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下的朔州市朔城区,乡村沃野上一派生机:南榆林乡的电商直播间里,到村工作大学生正卖力吆喝本地特色农产品;神头镇组织村党组织后备力量发挥自身学识、经营能力优势,为村内集体经济项目建言献策;野狐涧村村干部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在自己的大棚试种草莓、火龙果、樱
时下的朔州市朔城区,乡村沃野上一派生机:南榆林乡的电商直播间里,到村工作大学生正卖力吆喝本地特色农产品;神头镇组织村党组织后备力量发挥自身学识、经营能力优势,为村内集体经济项目建言献策;野狐涧村村干部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在自己的大棚试种草莓、火龙果、樱桃等新品种,为其他农户规避技术和市场风险……这些火热场景的背后,是一支乡村振兴“头雁方阵”在破题攻坚。
为着力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朔城区创新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双联双挂”培养机制,通过立体化培育、实战化淬炼、动态化管理,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头雁方阵”。今年以来,已累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556件,培育特色产业项目13个,打造出南榆林乡电商村、神头镇旅游小镇等8个特色示范村。
朔城区构建“双联双挂”培育体系,形成“两级导师”帮带格局。乡镇班子成员担任“培育导师”,每人至少联系培养1名后备力量,通过政策解读、矛盾调处等实践教学,提升后备力量群众工作能力;精选227名离任村“两委”主干担任“实践导师”,发挥其熟悉村情、经验丰富的优势,重点传授治理经验和产业技能。目前共培养产业发展型、基层治理型等6类专业化人才131名。
创新“双挂赋能”实践模式,搭建实战练兵平台。218名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在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挂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全面参与村级事务,累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556件,群众满意度达95%。同步设立专岗,吸引116名在外创业能人、企业管理人员返乡挂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助理,发挥其市场意识强、资源渠道广的优势,主导推进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等13个产业项目,培育“南榆林乡电商村”“神头镇特色旅游休闲小镇”等特色村8个。
健全“动态管理”长效机制,实行“三色预警”管理。实行“月纪实+季评估+年考核”动态考评,设置政治表现、带富能力等7大类25项指标,建立“绿黄红”三色预警机制。每半年开展“五比五看”专项考评(比党建看引领力、比产业看发展力、比治理看组织力、比服务看凝聚力、比作风看执行力),对24名表现突出的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优先推荐参加学历提升工程,调整5名不胜任者,构建起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
来源:楠楠姑娘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