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城市什么样?点开手机就是社区线上“百宝箱”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19:38 2

摘要:“我在平台上抽中了包子兑换券,中午去社区食堂吃饭时就可以用了,还能查看食堂菜单”“社区的声乐交流活动可以在线预约,不会错过活动信息,或者专门去线下跑一趟报名”……5月10日,普陀区曹杨街道武宁党群服务中心,不少家住曹杨新村的“银发一族”聚集于此,现学现用刚刚在

上海量子城市首批先导应用场景落地曹杨

作者/ IT时报记者 潘少颖

编辑/ 潘少颖 孙妍

“我在平台上抽中了包子兑换券,中午去社区食堂吃饭时就可以用了,还能查看食堂菜单”“社区的声乐交流活动可以在线预约,不会错过活动信息,或者专门去线下跑一趟报名”……5月10日,普陀区曹杨街道武宁党群服务中心,不少家住曹杨新村的“银发一族”聚集于此,现学现用刚刚在随申办市民云曹杨新村街道旗舰店上线的“美好生活掌中宝”。

2024年底,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基地正式开启,计划落地28个应用场景,其中首批先导应用场景有6个。“美好生活掌中宝”曹杨场景(1.0 版)是首批先导应用场景之一,也是上海首发试点,简而言之,只需要这一个入口,居民就能快速对接社区设施信息,查看长者食堂菜单、活动室课程表、预约社区活动等,为居民带来便捷、智能的数字化体验。

如果细数上海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热词,“量子城市”必然名列其中,这个看似深奥的概念背后,借鉴了量子理论中“量子化”与“量子纠缠”的核心概念,既能模拟各种可能性,其结果又能反哺实体世界,为城市提供有效的改进路径。

量子城市应用场景落地后,社区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银发族也会抢红包、点外卖

“我在曹杨一村住了十几年,家里的买汰烧都是我负责,掌中宝上发放的优惠券我蛮喜欢的,可以让我们老人感受到线上的红包福利,我经常会来社区食堂买早点,优惠券很实用。”将近70岁的戴阿姨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进入掌中宝,她第一个动作就是领取社区食堂优惠券,当天中午,她用刚刚领到的优惠券兑换了包子,“听说天天会有优惠券,操作也不难,我每天都会去领”。

据《IT时报》记者了解,“掌中宝”曹杨场景联动了社区商业资源,打造“社区福利枢纽站”,每日投放定量社区食堂满减券、早餐暖心包子券等。“不仅是优惠券,现在还实现了社区点餐服务,居民可在‘掌中宝’上下单,社区食堂的外卖就可以送到家,像外卖平台一样,下雨天或者不便出门的居民,不用头疼吃饭问题。”曹杨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朱佳告诉《IT时报》记者。

进入曹杨新村街道旗舰店“美好生活掌中宝”专区中的“数字集市—社区食堂”,出现了辖区内3个社区食堂,地址、营业时间、电话等信息都呈现在页面上,点击某个社区食堂的“详情—点餐”,就可以像点外卖一样线上点餐,可以单点菜品也可以点套餐,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此外,“掌中宝”还开放了宝宝屋、社区活动室等热门设施的在线预约功能,实现“银发一族”与“数字生活圈”的无缝融入。

“以前给孩子预约托育服务,要登录专门的教育平台;在社区食堂订餐,又得打开外卖平台,现在只需要对着地图点选目标点位就能完成预约,太方便了。”得益于图标可视化、语音自动识别等人性化设计,现场多位老年居民学会了活动室预约、社区食堂订餐等掌上服务,实现“银发族”与“数字生活圈”的无缝融入。

依托上海“量子城市”建设,基于市、区规划资源管理部门与曹杨街道掌握的数据资源,“掌中宝”曹杨场景构建了覆盖“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社区数字基座。目前已完成300多处社区设施时空信息挂载,接入长者食堂菜单、活动室课程表等多项社区动态数据,打造全场景服务矩阵。

在朱佳看来,“一站集成服务矩阵”是“掌中宝”的亮点之一,尤其是对老年居民而言,不需要寻找不同入口,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真切感受到智慧社区的便捷与关怀。

