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告诉我,我有好产品就是没销量 ,产品这词对不同人对它的理解相差很大。很多都理解只要产品好就能挣钱。在当下根本没意识到内容的重要性,以为有好产品就万事大吉。
茶行业在电商迅猛发展的当下,只要创业都在探寻脱颖而出的冒尖的办法。每日接触最多的茶品牌主最多的还是如何营销,如何将产品卖出去。
很多告诉我,我有好产品就是没销量 ,产品这词对不同人对它的理解相差很大。很多都理解只要产品好就能挣钱。在当下根本没意识到内容的重要性,以为有好产品就万事大吉。
但实际上,真正能赚到钱的人所说的 "产品为王",是要长期稳定地输出高质量内容,并且背后有好产品支撑,这是一种长期的策略。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刚开始创业的人来说,面临的是从 0 到 100 万的起步难题。在这个阶段,传统意义上的 "产品为王" 并不适用,更需要的是 "内容为王"。
就拿茶来说,没必要去提供市场上稀缺的产品,只需要把大家都有的同质化茶礼,用足够好的文字和图片包装起来,说服别人下单就行。
早在 2013 年左右,小红书的前身是香港购物指南,它通过做购物攻略,自然就出现了种草笔记这种形式,算是内容电商的开创者。
这和淘宝时代的货架电商有着核心的不同。淘宝模式是用户带着明确的需求进入平台,主动搜索商品,比较价格和好评后再做购买决定。
而小红书模式是用户一开始没有明确的购买意图,在浏览内容的过程中被激发了购物欲望,临时形成购买需求然后下单。
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淘宝时代,觉得产品好、好评多、客服回复快就能挣钱,但在抖音、小红书上这一套可不管用。
现在用户打开小红书是来刷笔记的,打开抖音是来刷视频的,呈现在他们屏幕上的不是产品,而是内容。所以说流量很重要,而流量来自于内容,流量为王其实就是内容为王。
我们再来重新认识一下产品的定义。有本创业圣经《精益创业》里说,顾客在和企业互动中体验到的任何事物、货物都应该被认定为公司的产品。
就像去商场买很贵的包或鞋,柜姐对你嘘寒问暖,那杯热水也算是产品的一部分。做茶服务也是如此,顾客看到的小红书笔记、直播,主播的长相、话术,直播间的灯光布景,都会影响用户的购物决策,这些都得算产品。
很多人觉得只有快递盒子里的实物才是产品,其他的都不重要,这样想肯定是赚不到钱的。我们要用更广义的认知来看产品,所有影响用户决策链路上的东西都是产品。
认识到这一点后,还要学会区分产品,分为内容产品和交付产品。
茶对于没买过我们茶礼的人,他们需要在小红书、抖音的笔记和视频里看到茶好。
展示的方法只有文字、图片、视频、直播这 4 种,这就是内容产品,或者叫售前产品,它解决的是东西有没有人买的问题。而茶礼本身就是交付产品,或者叫售后产品,它解决的是用户拆开快递后要不要退款、售后的问题。
有个做陈皮生意的老板,说自家陈皮做得特别好,可就是在小红书上卖不掉。为什么呢?因为他家陈皮好这个事儿,只对买过的人才有意义,没买过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小红书上拍的东西,看着跟小商品没什么区别,没有把陈皮的好展现出来,这就是没做好内容产品。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在小红书上,可以写一篇走心的笔记,分享茶礼定制背后的故事,比如为了找到最好的茶叶,跑了多少茶山,和茶农聊了多少个日夜,再配上精美的图片,展示不同风格的茶礼设计。在抖音上,拍个视频,主播用生动的语言介绍茶礼的特点,演示小批量定制的过程。
而那些失败的商家,可能就是只注重了茶本身,忽略了内容产品的打造。他们的笔记和视频平淡无奇,没有突出茶礼的特点和优势,自然吸引不到顾客。
好内容的三个黄金法则
好内容一定有吸引力,能勾起对方的好奇心。这种能力是可以复制的,只要做到下面三个原则,你看完马上就能用,甚至可以现场找身边的人来练习,看他们会不会立刻对你产生好感。
多讲对对方的好处
人只关心自己,所以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让对方知道这件事对他有什么好处。举个例子,普通人可能会说 "这件衣服很适合你",而有吸引力的人会说 "你穿这件衣服,客户都会忍不住多跟你聊两句"。
再比如普通人说 "我给你买了一瓶无糖可乐",有吸引力的人会说 "我给你买了瓶饮料,既能让你爽又不长肉"。同样一句话,加上好处,听起来就舒服很多。
使用这个方法很简单,只要知道对方会出现在哪些场合,然后把关键词和场合挂钩就行。比如对方会出现在销售、约会、面试这些场合,和衣服挂钩就可以说 "你穿这件衣服真好看,老板都会夸你有品味"。
多用动词让内容更生动
人喜欢动态的东西,所以说话时要多用动词。普通人可能会说 "今天天气真好",有吸引力的人会说 "这太阳晒着,风吹着,像在给我做 spa 一样"。再比如普通人说 "你穿这件衣服真好看",细腻的人会说 "这件衣服把你包装成了明星"。
一句话里加入动词,瞬间就有了生命力。使用这个方法也很简单,把天气、衣服这些名词想象成一个人,然后想这个人会对自己做什么动作就行。比如把鞋子想象成人,就可以说 "这鞋子在给我按摩,我走一步它就揉我一下,简直不能太爽"。
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描述
人喜欢具体的事物,不喜欢抽象的描述,所以说话时不要用形容词,要用具体的事物来描述。比如普通人说 "他今天很开心",有吸引力的人会说 "他开门的时候唱着歌,钥匙串在手上打转,过来抱着女儿的头亲了一口"。
整句话里没有一个形容词,全是具体的行为事件。再比如普通人说 "他太累了",没有画面感,而细腻的人会说 "他瘫在椅子上一直盯着地砖,夹着烟头就睡着了",这种说法能让人有代入感,句句不提累,却每一句都在说累。
茶品牌打造爆款内容的三个秘诀
做茶品牌的都知道,卖茶很难,使劲讲茶叶多好,消费者就是不买单,这是为啥呢?其实,品牌卖茶最快的方式,往往不是一个劲儿地讲优点,做茶品牌营销得换个思路。下面就来揭秘茶品牌营销的三大爆款秘诀,掌握了这些,再加上优质的茶礼定制服务,茶品牌想不爆都难!
