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有毒与心中有“贼”——眼睛的“罪过”杂谈之三|杨恩章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3 21:06 2

摘要:眼泪,本是人类真实的心灵倾诉和情感表露,然而有些人却将眼泪蜕变为戏剧性、工具性和武器性的假泪、恶泪与毒泪。失真乏善且有毒的泪水,是一种烈性的社会风气腐蚀剂。

眼泪有毒与心中有“贼”

——眼睛的“罪过”杂谈之三

作者 杨恩章

引言:

古诗:未到伤心处,焉能泪千行。

今韵:溲水倾盆倒,心里在吟唱。

眼泪,本是人类真实的心灵倾诉和情感表露,然而有些人却将眼泪蜕变为戏剧性、工具性和武器性的假泪、恶泪与毒泪。失真乏善且有毒的泪水,是一种烈性的社会风气腐蚀剂。

百年前,叶圣陶先生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种眼泪,如今似乎仍然难以寻觅!

叶老1922年写的童话《眼泪》,说的是主人翁稻草人,为找到一种比珍珠还可贵的眼泪,他对于在城市遇到的恋人离别的泪、婴儿幼稚的泪和演员虚假的泪不屑一顾,几经周折,终于在乡村遇到一个孩子为母鸡失去生命而落下的同情的眼泪,稻草人如获至宝,悉心收取。他准备走遍各处,把这件宝贵的礼物——“同情的眼泪”,送给所有的人。

叶老这个看似离奇的童话,意在暗讽当时社会人际交往中的冷漠与虚伪,呼吁人们保持纯真友善的共情之心,共同构建友好和谐的社会。

在叶老童话发表百年后的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人们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助人为乐等社会公德水平普遍提高。毋庸讳言,在一些人身上,不仅同情的眼泪仍然稀缺,而且眼泪还发生了蜕变和恶化。

科学家根据眼泪产生原因和功能,将其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基础型眼泪,持续润滑眼球以防角膜干燥和感染;另一类是 反射型眼泪,当外界气体或物理刺激时对眼球起防护作用;第三类是情感型眼泪,由人类强烈情绪迸发时借以释放压力和调节心理状态。此文涉及的正是这种类型的眼泪。

说到情感型眼泪,有“心泪”“血泪”之称,《本草》定义为“泪者,肝之液”。如此看来,眼泪与人们的心灵和性情有着天然的联系。它是心灵的语言,是感情的载体。毫不夸张地说,晶莹的泪珠,能映照出人们的内心世界,传递心灵信号和内心诉求,表达对人对事对物的真情实感。看泪可以观心,可以知情,实属不虚之言。

眼泪最珍贵之处是两个字——真实。不论是人与人交往中面对面流的泪,还是人们诗文中写的泪,如果发自心腑,就会显得真切,透亮,生动,美丽,就会动人,感人,以至催人泪下。假如故弄玄虚,欺世盗名,就会倒人胃口。

社会发展到现在,眼泪的前两种功能并未“与时俱进”,第三种功能却在一些人身上出现了“超越式”的负向发展,同情性与慈善性的眼泪越来越少,而牟利性和嘲讽性的眼泪不时泛起,邪恶式眼泪也在利益纠葛时突然冒出。

这种变化主要特征是,一些人眼泪与心灵的距离越来越远,出现了扭曲以至背反现象,好似在孟婆汤里的八种眼泪(生泪、老泪、苦泪、悔泪、相思泪、病中泪、别离泪、伤心泪)中,又增添了三个新品种——假(伪)泪、恶泪和毒泪。眼泪不仅失实失真,良善性日见衰减,而“戏剧性”“工具性”甚至“武器性”显著亢进。看泪知情,以泪观心,已成为一种奢望。

“戏剧性的眼泪”,可说是寻常可见。“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孟郊的这句诗,是对心口不一、假仁假义者酣畅淋漓的刻画。在街头巷尾,偶尔或碰见个别人谎称亲人病危或被诈骗而身无分文,饱含泪水的双眼却盯着过往行人的钱包。网上不时可见,有的网红直播带货时,施展了哭穷、卖残和网络乞讨等卑劣伎俩,编造虚假的悲惨遭遇,边说边声泪俱下,以博得观众的同情心获取更多的收益。这种行为涉嫌进行欺诈和敛财,违背了直播带货的初衷,严重损害了观众的信任和利益。《零容忍》和《永远吹冲锋号》两部电视专题片,记录了30多个贪官的精彩表演,他们为了骗取减刑处理,一个个眼含溲水,有的还失声痛哭,高超的演技都应当获得奥斯卡最高奖。“虚假的眼泪比真实的笑容更危险!”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这句话,真是令人发聩的警世之言。

