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首过去,我已经在儿科工作了十四年了,第一次进入儿科,那是2010年4月的一天,我被人事科主任带到儿科病房,踏入儿科病房的第一步,对于每位新入职的护士而言,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多的是挑战。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背后,往往隐藏着对病痛、对扎针的无知和恐惧。我知道,每
Nurses'
Day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回首过去,我已经在儿科工作了十四年了,第一次进入儿科,那是2010年4月的一天,我被人事科主任带到儿科病房,踏入儿科病房的第一步,对于每位新入职的护士而言,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多的是挑战。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背后,往往隐藏着对病痛、对扎针的无知和恐惧。我知道,每一次的接触,都是建立信任的开始,他们需要我用温柔的声音,最亲切的笑容,去缓解他们的焦虑不安,让病房这小小的空间成为暂时的避风港。
儿科是个对穿刺技术要求很高的科室,年轻的护士很多都被孩子家长气哭过,但是每个护士也有专属她自己的粉丝。记得有一天中午下班时间,我已经换好衣服准备下楼,迎面走上来了一位家长抱着孩子,看到我准备下班,赶紧拉着我说:“楚护士,能不能耽误你一会儿时间,给我孩子扎上针再走。”我疑惑着,但是也答应了,说:那您稍等一会儿,我去换上工作服。在随后的交流中,家属告诉我说,她家孩子住院三次了,每一次都是我扎的针,没让孩子受罪,所以家属对我印象深刻。作为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十多年的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细碎全面的照顾患儿中,家属的不同情绪夹杂着他们的泪水和崩溃,都无时无刻的充斥在我们的忙碌中,能用自己娴熟的护理技术赢得认可,才会觉得这份工作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护士!该拔针了!”“护士!换药时间到了!”“护士!输液管又不滴了……”此起彼伏的呼唤声,像永不休止的工作号角,在儿科病房里回荡。作为一名儿科护士,我们置身于风险与温情交织的特殊战场——面对血管纤细如丝的患儿,应对情绪焦虑的家长,每一次护理操作都需屏息凝神,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丝毫疏漏。
我在病房的走廊里来回穿梭,数不清每日走了多少公里;无数次弯腰调试输液架高度,俯身贴近孩子耳畔轻声安抚;从晨光熹微的姓名核对、床单位整理,到夜幕降临时的精准穿刺、药液配制、雾化吸入,每一个动作都经过千锤百炼,每一次交接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
“儿科护士”,这个称呼对我来说,早已超越了职业的范畴,它是一份责任,一种使命,更是我一生的坚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怀揣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敬畏之心,用更加专业的技能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我相信,每一个小小的生命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而我愿意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束光,照亮他们战胜病痛的道路。
本文供稿:楚旭
微信改版啦
为了不错过我们的推送
大家记得把 荥阳妇幼
来源:荥阳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