故事营销让品牌更有温度
当下年轻消费者普遍更喜欢有意思、有趣、有故事的品牌。要是把卖点用干巴巴的广告语言告诉消费者,他们只会觉得广告痕迹太明显,还会怀疑内容的真实性。但要是把产品卖点编成故事,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可以讲茶叶的制作故事。
一片茶叶从深山里的茶树上被采摘下来,深山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土壤肥沃,茶叶吸收了天地之灵气。采茶的姑娘们天不亮就上山,只为采到最鲜嫩的芽叶,她们的巧手穿梭在茶树间,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
制茶师傅有着几十年的经验,传承着古老的制茶工艺,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匠心。
杀青时,恰到好处的火候把控,像艺术家在雕琢一件艺术品;揉捻时,茶叶在师傅手中有节奏地翻滚,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茶香故事;
烘焙时,淡淡的茶香弥漫在整个制茶车间,让人陶醉。这样的故事,一下子就把茶叶的品质和特色展现出来了,消费者更容易相信。
创始人的故事也很重要。
我们的创始人从小在茶乡长大,对茶有着深厚的感情。长大后,他走遍了全国各地的茶产地,学习不同的制茶方法。为了寻找一种独特的茶叶品种,他深入到偏远的山区,那里山路崎岖,条件艰苦,但他没有退缩。
他和当地的茶农交流合作,克服了重重困难,才让这款茶出现在大家面前。他的坚持和情怀,都倾注在了这一片片小小的茶叶中,消费者感受到这份心意,自然就会对品牌产生好感。
客户喝茶的故事也能打动人。有的客户因为工作压力大,每天都很疲惫,偶然喝到我们的茶后,瞬间感觉精神好了起来,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在忙碌的办公室里,一杯清茶,清新的茶香驱散了所有的疲惫,让他又能充满活力地投入到工作中。有的客户把我们的茶作为礼物送给朋友,朋友特别喜欢,两人的关系也变得更好了。
在温馨的聚会中,一杯热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感情。把这些真实的故事讲出来,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还可能产生二次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茶。
场景营销让茶融入生活
场景就是生活,我们的茶能融入到生活的各个场景中。与其单纯地讲我的茶有多好,不如讲我的茶能够帮你解决哪些问题,或者能让你的生活变成什么样子。
在忙碌的工作中,泡上一杯我们的茶,清新的茶香能瞬间驱散疲惫,让你重新充满活力,提高工作效率。想象一下,在紧张的工作间隙,端起一杯热茶,轻轻抿一口,温暖的茶汤顺着喉咙流下,仿佛给疲惫的身体注入了一股能量。
和朋友聚会时,拿出我们的茶一起分享,温暖的茶汤能让交流更加愉快,增进彼此的感情。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茶一边畅谈,茶香弥漫在空气中,氛围格外温馨。家里来了重要的客人,用我们的茶来招待,能显示出你的品味和热情,让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是送礼,设计精致大气的包装,配上高档的茶具,体现出送礼人的诚意和品味,精美的礼盒仿佛是一份来自茶文化世界的邀请函,让人感受到茶的高贵和优雅。如果是送给长辈,选择温馨的风格,包装上印上吉祥的图案,让长辈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情绪营销满足情感需求
情绪的背后其实是需求,了解当下目标消费群体存在的普遍情绪,并满足其情感诉求,就能激发起他们的消费欲,以及对品牌的情感认同。当代年轻人普遍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焦虑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常客。
我们就可以把茶叶的命名和正向的情绪挂钩,比如 "解忧茶",喝上一杯,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驱散了,在喧嚣的城市中,让你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找到内心的宁静。还有 "静心茶",能让你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
我们的茶礼定制服务,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绪需求来定制。对于那些压力大的创业者和企业老板,在茶礼中附上一张鼓励的卡片,上面写着 "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喝口茶,放松一下,继续加油"。
这样的茶礼,不仅是一份饮品,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能让消费者对品牌更加忠诚。抓住内容为王的核心,运用好故事、场景、情绪营销这些秘诀,把茶礼定制服务的内容产品做好,才能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实现盈利,让茶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