2.08平方公里全域建筑三维建模

从文娱活动报名到社区食堂订餐、从民生诉求到公共事务票选,“掌中宝”6大板块20项高频服务覆盖了社区居民的各类需求,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IT时报》记者在体验中发现,“掌中宝”的掌上地图除了有平面地图,还有三维地图,可以精确到某栋建筑中每个楼面的布局。

以武宁党群服务中心为例,在数字地图上可精准定位建筑内部社区食堂、社区药房等功能板块,实现空间“分层到间可触”。同时,依托空间模型可实现服务直连“点击即达”,例如选中“村史馆空间”即可跳转线上展览页面,选中宝宝屋可跳转预约界面,居民还可通过三维地图定位进行社区问题反馈。管理端后台通过智能分析设施预约、留言数据,为完善设施布局提供数字依据,实现决策辅助“智能优化”。

“掌中宝”场景开发团队上海谈瀛数字科技中心的研发总监魏琨告诉《IT时报》记者,基于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底座,“掌中宝”曹杨场景实现了曹杨2.08平方公里全域建筑三维建模,构建“立体可穿透、服务可交互”的数字地图模式,打造时空联动、虚实相生的特色“数字孪生圈”。

“掌中宝”是量子城市为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所设计的产品,既有“掌上地图”社区设施实时查询、“数字集市”便民商业线上服务、“个性推送”消息个性化推送功能,也有“听我一言”居民建议反馈、“有我一票”问卷调查和投票评选、“看我一眼”社区优秀项目展示和社区公告等功能。这些方便居民的举措,反过来又向政府部门提供了有效的改进路径。

“我平时喜欢参加社区活动,觉得活动在线预约功能很方便,也特别希望‘掌中宝’能上线一些和医疗相关的服务。”65岁的朱大爷从年轻时就住在曹杨三村,亲身感受着这个“工人新村”的智慧蝶变,“老年人看病是常事,像在线挂号等功能不是每个老年人都会用,甚至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在线挂号,而且有时去医院要等很长时间。希望‘掌中宝’提供在线挂号、医院实时人流量查询等功能,提升老年人的就医体验”。

据了解,收集到的功能优化建议将纳入“掌中宝”二期迭代升级计划,未来将持续完善场景功能建设。一方面基于居民需求反馈,进一步强化“社区议事厅”的作用,推动形成基于公众参与的社区治理闭环;另一方面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力、大数据智算等进行优化。例如数字社区地图将在未来拓展新场景,“大平安地图”也将实现功能升级。

老社区的智慧“试验田”

曹杨新村,是建于1951年的新中国首批工人新村。目前,曹杨新村老龄化率高达46.5%,老旧住房占比80%,60岁以上沪籍老人达3.8万,是妥妥的一个“老龄化社区”。

但老龄化社区并非技术创新的“洼地”,全市首批“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试点、全市首个“一键叫车”“刷脸叫车”便民服务试点、全市首个“区级线上解纷平台”、全区首个为老服务“一键通”项目试点……这些数字化试点都把曹杨新村作为“试验田”。

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辉介绍,2023年,曹杨新村携手上海市测绘院发布全市首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地图”,探索将生活圈装进老百姓的手机里,对衣食住行等社区服务进行可及性、便利度、精准度的数字化升级,让社区设施在可用的基础上实现好用的质变。

“需求倒逼技术适配”的良性互动,促使“掌中宝”不断迭代升级,“‘掌中宝’1.0的功能主要针对老年居民,未来功能会越来越完善,也会适用于更多的居民。”朱佳告诉《IT时报》记者。

据《IT时报》记者了解,随着曹杨首发试点场景的上线,全市试点工作拉开序幕,今年内各区的试点街道场景都将上线此类应用,惠及更多社区居民。

4月18日举行的上海市数据发展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要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更大力度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要让数字化、智能化真正成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强劲助推器,应深深扎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让数据流动切实解决生活痛点,才能让居民主动拥抱、深度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实现技术创新与民生改善的双向奔赴,更显城市温暖的“民生”底色。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随申办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

《IT时报》将作为特约媒体合作伙伴参与

来源:IT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