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创新民法典宣传模式 让法治精神浸润民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3 19:13 2

摘要:2025年5月,我国迎来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的普及与深化始终是法治建设的重要课题。在滨州,一场场形式多样、精准聚焦的普法活动正密集展开,不仅让法律条文“活”了起来,更让法治精神融入基层治理的脉络,成为护航群

2025年5月,我国迎来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的普及与深化始终是法治建设的重要课题。在滨州,一场场形式多样、精准聚焦的普法活动正密集展开,不仅让法律条文“活”了起来,更让法治精神融入基层治理的脉络,成为护航群众美好生活的坚实保障。

创新形式,从“单向输出”到“沉浸体验”。邹平市韩店镇西王村组织村民走进法庭,观摩庭审、聆听法官以案释法,将晦涩的法条转化为“听得懂、记得住”的案例讲解。村民在见证民间借贷纠纷的审理过程中,直观感受到法律的权威与程序正义,法治信仰悄然生根。滨城区市中街道胜西社区联合平安法治办公室、市中司法所走进滨城区第九中学,针对青少年群体,将“高空抛物”“校园欺凌”等热点问题融入普法课堂,用情景模拟和互动问答激发学生的法治思维,引导其成为“遵法小卫士”。

精准施策,分层分类满足多元需求。滨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推出“三送”服务:送政策礼包涵盖婚姻家庭、就业安置等专属政策;送咨询解答优待证使用等实际问题;送普法课堂以“军属权益保障”等案例释法,精准回应退役军人关切。阳信县水落坡镇卫生院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咨询点,悬挂“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传横幅,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普及民法典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列举真实且贴近生活中的案例,让群众直观理解了法律条文背后的意义。

协同联动,构建全域普法“大格局”。滨州市以“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推动多部门协同发力,形成普法合力。退役军人事务局、司法局、卫健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立足职能,将民法典宣传融入业务场景。例如,执法人员在医疗机构检查时同步普及民法典,实现“执法即普法”;博兴县店子镇司法所联合综治办、工会,利用乡村集市开展“送法赶大集”,发放资料千余份,解答疑问数十次,将法律知识渗透至基层末梢。

科技赋能,线上线下织密宣传网络。近年来,滨州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指尖上的普法课堂”。各级各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推送民法典解读内容,以图解、动漫等形式增强吸引力;医疗机构在电子屏滚动播放普法标语,政务大厅设置互动问答设备,让群众在办事间隙学习法律知识。线下活动持续创新:法治文化广场、主题长廊将法律知识融入公共空间;“民法典骑行宣传”“法治围裙进家庭”等创意活动,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

民法典宣传不仅是法律知识的传递,更是法治文化的培育。通过多元形式、精准服务与协同机制,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让法治精神从“身边”走向“心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书写着“典”亮生活的温暖篇章。

来源:滨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