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大共同点。第一,它们“神”得无可争议,都结结实实影响过全世界动漫电影发展轨迹;第二,它们“老”得沧海桑田,30年的时光,足以整个动漫电影产业更新换代好几轮。
5月份国内院线相当热闹,新片、大片、商业片、文艺片……选择很多。
有意思的是两部正在热映的动漫。
5月1日,《幽灵公主》上映,宫崎骏巅峰作品之一,跨越28年依旧能打,而今累计票房已经破亿。
5月10日,《攻壳机动队》又来,曾影响詹姆斯·卡梅隆、斯皮尔伯格的赛博朋克巨作,30年后卷土重来。
两大共同点。第一,它们“神”得无可争议,都结结实实影响过全世界动漫电影发展轨迹;第二,它们“老”得沧海桑田,30年的时光,足以整个动漫电影产业更新换代好几轮。
但就是这样的动漫“古典名著”,居然在2025年的中国院线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热烈程度不减当年。
本期推文,就一起聊聊当代的年轻影迷,为抢着给父母辈的动漫“补票”,而这些“旧作”,又是如何在2025年的中国影市掀起新浪潮的?
首先要说,这种热络的现象,必定是这些动漫名作和中国影迷双向选择的结果。
中国影迷为何独宠这些“老掉牙”的动画片?
一方面是因为情怀,毕竟,从“电视碟片一代”到“流媒体原住民”,年轻观众可能很早就接触过这些作品。
模糊的画质、生硬的翻译、断续的播放卡顿,却意外赋予作品神秘色彩。因此,大家在等一个机会,能以一种更具仪式感的方式与这些“神作”见面。
还有比一场迟到了30年的重映,更具仪式感的事情吗?买一张票,慨然赴约,恰恰是告慰自己青春记忆的最好方式。
另一个关键方面,是观众观影门槛的提高。因为养出更“刁钻”的品位,就会格外重视光环之下的东西,当下的中国观众,已经不太会被所谓的世界级经典IP“吓唬住了”。
举个例子,去年年底上映的《狮子王:木法沙传奇》,也是脱胎于古早的世界级动画IP。结果呢,票房遇冷,口碑扑街,全球收获不足1.5亿美元。
与其去追逐“续貂”的经典IP,不如回望这个IP为什么经典。《幽灵公主》《攻壳机动队》没有老饭新炒,而是把“开山作”搬出来,它们足够优秀,对得起中国观众的认知。
那这些上个世纪的动漫名作,又为什么在今年选择轮番出现在我们面前?
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技术赋能与市场潜力共振。
这些年,中国电影市场对高规格放映技术的接受度显著提升,这次的《幽灵公主》经过了4K修复,将宫崎骏手绘细节与久石让交响乐以沉浸式体验呈现,完全满足了观众对“大银幕美学”的升级需求。
其二,是这些“寓言式”的作品,一定程度上精准映射了中国观众的精神需求。
如何理解?你会发现,无论是《幽灵公主》还是《攻壳机动队》,本质上都是“寓言式”的作品。
这些作品之所以穿透时间壁垒,正因为它们拒绝提供简单答案,而是以开放的叙事邀请每一代人代入思考——关于生存的勇气、技术的边界、文明的代价。
生活在AI时代,当下的中国观众,其实更能理解这些旧作里的超前表达,比如《攻壳机动队》幻想的人工智能、义体化、脑机接口……里面能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经典文本对时代命题的持续回应。
或许中国观众对这些30年前动漫的偏爱,可以看成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叩问:在先锋故事中寻找内观共鸣,在怀旧情怀中确认自我身份,在生存思辨中疗愈现实焦虑。
在这个意义上,经典重映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承诺:真正的艺术,能够跨越时间,遇见共鸣的人。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王子扬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