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做到,不敢相信他真退圈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20:28 3

摘要:如果说《狂野时代》是因为毕赣一贯的文艺腔调让人晦涩难懂,那投资过4亿,大咖云集的《风林山火》被批昏昏欲睡,那真的相当出乎意料。

今天,在戛纳电影节上,华语片依旧是国内观众最为关注的焦点。

除了毕赣的《狂野时代》,还有一部就是来自香港的《风林火山》。

但这两部华语电影,都遭到不约而同的质疑。

看不懂。

这是很多人在法国看完之后发出的感叹。

如果说《狂野时代》是因为毕赣一贯的文艺腔调让人晦涩难懂,那投资过4亿,大咖云集的《风林山火》被批昏昏欲睡,那真的相当出乎意料。

不过作为国际级别A类电影节,不管口碑如何,明星们都铆足了劲要在红毯上自证自己的魅力。

然而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挤破头的红毯上,谁都出现了,却唯独缺席了他——

金城武。

金城武,《风林火山》的男一号。

但不好意思,红毯照里没有他。

这位曾以《重庆森林》中青涩巡警形象闯入文艺片圣殿的演员,在隐退多年后携新作归来,却选择将身影隐没于异国海滨的夜色里。

这种疏离感恰似他在《风林火山》中饰演的李雾童——

当镜头掠过他凝视雪覆城寨的侧脸,观众分明看见演员与角色共享着某种超越银幕的宿命。

这部筹备九载、耗资四亿港币的野心之作,集结了华语影坛的顶配阵容:

古天乐化身清洗者程文星,在枪林弹雨中书写江湖道义的消亡;

梁家辉以层次分明的表演诠释复杂反派,将人性暗面雕刻得入木三分;

高圆圆与金城武饰演的貌合神离夫妻,在逼仄空间里上演着婚姻围城的现代寓言。

而导演麦浚龙构建的永冻香港,将警匪对峙、家族恩怨与存在主义思考熔铸成视觉奇观。

不过争议也好,称赞也罢。

在这场光影盛宴的中心,金城武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姿态。

2017年,《风林火山》开启新片发布会,金城武就缺席。

2025年,《风林山火》在戛纳首映,他依旧不在。

事实上从2017年《喜欢你》上映之后,金城武就消失在了华语影坛里。

而且除了这部《风林山火》,他再没有其他待播作品了。

《风林山火》中,他饰演的李雾童如同游荡在虚构异世界的幽灵,当妻子在旋转楼梯上抛出婚姻质询时,他选择用沉默构筑防御工事。

这场被解读者视为"演员与名声和解仪式"的重头戏,原本设计了大段独白,却被金城武主动删减为用眼神完成的独角戏。

这种创作取向,恰似他三十年演艺生涯的隐喻——从《重庆森林》里对着凤梨罐头喃喃自语的何志武,

到《堕落天使》中用荒诞举止对抗孤独的哑巴少年。

再到《风林火山》中用冰封眼神穿透世界的漂泊者,金城武始终在银幕内外践行着某种隐士哲学。

时间倒回1994年的香港街头,王家卫的镜头捕捉到21岁的金城武最本真的模样。

在《重庆森林》里,他穿着湿漉漉的制服穿梭于霓虹巷弄,用"57小时后我就爱上你了"的稚拙台词,将都市人的疏离与渴望熔炼成青春诗篇。

这个吃着过期凤梨罐头的失恋巡警,意外叩开了文艺片的大门。

次年《堕落天使》的哑巴杀手,则让观众见识到他作为演员的爆发力:

在便利店冰柜前扭动身躯的荒诞舞步,在暴雨中拥抱陌生人的疯狂举动,都在诉说着被沉默禁锢的灵魂对温情的极致渴求。

千禧年后的金城武开始撕毁"美少年"的标签。

在《十面埋伏》的牡丹坊,他饰演的金捕头与章子怡的水袖共舞,将武侠世界的浪漫与残酷演绎得淋漓尽致。

为呈现最完美的飞天动作,他拒绝替身导致韧带撕裂,却在采访中轻描淡写:"演员的伤疤是勋章。"

这种敬业精神延续到《投名状》的漫天黄沙中,他将草莽将军的暴烈与脆弱揉进每个毛孔,在陈可辛的镜头下绽放出野性的光芒。

而当他在《如果·爱》里与周迅在雪地中对唱《十字街头》时,人们惊觉这个曾经的偶像派已蜕变为能歌善舞的实力演员,那曲荡气回肠的演唱为他赢得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的肯定。

真正让影评人刮目相看的,是他在《武侠》中的颠覆性演出。

满脸胡茬的捕快徐百九,用方言击碎了"亚洲第一帅"的偶像包袱。

当他在片中执着追问"人为什么会突然变好"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个偏执的执法者,更是一个对人性本质进行哲学思辨的演员。

这种表演层次让海外媒体送他"亚洲约翰尼·德普"的称号,却未能改变他对待名利的淡泊态度——

将数百万广告收入投入动物救助站,在特殊儿童学校当义工时拒绝任何宣传报道。

如今的金城武,在东京近郊过着半农半X的生活。

清晨五点,他会出现在田间查看作物长势;

午后时光,或许在天文馆调试望远镜;

偶尔被路人偶遇时,总是戴着草帽低头疾行。

这种近乎苦行僧的生活方式,与他少年时期在台北美国学校被星探发掘的经历形成奇妙对照。

当年那个因同学母亲游说才接拍猕猴桃汽水广告的少年,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影响一代人的文化符号。

站在《风林火山》的宣传周期里回望,人们忽然惊觉这可能是金城武最后一部华语电影。

当同龄演员在综艺节目中追逐曝光时,他选择将身影隐入尘烟;

当流量明星用热搜维持存在感时,他甘愿在田间地头消磨时光。

这种选择不是逃离,而是以退为进的修行——

就像他在《风林火山》中删减台词的创作坚持,真正的表演艺术从不需要喧嚣的注脚。

当戛纳的海风掠过空荡的红毯,那个缺席的身影反而成为最动人的注脚,提醒着人们:在这个时代,隐士的沉默往往比明星的喧哗更具力量。

来源:爱生活的Lamer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