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高调宣布,将投入1750亿美元打造名为“金穹”(Golden Dome)的天基导弹防御系统,宣称其能在三年内“全面运转”,并承诺“拦截从世界任何角落甚至太空发射的导弹”。这一计划以“黄金”命名,既是对特朗普
文|若虚先生
2025年5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高调宣布,将投入1750亿美元打造名为“金穹”(Golden Dome)的天基导弹防御系统,宣称其能在三年内“全面运转”,并承诺“拦截从世界任何角落甚至太空发射的导弹”。这一计划以“黄金”命名,既是对特朗普个人美学的迎合,更暗含重塑美国安全霸权、重构全球战略平衡的野心。
“金穹”系统的核心目标是构建覆盖美国本土的“四层防御网”:发射前探测、助推段拦截、中段摧毁与末端拦截。其技术支柱包括两大模块:
天基监控网络:计划部署数百颗低轨道卫星,利用红外传感器实时追踪高超音速导弹,将预警时间缩短50%。
天基拦截器:搭载动能武器或激光武器,在导弹上升阶段实施“致命一击”。
然而,这一蓝图面临多重技术困境:
高超音速导弹的“矛与盾”:俄罗斯“先锋”与中国DF-17等导弹速度超9马赫且可机动变轨,现有拦截技术难以有效追踪。
天基武器的研发滞后:激光武器与动能拦截器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美国导弹防御局(MDA)虽宣称“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传感器”(HBTSS)试验卫星取得进展,但实战效能存疑。
规模与成本的矛盾:若按以色列“铁穹”的覆盖密度推算,美国需部署2.4万套系统,成本或高达2.5万亿美元,远超当前1750亿美元的预算。
“金穹”计划的核心创新在于将太空力量从辅助角色提升为防御体系的支柱。太空军成立“综合规划团队”(IPT),主导天基传感器的部署与拦截器的研发。然而,这一举措直接挑战了1967年《外空条约》的和平利用原则,被中俄等国指责为“推动太空战场化”。俄罗斯“努多尔”反卫星导弹试验已证明,摧毁低轨道卫星群的技术门槛正在降低,一旦天基系统遭破坏,“金穹”将瞬间瘫痪。
特朗普通过“金穹”计划对国内军工利益链进行精准打击。传统军工巨头如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长期与民主党绑定,而“金穹”的千亿级订单将重构利益分配,迫使军工复合体“选边站”,削弱民主党的财政根基。例如,法案中120亿美元的阿拉斯加拦截弹部署项目主要由波音、雷神等企业承包,而新兴科技公司如SpaceX、安杜里尔则通过“硅谷式创新”分羹市场。
美太空军自2019年成立以来,首次在“金穹”计划中承担核心角色。特朗普任命太空军将领迈克尔·格特莱(Michael Guetlein)领导项目,对标二战“曼哈顿工程”,试图通过“国家意志”凝聚跨军种协作。此举不仅巩固了特朗普的军事遗产,更将太空军从边缘机构推向国防战略的核心,为其长期预算扩张铺路。
尽管特朗普宣称“金穹”将在其任期内完成,但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其20年内的总成本可能高达5420亿美元。当前美国国债已突破34万亿美元,若利率上升3-4个百分点,国防预算恐被迫缩水。民主党议员质疑资金分配的透明度,尤其是马斯克的SpaceX可能通过“订阅服务”而非传统采购模式参与项目,存在利益冲突风险。
“金穹”计划直接冲击了核威慑的脆弱平衡。俄罗斯明确谴责其“破坏《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威胁退出军控框架;中国则警告其“加速太空军事化”。作为回应,中俄可能加速发展三项能力:
高超音速武器:DF-17与“先锋”导弹的迭代升级。
反卫星武器:俄罗斯“努多尔”与中国SC-19导弹的实战化部署。
分导式多弹头(MIRV)技术:通过饱和攻击突破拦截系统。
欧洲对分担军费的不满持续发酵,德国、法国质疑“金穹”的实效,认为其加剧了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加拿大的积极参与——作为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的核心成员,加拿大试图通过“金穹”巩固美加军事同盟,但其国内舆论担忧“纳税人背上新包袱”。
印度、日本等国家可能在“金穹”刺激下寻求类似防御系统,而伊朗、朝鲜则可能通过非对称手段(如无人机群、网络攻击)抵消技术劣势。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模拟显示,即使“金穹”拦截率达90%,50枚导弹的饱和攻击仍可能有5枚突破防御,造成毁灭性打击。
“金穹”被媒体称为“星球大战2.0”,与1983年里根的计划同样依赖天基武器,同样面临技术可行性争议。里根时代的激光武器与“智能卵石”拦截器最终因技术瓶颈下马,而“金穹”的天基激光与动能拦截器也可能沦为纸上谈兵。
“星球大战”耗资超千亿美元,加剧了冷战末期的美国财政赤字。如今,美国国债危机逼近,若“金穹”成本失控,可能重演历史——技术未成,经济先崩。
绝对防御催生绝对不安全感。苏联因“星球大战”加速军备竞赛而经济崩溃,而今日美国若执意追求“单边安全”,可能迫使中俄开始紧密的军事合作。
特朗普的“金穹”计划,本质上是一场以技术雄心包裹的政治豪赌。其金色光环下,隐藏着技术短板、财政风险与国际反制的三重绞索。历史经验表明,追求绝对安全的单边主义路径,终将陷入“越防御越脆弱”的怪圈。
真正的战略稳定,需依托多边军控与风险对话,而非太空战场上的零和博弈。若美国继续将资源倾注于军备竞赛,而非外交协调与全球治理,那么“金穹”或许不会成为护佑美国的“黄金护盾”,反而会成为加速霸权衰落的“战略陷阱”。毕竟,耗费巨资筑起的“空中楼阁”,终将在现实的重压下崩塌。
来源:若虚先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