。从国潮为文商旅“锦上添花”,到为大型节会助力赋能;从青年设计师的创新实践,到城市空间的文化再造,潍坊正书写传统文化“两创”的生动样本。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鲁萍/文
张驰/图
来源:新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