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观察|山海为卷书新篇!青岛跃升城市文明建设“新航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20:53 2

摘要:从2008年奥帆赛,到2018年上合青岛峰会,再到刚刚结束的华表奖颁奖活动,青岛这座山海之城一次次被选中,站上时代的潮头。而这背后,是青岛举全城之力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实干担当,是青岛人“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热爱青岛、建设青岛”的凝心聚力。

在梁实秋先生心中,青岛是“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如今的人们又何尝不是。

相信青岛让人“不忍去”的,除了大海、啤酒和海鲜外,还有热情好客、开放包容的青岛人。

从2008年奥帆赛,到2018年上合青岛峰会,再到刚刚结束的华表奖颁奖活动,青岛这座山海之城一次次被选中,站上时代的潮头。而这背后,是青岛举全城之力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实干担当,是青岛人“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热爱青岛、建设青岛”的凝心聚力。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表彰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道德模范选树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青岛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15个单位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6个村镇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4户家庭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4所学校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莱西市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市和县)荣誉称号,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梁建英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城阳区河套街道山角社区渔民刘世瑜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近年来,青岛市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扎实深入推进群众性城市文明建设,推动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努力奋斗!

沃野生繁花

提起青岛,你会想到什么?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惬意,是江北经济第三城的领跑,相信更是热情的青岛人。

青岛人的热情好客是出了名的:游客没给孩子带滑板,青岛的二手店老板免费让她家孩子玩;海边礁石涨潮危险,总有青岛人一遍遍喊游客上岸,努力拉起无形的生命安全线;还有每年青岛国际啤酒节上那一句句“来青岛,哈啤酒,吃蛤蜊”,浓浓的青岛口音和碰杯声都有掩饰不住的热情……

刚刚结束的华表奖,首次离京举办就选择在青岛落地生花。那夜星光璀璨,星光也被青岛吸引,这些见多了的明星忍不住对青岛的美好、对青岛人的热情交口称赞。就在本届,郭帆获得了华表奖优秀导演,并称青岛是他的福地。从《流浪地球1》开始,他就与青岛结缘。在这里,他的科幻电影梦一步步变成现实、进阶。而像他一样,一批电影人之所以选择青岛,过硬的工业化条件不可或缺,一帮青岛人在其背后支持也是很大动力。

有事搭把手,青岛人真把这座城市当成家。

马怀龙是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社区民警、一级高级警长。马怀龙出警的时候,手里常年拿着46把钥匙,这是46个家庭对他的信任,更是真心换来的真心。从警以来,马怀龙满腔热忱为辖区百姓服务,长期照顾46个孤残家庭,帮扶32户困难家庭,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700余起,被群众称赞为新时代“马天民”式好民警,入选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受到关注多了以后,马怀民的社会事务增多,但回到片区,他会第一时间去看看他放心不下的“家人们”。

公交、地铁、医院、派出所……城市的每个角落、每一个岗位都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每一个人都在为城市更加美好而出力。马怀龙们的故事,正是对青岛城市文明建设的生动诠释。

的确,先进典型是鲜活的价值观、有形的正能量。近年来,青岛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发挥道德典型在塑造城市精神、弘扬时代新风等方面的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先后培育选树许振超、宁允展、唐嘉陵、张连钢、梁建英5名全国道德模范;有11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96人荣获全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荣誉称号,626人入选山东好人榜……

一个个普通而闪耀的名字,背后是一例例鲜活动人的故事,让人们真实感受到了“身边的感动”。德耀青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岛新篇章”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新风浴满城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多年来,青岛既涌现了许振超、梁建英等时代典型,也挖掘了志愿服务25年带动万人做好事的公交司机于义睦等群众身边的善行义举,聚木成林形成好人共生态势。

比如,“义睦创新工作室”吸引130多名驾驶员、“义睦N次方”志愿服务联盟带动2400余人常年参与公益服务,于义睦所在的真情巴士育出各类典型近50名,吸纳高校、企业等3万余人投身志愿服务;马怀龙带动影响300多名志愿者加入上门救助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等队伍中来。

道德榜样在行动,传播文明、引领风尚,更加厚植了青岛的道德沃土。模范好人层出不穷、爱心善行不胜枚举,“好人精神”绘就了满城新风的文明景象。

77岁的退休医者国洪飞,2016年随孩子迁居胶州,每天上午他都会在三里河公园“义诊”,还主动进社区、下村镇,办健康讲座、做文明宣讲、免费送医上门。2024年获评“文明市民”后,老人一句“我觉得我应该这样做”道出了凡人大爱。像国洪飞这样自发参加、主动融入的道德模范,在青岛遍开“文明之花”,成为“行走”在大街小巷上的风景线。在他们的带动下,争做好人、争干好事、争当榜样的氛围愈加浓厚馥郁。

在青岛人人皆知的“微尘”故事,就是这座城市文明新风的最生动写照。

跃升“新航线”

一座城市的文明,是千千万万美好心灵的奉献;一座文明的城市,人人都是主人公。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青岛正迈上城市文明建设新高度,跃升到“新航线”。

城市文明建设的初心使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近年来,青岛市将城市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文明带动发展,以文明激发活力,成为这座城市不断内生向上、向好发展的“动力源”,市民群众也更加凝聚起对这座城市的“向心力”。

78岁的青岛“最美大姨”王菊秀,对自己很“抠门”,对需要帮助的人却十分大方。从2002年退休后,她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23年来累计捐款14万元。“只要看到报纸上的新闻,有需要帮助的,我就伸出援手。要是不支援,吃不好睡不好。”王菊秀说,每次捐助时,她都会手写一封鼓励信,传递温暖和真情,给对方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而这样的手写信,已有350余封。

“爱这座城市,就是要大家一起动手,让它变得更好。”这是王菊秀对“向心力”最直接的理解。在她身体力行的影响下,她的孙辈们也多次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清扫社区卫生、到养老院慰问……这份善意有了新的“接力棒”。

青岛市积极探索城市文明建设有效路径,聚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城市文明建设活动,依靠全体市民的广泛支持参与,获得源源不断的文明建设动力。

文明行为,人人践行,一街一景、一言一行、每时每处都能感受到文明气息与温度。

当文明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市民群众,一座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越来越成为每一位青岛市民熟悉的日常。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为民情怀,青岛正奋力书写城市文明建设新答卷。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