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食用鱼虾蟹当心!霍乱等传染病高发,疾控专家教你如何避开危险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19:30 2

摘要:这样的“消暑套餐”虽能满足味蕾,却也埋下了健康隐患。每到夏季,因食用凉西瓜、剩菜等引发肠道传染病而住院的案例屡见不鲜。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侯冰玉 通讯员 段晶晶

随着夏日来临,不少人偏爱在下班后大快朵颐一顿烧烤小龙虾,再配上凉菜、凉啤酒和冰西瓜。

这样的“消暑套餐”虽能满足味蕾,却也埋下了健康隐患。每到夏季,因食用凉西瓜、剩菜等引发肠道传染病而住院的案例屡见不鲜。

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郑重提醒,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随着气温升高,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逐渐攀升。务必对常见肠道传染病有基本了解,以便在疾病来临时能够及时、正确地应对。

据专家介绍,夏季一般引起肠道不适的传染病有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等。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潜伏期较短,多为1~2天,可短至数小时。

病例多起病急,突然发生剧烈水样腹泻,继而呕吐(即先泻后吐),一般不发热、不腹痛(所谓的不热不疼),亦无里急后重,每日大便数次或更多。

若吐泻严重可引起脱水表现,如皮肤皱缩,脉搏微弱,血压下降,呼吸深而快,尿量大减等,严重脱水者可导致死亡。

霍乱极易迅速传播造成流行,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世界范围的大流行,多与水源污染有关。夏季吃水产品时要特别注意,甲鱼是感染霍乱的高危食品。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其潜伏期一般1~3天,最长可达7天。

典型病例以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中毒型菌痢多见于儿童,起病急,几个小时就可发病,病情在几分钟内便可急转直下,病势凶险,大多以突发高烧或超高热(42℃)起病,继而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和中毒症状,如抢救不及时,易导致死亡。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引起的急性全身系统性传染病,伤寒的潜伏期波动范围较大,为3-42天,平均14天;副伤寒的潜伏期较短为2-15天。

典型伤寒症状主要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和肠穿孔等(较严重)。

不过,现所谓“典型伤寒”已很少见,多数表现为不典型和轻型伤寒。副伤寒症状与之类似,但病死率比伤寒低得多。

其他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其他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季节高峰,细菌性腹泻一般夏秋季多发,而病毒性腹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腹泻等则在秋冬季发病较多。

每日腹泻次数大于等于3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严重者可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专家提醒,肠道传染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对个人来说,首先要改变“拉肚子没什么”的观念,有些肠道传染病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

其次,要防止病从口入,不生吃海鲜,不喝生水,不吃变质腐败的食品,加工生、熟食品的刀具与容器均应分开,保持餐具卫生,应经常消毒。

再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等。此外要注意防蝇、灭蝇,消灭蟑螂。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抗生素对由病毒引起的腹泻治疗无效。而且,如今许多细菌都产生了耐药性,如果出现肠道不适症状,切不可自行在家随便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应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来源:你的健康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