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加快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提升新品种推广应用水平,朔州市今年重点建设5个省级农作物展示评价基地,总面积达900亩。基地将分级分类开展有机旱作、单产提升、高密度、耐盐碱等品种展示评价工作,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现代农业模式,为农民选种用种提供科
为加快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提升新品种推广应用水平,朔州市今年重点建设5个省级农作物展示评价基地,总面积达900亩。基地将分级分类开展有机旱作、单产提升、高密度、耐盐碱等品种展示评价工作,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现代农业模式,为农民选种用种提供科学依据。
5月13日至19日,朔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赴各基地,重点就墒情监测、播种质量调控、田间数据标准化采集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指导。目前,各基地已顺利完成新品种展示田的播种任务,为全年评价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朔城区,山西农业大学生态农牧研究所承担的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项目,创新采用“膜侧播种+智慧农机+水肥一体化+耐密型品种”的集成种植模式。技术人员抢抓农时,科学规划田间种植,严格把控整地施肥和播种质量,确保试验数据的精准可靠。
平鲁区凤凰城镇郑家营村的马铃薯新品种展示基地同样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朔州市新玉农牧有限公司承担的马铃薯新品种展示示范任务,精选陇薯23号、陇紫2号等27个新优品种,采用“脱毒种薯+有机肥+生物菌剂+配方施肥+宽窄行起垄”的先进种植模式,通过实施“四统一”(统一播种、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管理、统一田间调查标准)标准化种植技术,将种植密度提升至每亩4000株左右。
右玉县益丰种业有限公司的展示试验基地独具特色。该基地地势平坦,砂壤土质,肥力中等,冷凉干燥的气候条件为品种抗逆性评价提供了理想环境。基地共展示40个品种,包括省级统一征集品种21个和自主征集品种19个,总面积190亩。基地严格按照试验方案,于4月25日进行机械犁地,并同步施用复合肥,5月10日前完成铺膜播种,实现1膜2行的精准播种。
朔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要求各承试单位严格落实专人负责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降雨后及时破除板结,确保出苗,切实做好田间管理和性状记载工作。在作物生长关键期组织农机人员、种植大户和合作社代表进行实地观摩,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等性状开展综合评价,为品种推广提供可靠依据。
来源:楠楠姑娘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