“工具性眼泪”,是戏剧性眼泪的题中本有之义,也是利用眼泪徇私舞弊的要害所在。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私心和野心,有人的演技达到了炉火纯青无以复加的地步。蒲剧有两出传统剧目《哭坟》,尽管剧中的主人翁有别,哭的对象不同,但据剧情介绍哭者王玉、朱春登二人都是哭亲人,演员的假哭仍然搅动了不少观众的泪腺。而在根据实际案例编写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某省公安厅长祁同伟,为了向副国级大官赵立春表忠心,在赵父母的坟前上演了一场“哭坟”大戏,双膝跪地,顿足捶胸,撕心裂肺,哀痛欲绝,则被人们视为笑谈。多年后,时任赵立春秘书的李达康回忆说:“祁真能做得出来啊,到了赵家坟上,扑通就跪下了,那是真哭啊!比赵哭他爹悲痛多了!”尽管这种行为无比滑稽,但其效果出奇地好,祁同伟因此得到了赵立春的赏识,逐步晋升至省公安厅厅长。祁在剧中有句台词:“那一跪一哭把我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这道出了工具性眼泪的巨大魔力。

祁某哭坟的眼泪,在史上早就有个雅称:谄泪,即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的眼泪。唐代张仲方在《驳赠司徒李吉甫谥议》中提到:“谄泪在脸,遇便则流;巧言如簧,应机必发。”指的是为了投机取巧而故意流下虚假的眼泪。这种情感表达方式,表面上看似情感真挚,实则是一种谋取虚名或私利而刻意为之的欺骗行为。

“武器性眼泪”,是工具性眼泪中的“尖端”,实为恶泪,毒泪。“鳄鱼的眼泪”是邪恶眼泪的代名词。传说鳄鱼在捕食到猎物后先流一通眼泪,以此来麻痹猎物的警惕性,使其失去防范而轻易被吞噬。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的眼泪就如同“鳄鱼眼泪”一样,是用来当作掩盖恶行的遮障。

曾名噪一时的“爱心妈妈”李利娟,不仅采取恐吓、殴打、不给饭吃等手段虐待收养的118位孤儿,还以慈善为招牌,将眼中溲水和孤儿们变成两件极具杀伤性的武器,肆意诈骗勒索两千余万元不义之财,还有多处房产,名下有路虎、奔驰等豪车,被判刑20年。她名为“爱心妈妈”,实为“恶魔妈妈”!

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网剧《漂白》,一个凶残的杀人犯上演了三场不同情绪的哭戏,其中绝伦的一次,是她在杀人前鳄鱼般的眼泪竟流湿前襟,哄骗得被害者束手待毙,充分显露了恶人“假哭”的荒唐感和阴森感。这些恶魔,如莎士比亚所说,他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内心。

防止眼泪的虚假化和邪恶化,还是要从眼泪与心脑的关联上入手。《眼与心》一书作者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揭示了情感并非纯意识活动,是身体器官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结果。而这种结果的原因复杂,路径曲折,因而鉴别眼泪的真实性并非易事,必须溯本求源。眼泪受心脑支使,但眼泪的背后包含着良莠善恶截然相异的心。泪可抒心,又可掩心。“眼泪鉴别学”,真可谓是一门新潮精深的大学问。

假泪恶泪毒泪,都来自”心贼”。“心中贼”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概念,主要包括虚荣心,贪婪心,邪恶心等,眼泪与心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一个人心中存在“心贼”时,眼泪可能会成为他们掩饰自己内心邪恶的一种工具。那些“眼里有泪,心中有贼”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楚楚可怜、泪流满面的人,内心可能正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邪恶念头。同时,眼泪也可能会成为“心贼”滋长的温床,使某些人更深地陷入自骗骗人和继续作恶的陷阱中。

心中的“贼”和“鬼”,往往隐匿无形,深藏不露,却操控着一切。善化眼泪,需“心病眼疾”同治,重在治心,根除“心贼”。王阳明老先生不仅指出“除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还为人们提供了清除心贼的两个良方:一是“斩断心魔之剑,唯有自省之光” ;二是“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每日坚持内省自察,并以“容不得眼内有一粒沙子”的精神,坚决彻底地清除心中的私欲恶念,才能始终保持心正身直,眼明泪清,真正成为一个无愧无悔的强者。

作者简介:杨恩章,山西省河津市人。1945年生,1965年2月入伍,同年9月入党。历任65集团军宣传处长,193师和炮14师政委等职务。曾被65集团军通报表彰为优秀师职干部,先后三次在北京军区介绍加强人品官德修养和搞活部队政治工作的经验。退休后,三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一次被授予“文明休干”称号。自幼爱好写作,著有《谈官德》三本书,两本获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优秀图书一等奖。近五年来给网刊纸刊投稿110篇,有55篇被《美篇》评为精品。

来源:丰融春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